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朝聞夕死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松穀草堂老道長為凌家子弟們講解《易經》。

老道長說八卦有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先天八卦體現宇宙萬物的生成演化過程,後天八卦則反映了萬事萬物的展演變規律。現在先後天八卦同時都在使用,而先天八卦為體,後天八卦為用,先天八卦起著指導後天八卦的用途。

當凌家子弟被八卦的卦象弄得雲裡霧裡的時候,老道長說要為我們講解《易經》的道理。

這時,四方天井的上空,有一隊南飛的大雁,老道長目光溫柔地看著它們在屋簷的盡頭消失,緩緩地說:朝聞道,夕可死矣!

老道長低下頭問道:瑤瑤,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猛然被老道長這麼一問,我只硬著頭皮站起來回答:道長,“朝聞道,夕可死矣!”是孔子《論語》裡的話,唔,這句話是說早上聽聞了真理,晚上可以死了。

小道士聽了,“撲哧”一聲地笑了出來。

我一臉惱火地看著小道士,又不知他為什麼笑了。

坐在我身旁的大哥凌軒知道我碰了釘子,立即伸手輕拍我的肩膀,示意我別生氣。

我不生氣,我只是因為不知錯在哪裡了。

老道長這時說:

很多人都以為這句話是這樣意思,實則不然!

中國人的古話裡,朝夕並非僅指早晚,在這句話中,是指陰陽,相對的兩件事。

孔子說“朝聞道,夕可死矣!”這句話是說,當你獲得真理後,就會現過往是多麼無知,回望過去,現在的你,就像重新做人一樣。

我一聽,一洗前恥的機會來了!我立即舉起了小手。

老道長一面好奇我有什麼要講,示意我可以講話。

我站起來大聲地說:道長,我明白了,“朝聞道,夕可死矣!”就是“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的意思。

老道長聽了,愕然了一下,然後大讚說:瑤瑤,你說得很對!

我馬上驕傲地看了小道士一眼。

誰知這時我還沒有坐下來,就聽到老道長問我:瑤瑤,你說的這句話,我從來未聽過未看過,你是從哪裡得到的?

我倒吸了一口冷氣,剛才著急逞能,現在才想起了這句話可是明末嘉靖年代的袁了凡在他的傳世家書《了凡四訓》裡的一句話,袁了凡所在的年代,比我現在的明初洪武年代,後了差不多近二百年!

我一時語塞,把頭望向身旁的大哥凌軒。

大哥一看就知道我又闖了禍,他臉帶笑容,不疾不徐地說:道長,瑤瑤是熟讀唐詩三百,不會作詩也會吟,誰知她從哪裡串成一句,又胡打亂撞、歪打正著?

老道長讚歎地說:這是我聽到對“朝聞道,夕可死矣!”最完美的解釋。

聽了老道長的話,我感覺到我的臉蛋熱辣辣的!也不敢多看小道士一眼了。

我不就是曾在資訊達的現代生活過麼?

真不值得我驕傲的!

對!以後我必須儘量謙虛一點!

老道長繼續說:“朝聞道,夕可死矣!”這句話是告訴我們獲得真理就宛如重生。

我們學習是為了得到善知識,而非偽知識。

八卦圖告訴我們,凡事都是相對而言,有陰就有陽,有正確就有錯誤,真理對應的是謬論,興盛對應的是衰敗;天南地北是因為坐北向南而視,海角天涯是因為站立的位置而言。

前邊我們講過伏羲八卦是天乾、地坤、水坎、火離、雷震、風巽、山艮、澤兌。

伏羲用八卦圖,告訴我們,中國大地坐北向南,北為乾為天,南為坤為地;中國的東方為日出之地,太陽從那邊升起,離開地平線並繞著大地執行(古時誤認為是太陽繞地球執行),故東為離;我國的河流自西往東流,源地都是在西邊,故西為坎;我國的東南都是被海包圍,故東南為兌;西北多山,故為艮;西南多風,故為巽;東北為震。

萬事萬物雖然會以一定的規律互相轉化,但是無一例外,都有確定的位置,人也一樣!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弄清楚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定位清晰了,才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方向準確了,才知道自己該向什麼目標前進。

這是《易經》告訴我們的第一個秘密!

老道長說的道理我都懂,我唯一不明白的是,上古時代的伏羲,生活在現代河南淮陽宛丘湖中的一個小島上*,他一沒飛機,二沒高鐵,究竟是怎樣知道中國廣袤大地的東南西北有些什麼呢?

伏羲對中國大地如此瞭解,只有兩個可能:

伏羲是神仙,他一飛沖天,縱橫五湖四海,中國大地一覽無餘;

伏羲是外星人,他來自太空,曾從太空中,俯視中國大地。

如果伏羲上述兩者均不是的話,伏羲是怎樣在小島上的畫卦臺,單憑面南而坐,觀天察地,就可以看得到那麼多自然規律?

我正陷入沉思中,這時,聽到大哥叫我:瑤瑤,去吃飯啦。

原來,天色近晚,老道長說,今天就先講到這裡,大家都起身去吃飯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