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為君子謀(1 / 2)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這是凌家一行人上黃山的第七天。

這天早上吃過簡單的早飯後,松穀草堂的老道長又開始為凌家子弟講解《易經》。

這時候,太陽剛升起來,金色的陽光照在屋簷上。

老道長坐在四方天井的石凳上,為我們講課。

老道長說: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是指《周易》只幫助正人君子施展謀略,不幫助小人謀取私利。

為什麼呢?

因為《周易》弘揚的是天道正義,撰德於卦,爻諭君子之義,教導人們如何避惡向善,謹防犯下小人之失;君子得之,如虎添翼;小人卻不得其門而入。

這時一位凌家子弟舉手,老道長示意他可以問。

這位凌家子弟問道:道長,君子與小人如何分辯?

老道長微笑點頭說:問得好!

先,我們要知道君子是指明辨是非善惡,不謀私利的人;小人反之。

春秋末期,齊國有一名相叫晏嬰,晏嬰在回答齊景公問關於治國理政的關鍵時,說了一句這樣的話:舉賢以臨國,官能以敕民,則其道也。

晏嬰的這句話是說,舉薦賢良之人來治國、授官給有能力的人管理百姓,是治國的關鍵。

齊景公問晏嬰如何才能判斷哪些是賢良之人?

晏嬰說:“夫上士,難進而易退也;其次,易進易退也;其下,易進難退也。”

晏嬰的這句話意思是說:賢才,很難請得到,也很容易就會離開;庸才,很容易請得到,也很容易離開;小人,很容易請進來,但想他離開就難了。

君子與小人,可以用上述方法來分辨。

這時大哥凌軒舉手了,老道長示意凌軒可以提問。

凌軒問道:

道長,老祖宗教導我們,寧與君子爭高下,不與小人論長短。

與其與小人陷入事非糾纏不休,不如我們在雙方初識之時,正確識別君子和小人,從而規避不必要的爭鬥。

但我們怎樣做才能做到呢?

老道長聽了後,頻頻點頭說:

凌軒說得好!

太上老君(老子)在《道德經》裡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這句話的意思是指最高尚的品格像水一樣,滋潤萬物,但不相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