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六朝古都(1 / 2)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老道長、凌軒和我三人在課間休息聊了幾句,我問老道長為什麼松穀草堂的四方天井裡沒有種樹,老道長以北京紫禁城為例,說了宅內種樹的安全和風水問題。

為什麼當年朱棣一定要大費周章,也要依南京故宮的建築形制,在北京復建北京紫禁城,也不肯在南京長住?

這裡不得不說南京的風水了!

南京,自古被稱為“六朝古都”,在古代時,由於它的風水極好、三面環山、地形極為險要,一直是各國爭奪的要地。

歷朝歷代都將它作為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重地。

史上合計共有十個朝代在此建都,故又稱“十朝都會”。

南京的名稱也因朝代的變更,別稱都曾有十幾個。

31oo年前,南京這個地方是西周周章的封地。

公元前571年,南京開始建城。

公元前541年,因為城池堅固,又名固城。

公元前333年,楚滅越,楚威王欲借南京的長江天塹為屏障以圖謀天下,築石建城,這個時候開始叫金陵。

金陵名稱的來歷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楚威王滅越後,將後山起名為金陵山,即現代南京的鐘山,而得名。

第二種說法是此地紫氣直射北斗星,顯現王氣,故稱金陵。

第三種說法是南京地接金壇,其山產金,故名金陵。

公元前21o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來到金陵,身邊方士說,此地有天子之氣。

秦始皇一聽,不得了!

秦始皇就在此地設一縣,並派人挖掘方山,引秦準河水流入金陵,讓“天子氣”不能聚集,隨同流水洩散,故此地又名秦淮。

秦始皇還別有用心地將金陵改名為“秣陵”,秣是餵馬的草谷飼料,秣陵就是指此地為養馬的地方;以此貶低金陵,讓此地低賤,一輩子不得翻身。

三國的時候,孫權的謀士曾見到秣陵風水極佳,極力勸孫權搬至此處。

公元211年,孫權將治所從京口遷往秣陵,改秣陵為建業。孫權在金陵邑上用石頭,修城儲蓄軍糧和兵械,故又名石頭城。

後來的統治者懼怕此地出名的帝皇之氣,就將“建業”改為“建鄴\"。

公元313年,西晉時為避當時的皇帝名諱,改\"鄴\"為康。

隋朝時,蔣州是南京的名稱。

唐朝初年,南京叫升州;後來又叫上元。

元朝時,改建康路為集慶路。

明太祖朱元璋1356年打天下時,因元朝定都在大都,即現代的北京市區內,朱元璋就擬定都金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