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諾鄧鹽井(1 / 2)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老道長與三叔、凌軒和我四人在松穀草堂的後院側廳聊到凌家族人入滇後,如何踐行“漁樵耕讀”?

老道長說提議凌家族人的漁樵耕讀,非指漁、樵、耕、讀四業,而是泛指多樣職業,多種生存方式,可文可武、可攻可守。

老道長鼓勵凌家族人要保有“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家國情懷。

我們聽了都十分贊同老道長的意見。

三叔問:道長,一個家族如何才能做到長盛不衰?

老道長說:

一個家族要長盛不衰、延綿不絕,需具備經營策略。

古代大德認為“唯有修身,可齊家,方可治國,繼而平天下”。

他們認為齊家與治國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這句話是孔子說的,原話是\"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意思是說,我聽聞那些有國有家的人,不擔心沒有得分,而是擔心分配得不公平公正;不擔心生活貧窮,而是擔心生活不安定。

一個家族要展,前提必須是族人內部要團結,另外還要有以下幾個要點。

先家族要有一個德才兼備的領導人。

領導人必須是具備戰略思維、能把控全域性、知人善任的將帥之才,處人辦事必須公平公正。

第二家族必須齊心積累儘可能多的原始財富。

管仲說過“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後代子孫在衣食無憂中生活,才會專心學習、努力展所長;有資本,才有試錯的成本和機會;只有勇於嘗試,才有成功的機會。

窮苦人家的孩子並非資質欠缺,而是因為錯不起,而根本不敢嘗試。

第三家族要展安全人脈關係。

安全人脈關係就是結識同頻同類的良人,互相支援的、互相鼓勵,共同進步。

同行間不能用“同行如敵國”的思想,要成行成市,形成良好競爭,抱團才可取暖,共同做大做強。

第四家族一定要重視後人的教育。

良好的教育決定了一個家族的素質和走得更遠的能力。

三叔讚歎說,道長講得真是好!

我微微一笑,心裡想,老道長可是大學歷史教授啊!一二三四,思路清晰,輸出內容,有如剝豆子。

凌軒問道:道長,我們入滇營商,該販賣哪些貨物?

老道長說:凌軒,這個問題,提得好。

我也認為凌軒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實在,說實話,這個問題如果放在明朝,問一個官員,回答也不如老道長詳細!

因為老道長在現代是歷史系教授,他對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是真正的倒背如流!

更何況,教授和我在穿越前的那個學期,正好著手一項對明朝歷史的研究,作為學生的我,查詢了很多資料,教授就更不用說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