第24章 來到湯口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上一回講到凌家族中長輩決定在遷居雲南前,組織家族子弟進行一次短途旅行。

主理此次旅行的凌家三叔四叔,依照以往慣例,將家族子弟56人(不算我在內),分成四個小組,要求每個小組共同商議提交一份本次的旅行攻略。

以大堂哥帶領的那個小組撰寫的旅行攻略最詳盡,獲得族人一致好評。

凌家三叔四叔還聽取大堂哥小組的建議,要求各人回家做好各種出行準備。

凌家族人在安徽的居住地是休寧縣,距離黃山湯口鎮約5o公里。

經過一番準備,這一天,終於出!

由凌家三叔凌常和四叔凌青,帶領一眾凌家子弟,包括我,從休寧出前往黃山腳下的湯口鎮。

時值初秋,59人經過兩天的步行和乘船過河,中途在一個小鎮上休整了一晚,下午終於來到了黃山湯口鎮。

我們入住了湯口鎮的客棧,決定在此休整一晚,在鎮上購買山上所需糧食,明天上黃山。

湯口鎮在安徽黃山東南方向,是出入黃山必經之道。

湯口鎮因為湯泉溪出口處得名,小鎮內有各式徽派建築。

明朝的湯口鎮並非如現代是一個旅遊古鎮,只是因為臨山傍水,形成了一個漢人聚居地。

為了安全著想,三叔找到當地的朋友,請了一個湯口鎮本地的採藥人做嚮導。

三叔帶領幾個大的哥哥跟隨他到湯口鎮面,購買一些方便攜帶的乾糧。四叔留在客棧守著小一點的孩子,這群孩子最小的都有十歲了。

我當然不要留在客棧,大哥凌軒去哪,我就去哪。

三叔認為上黃山帶上一些黃山燒餅很好,他向店主訂了足夠6o人吃幾天的黃山肉餡燒餅,準備明天早上取貨。

黃山燒餅是安徽的傳統特色小吃之一,在湯口的大街小巷是隨處可見的。

黃山燒餅又叫蟹殼黃燒餅,這種燒餅色澤金黃亮麗,外層酥脆,內層滋潤鮮香,鹹甜中還帶有點辣味,酥脆爽口,油而不膩,令人回味,吃完唇齒留香。

黃山燒餅有一個特別之處,是它就算受潮了在經過烘烤後依舊酥香。

三叔和我們帶回了一些水果回到客棧,隨後三叔四叔帶著我們,到客棧附近的一家小店吃飯。

三叔叫了許多本地的特色美食:黃山臭鱖魚和徽州毛豆腐、一品鍋、方臘魚、黃山雙石、徽州刀板香。

三叔略帶遺憾地對我們說:時節不對,春天才可吃上問政山筍。你們多吃一點,這些故鄉美味,離開了安徽,怕難尋得著了。

這些黃山特色菜實在是太美味,讓我向你們一一介紹。

黃山臭鱖魚既是黃山傳統名菜,更是徽州菜的代表之一,本名叫“醃鮮鱖魚”。

黃山臭鱖魚因我每次去黃山均會品嚐,這道菜的製作我略知一二,是將當地產的鱖魚殺好,加鹽,上壓重物,置常溫下正常醃製一到兩天,鱖魚散著一種似臭非臭酵過的味道,而不是腐爛變質的味道。

黃山臭鱖魚肉質非常的鮮嫩彈牙,真的是聞著臭,吃著香。

徽州毛豆腐也叫黴豆腐,上邊的白色絨毛是自然酵生成,酵好後,放入油鍋炸至金黃,就可以蘸辣醬或者紅燒食用,味道比起普通豆腐更為鮮美呵!

徽州毛豆腐有著“徽州第一怪”的美稱。

一品鍋是壓軸大菜,這道菜色澤鮮美、層次分明、湯汁醬紅,口感醇厚,鹹鮮適中,鮮嫩可口,非常美味。

一品鍋用到的食材也非常珍貴,有鮑魚、魚翅、母雞、花菇、海參、豬肚等食材,每一層的食材都不同,跟福建福州的“佛跳牆”十分相似。

方臘魚是用鱖魚和蝦烹飪的,用了炸、溜、蒸等不同的烹飪方法,使這道菜擁有鹹鮮、香、微酸甜3種口感。

黃山雙石是用黃山山珍石雞、石耳,石雞肉質鮮嫩爽滑,湯喝著鮮香濃郁。

老闆說,這湯有著滋補強身、養顏的效果。

徽州刀板香是正宗的徽味,是用醃製的鹹肉,燜煮後,放到竹筍和香樟木板上蒸制而成,做出來的菜既有筍香味,又有肉香味,還有香樟木獨特的香味,令人神清氣爽。

徽州刀板香也是徽州人待客最常用的主菜。

至於這次吃不上的問政山筍,我在現代社會時吃過。

問政山筍產自問政山,這種山筍肉質肥嫩,色澤黃亮,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它與臘肉、香腸、香菇等食材進行燒製,筍脆嫩可口,肉甘香不膩。

問政山筍既是徽州一道特色名餚,更有“問政山筍甲天下”的說法。

鄉愁正是味覺上的思念。

無論人在外漂泊多少年,即使鄉音改了,但是對故鄉之味,卻久久難以忘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