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必然幸運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凌家四叔和一個子弟下山回家也近兩天了,估計他們已到家了,就知道朝廷下了號召入滇的詔書了沒有。

我想到此次上黃山,在松穀草堂遇見老道長,凌家族人得到他的指導,是我的幸運,也是凌家族人的幸運。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許多偶然、碰巧生的事件,都賦以幸運兩字,但實際上一如愛因思坦的那句名言:沒有僥倖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必然性的。

換言之,所有看似偶然的一切,都是必然要生的結果。

就象大明帝國的建立,是因為朱元璋與一眾謀臣武將苦戰和十數年,攻城掠地,浴血奮戰,還要剛好遇上元朝腐敗不堪、軍閥間連連內戰,朱元璋才得以一路勢如破竹,直取南京、蕩平全國。

透過打江山得到天下的王想稱帝,歷來都必須要有一個三催四請的戲要演。

不能說,天下就是我打下來的,就是我的了,一定要由手下的眾人,歷經三次的勸進。

就是手續上要那些手下,列舉理由,書寫成文字,力勸主公朱元璋登基做皇帝。

他們會寫上一些陳腔濫調的文章上陳朱元璋,對他說:開基創業,既宏盛世之輿圖,應天順人,宜正大君之寶位……

朱元璋很乾脆,不用三次,第一次來勸,他就迫不及待地答應了!

十天後,朱元璋就搬進了新建的宮殿!

朱元璋將南京改名為應天府,取應天順人的意思;將宮殿的正殿命名為“奉天殿”,表示自己是奉天而行;朱元璋還開創了聖旨開頭那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可是朱元璋創的。

洪武元年,即1368年正月初四,是劉伯溫選定的登基日子。

從年底開始,一直都是陰沉沉的雨雪天氣,但是到了大年初一,雪停了;初二天氣好轉;初三有了太陽;到了初四,一大早,竟是滿天朝霞,大好的紅日跳出天際,人們紛紛讚歎神奇。

朱元璋更是得意洋洋,感到自己的天子身份被上天承認了!

為什麼明朝叫大明?

這跟明教有關的。

明教有明王出世的傳說,還有具體的經典書籍《大小明王出世經》,到明朝,明教已流傳了五百多年,明王出世成為民間皆知且深信的預言,這幾乎是公開的秘密。

人們傳著傳著,又和彌勒降生的說法兩者混淆在一起,後來,有心人乾脆將兩者合二為一,這樣信徒會更多。

韓山童自稱是明王起事反抗元朝,失敗身死;他的兒子韓林兒繼稱小明王;這時有一個西系紅軍別支的明昇也稱小明王。

朱元璋原本是小明王的部將,後來他侍機害死小明王,然後統率小明王的軍隊,繼續起義;朱元璋有智有謀,且懂得用人,他成功了!

劉伯溫建議朱元璋國號稱“大明”,畢竟朱元璋是靠“明王出世”的傳說來拉起大旗得天下的。

大明的國號,儒家則另有解釋。

明是光亮的意思,是火,分開則是日與月;中華民族有祀日月的習慣,日月代表涵蓋白天與黑夜,長久的意思。

而玄學家們,則認為,明是火,大明建都在南方,也是火,為陽,神是祝融,顏色赤;北方是水,屬陰,神是玄冥,顏色黑。大明的取號,旨在以火制水,以陽消陰,以明克暗。

眾說紛紜!

朱元璋就是借傳了二十多年的“明王出世”的謠言,讓民眾跟隨擁護他,他自己當然知道真相。

朱元璋將大明成為國號後,他在第一年就下了詔書禁止一切邪教,尤其是白蓮教、大明教、彌勒教;將禁令正式公佈為法律,一經現信奉邪教的,杖一百,流放三千里外。

有的明教徒改換名稱,繼續暗地裡活動,成為民間秘密組織。

彌勒教也是這樣,就算是被禁二十年後,仍在農村看得到蹤影。

明太祖就再三誥戒人民,說這是迷信!還強調“殃歸亂”。

朝廷對明教和彌勒教的壓制,到了絕不允許存在的地步,而小明王在西北的餘黨仍然很活躍。

朱元璋是草根出身,可謂起點很低,但是二十多年的江湖流浪生涯,以及加入軍隊的磨練,參與浴血作戰的經歷,到後來廣招能人異士,聽從他們意見,朱元璋不但成長為一個偉大的軍事家,更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

朱元璋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大規模舉行土地丈量和人口普查,他劃時代地完成了前六百年朝代不能做到的事情,這是他的偉績。

丈量土地後,朝廷心中有數了,就重新核定稅收,有效防止人們逃稅漏稅。

在明代的中原地帶,那些富人少有屯土地的,因為有了土地就要交稅!

不交稅或少交稅,懲罰都很嚴厲!

老道長曾告訴凌家族人,入滇後,一定要充分享受朝廷關於入滇新移民的政策優惠!

明代中原的賦稅實在是很重,但是入滇後,朝廷給了新移民賦稅優惠政策,新移民反而能有餘糧。

種田耕地,可以保證家族糧食的自給自足;從商則可以積累財富以作日後展。

凌家經過九世的努力,一切都只為了家族能有更好的展。

所有的幸運,都不是偶然的,而是厚積薄的必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