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明代儒商(1 / 2)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我們尋獲了鉅額財富後回到松穀草堂,老道長讓我們先把寶藏藏到方丈房間的暗格裡,等我們出時才拿走。

我告訴老道長、三叔和凌軒,在秘道里,有一個山坑,長了許多可能是史前的植物,非常漂亮。

老道長聽了後,說午後找蕭遙劍再去一次。

這時,小道士進來說:午飯做好了。

我們就一起下樓去吃飯了。

午後,老道長、三叔和凌軒,叫上蕭遙劍,剛好三個打手還未回蕭家莊,他們就一起透過方丈房間的通道下去秘道。

我告訴凌軒我不去了,免得凌軒揹著我走得辛苦。

凌軒叫了二哥凌轅來和我一起。

我說要到藏書閣看一看有無要帶走的書,二哥凌轅就帶了我去藏書閣。

由於老道長吩咐了小道士開著門,所以我們直接上去就可以了。

我太矮小了,就讓二哥凌轅抱著我,我在書架間瀏覽。

我竟然看到一冊張來儀的《靜居集》,我立即把它抽出來,我讓凌轅放下我,我拿著書走到窗前。

張來儀,本名張羽,字來儀,他本是元末書院院長,明初的時候,朱元璋讓他在新朝做太常寺?,他不肯,投江而死。

張來儀的詩,充滿了對朝代變更的不適應和對平安生活的嚮往之情,說出了明初許多人的心聲。

由於他不肯在新朝做官,所以他的詩雖好,但在明初流傳得並不廣泛,而且我目前是1389年,距離張來儀投江自盡的1385年,也只是僅僅過去了4年。

這一個冊子,應該是有識之士,不想張來儀的作品從此沉淪,故印刷使之流通於世。

想不到,我竟能遇到他的《靜居集》。

其實我看到這本書,立即想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家裡也有一本張來儀的《靜居集》,與這本相比,只是不同時代的出品。

我翻著書看,看見一張紙條從書上掉下來,我拾起來一看,現紙上寫著兩行詩:

長年何曾在鄉國,心性由來好為客。

只將生事寄江湖,利市何愁遠行役。

這本是張來儀的一描寫明初商業繁榮,商賈們走南闖北營商生活的一詩。

我看著這張紙,不由心頭一動,因為紙上的字跡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像極了我現代父親的一手毛筆字,陌生是已經很多年沒見過了。

我把紙翻過來,一看,果然後邊還有兩句:

人生何如賈客樂,除卻風波奈若何。

紙的下邊還有一行蠅頭小楷,我把紙靠近窗前,看到這樣一句話:

瑤,我與爾母時光雲遊,勿念。

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剛健文明,順天休命。

父字。

真是父親的字!

從紙條的資訊來看,父親與母親一起,他們在時光中穿梭雲遊。

如此看來,他們還曾來過鬆穀草堂、也到過這個藏書閣,看到這本書,知道愛書的我一定會看到,也一定會翻看此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