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預見未來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老道長在課間休息的時候,來到我和凌軒的面前,他叮囑凌軒,以後可將我易裝為男生,這樣更安全。

老道長又對我說:瑤瑤,明代對有預知未來能力的人並不友好,你要將你的預見未來的能力用於必要的地方上,不要因小失大,別學程濟。

凌軒聽了,不知老道長所指是誰,我是知道的,程濟就是幫助建文帝逃走的那個預見未來的人。

話說明太祖自從太子朱標死後,就立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做太子,明太祖仙逝後,朱允炆就成為建文帝。

建文帝登基後,作為下屬官員紛紛致賀,卻有一個人唱反話,上書建文帝說,將於建文元年七月初五日,有人叛亂。

建文帝一看,何人如此妄言?就下令將這個人抓來朝廷。

這個人就是程濟。

程濟是陝西荔縣人,洪武末年透過科舉考試到了四川擔一個小小的儒學教諭,連芝蔴官都算不上呢!

但是人們卻相信程濟是個奇人,他晚上在陝西老家吃飯,白天在四川嶽池上班,兩地相距千里遠。

程濟押解上京後,他一點都不驚慌,對建文帝說:陛下先別殺我,到時候看看再殺也不遲。

建文帝一聽,這人也太自信了吧!好,就讓你多吃幾天牢飯。

誰知真到了建文元年七月初五日,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起兵造反!

建文帝立即把程濟放了出來,要將他升為徵北軍事,對抗叛軍;程濟上奏說,他不願做功臣,做一個智士就足夠了。

接著程濟就跟隨大軍,幫忙出了不少主意。

當朝廷軍隊僥倖打贏了徐州一戰後,軍隊以為這是戰頭的一次大捷,這專門為此立碑,將將士的名單列在上面。

誰知程濟跑到此碑前面祭奠,人們紛紛認為他是傻了,但是很快,徐州就真的被朱棣攻破。

朱棣看到此碑,命令人把上邊的名單用鐵錐錐掉,錐了幾下後,朱棣改變了主意,讓人停手,叫人將上邊的名單抄下來,按著名單,抓到一個殺一個。

碑上的名單,除了程濟,都被殺了。程濟在碑上的名字,剛好錐掉了。

程濟逃回南京,回到建文帝身邊,當朱棣大軍殺到城下,建文帝想自殺,程濟對他說:不用死,逃吧!

建文帝就和程濟一起,逃離了南京,下落不明。

朱棣登基後,四處派人尋找建文帝,一無所獲。

程濟能預見未來,算得上是奇人。不過他出謀獻策的結果,也不過是跟著建文帝一起逃亡。

另外一個以預知未來的能力著名於世的明代人是劉伯溫。

當年朱允炆很受明太祖的喜愛,但又覺得這個孫子有點懦弱,怕他將來鎮不了場子。

明太祖就找來劉伯溫,問:我這個孫子將來當了皇帝,能坐幾年?

劉伯溫直言不諱說:皇太孫骨氣不凡,非富貴可久拘也。

明太祖急問為何,劉伯溫卻沉默不語了。

明太祖再三追問,劉伯溫只得說:出家可修正果,繼位不出五年易位。

明太祖一聽,就問:如果讓他出家,讓燕王繼位,如何?

劉伯溫又說:於禮不合。

劉伯溫早就算到,建文帝有此一劫,但又有人幫助他逃過劫難。

明太祖問劉伯溫,有沒有辦法幫孫子避禍。

劉伯溫說,有。

劉伯溫讓太祖皇帝制一函,藏度牒、緇衣、剃刀其中,令其遇難則啟之,庶幾此以免。

然後,劉伯溫告訴明太祖,將來得天下的是燕王。

明太祖心裡知道四子性格一如自己狠辣,當皇帝綽綽有餘,也不再說什麼了,按照劉伯溫的辦法,制了一函,內有三張度牒、三套袈裟和一把剃刀。

函是一封密信,告訴建文帝,皇宮內有一條秘道,通往寺廟。

三張度牒上寫著應賢、應能、應文三個名字。

剃刀的用意,不用明言了:剃度出家吧!

建文帝出逃前,製造了一個自焚而死的假象,火堆裡有幾個燒焦了的屍體。

當朱棣前來看到時,太監說,這就是建文帝和皇后以及太子的屍體。

朱棣並不相信,但還是以天子的禮遇葬了建文帝。

朱棣登基後,花了不少人力物力遍尋建文帝,甚至傳說鄭和七下西洋都與此有關。

但是,建文帝其實並沒有逃得太遠,他一直都在武當山隱居,直到他八十歲的時候,他下山,託人找到當時任皇帝的明英宗,說現在才出來,只是想死後葬在父母身邊。

有一個當年曾侍候過建文帝的老太監確認了建文帝的身份,後來明英宗就將建文帝迎入大內某間佛堂,供養他終老。

此是後話。

與現代的人不同的是,明代人對預知未來的人更多是帶著一種恐慌。

那時的人們寧願不知道將來的災禍;如果預先知道了,又無法改變,那麼等待的時間,實在是太漫長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