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雲谷景區(1 / 2)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傍晚時,四叔他們從家中回來了,也帶來了訊息說,朝廷下了號召入滇的詔書了,家裡的人正在辦理報名的手續。

朝廷下了詔書,那麼我們和老道長就要告別了。

三叔和凌軒簡單告訴了四叔我們獲得了一筆鉅額財富,四叔都十分高興。

老道長帶我們到方丈房間,從暗格裡取出金子,三叔四叔要從中取出五錠金子送給老道長,老道長婉拒不要。

老道長說:一來,我在這裡真的用不上這些金錢;二來,經常有過往的雲遊人士經過入住也奉獻很多,道院足夠運營;三來,此金當屬凌家族人,天降橫財又好,天賜幸運又好,反正都是你們應該得到的福氣。如果你強給我,這不屬於我的金錢,反而會為我帶來不好的後果。所以啊,你們就不要客氣了。

三叔見老道長態度堅決,也不再堅持。

就叫四叔去道院管帳的道長那裡,計結這麼多天在道院的費用,並另外給了一大筆錢作道院的香油錢。

三叔和四叔把金子隱蔽地拿回房間後,叫來年長的凌家子弟,將八十錠金分成八份,凌軒要揹著我,就不安排他運送了;三叔、四叔和另外六名凌家子弟,則各把一份十隻的金錠裝入長布袋中。

古代的商人出門在外,一般每個人都準備一個長布袋,以便將貨款裝好捆在身上。

以前的人使用銅錢,中間有孔,方便用繩串在一起,纏繞幾圈在腰上,這種做法就叫做盤纏。

後來,人們就將盤纏引伸作路費、旅費、貨款等意思。

三叔、四叔吩咐各人務必一定要秘密藏好金子,捆牢在腰上,這可是我們凌家族人入滇的資本金。

晚上,凌家子弟們都各自準備好行裝。

第二天清晨,知道我們今天要出回家,道院裡為我們準備了齋飯,我們吃了齋飯後,就要出了。

我們現,蕭老爺帶著三個打手已早早來到了松穀草堂送行,其中一個打手身上還揹著一個背箱和武器。

蕭老爺對蕭遙劍自是一番勉勵,然後告訴他,有一個家人很願意跟隨他入滇。

老道長和蕭老爺送我們出了道院大門,站在道院門口,微笑著揮手。

凌軒揹著我,我扭轉頭看著老道長和蕭老爺兩人,漸行漸遠,變得越來越小,彷彿是夢中的場景一樣。

再見了老道長!再見了遊教授!再見了我的人生導師!

松穀草堂是在黃山的北門,而我們休寧的家是在南邊,即在黃山的南大門還要往南走。

上一次四叔他們趕著回家,而且只有兩個人,他們就從北門下山,到了山下找馬車,這樣會比較省力和快一點回到家;但是我們一行人五十多人,如果去北門租馬車,費用太大了,雖然得了金子,但是家裡那邊還在報名辦手續的階段,能省還是要省的。

昨晚,老道長就勸我們走松穀草堂後邊的那條古道捷徑,那裡上一次我們到松穀草堂時曾經走過。

透過這條古道,橫穿松穀草堂到石筍矼,從這條古道走,我們是在始信峰與仙人峰之間的石筍矼林中走過,全程只需要走約四五里,這是一條捷徑。

我們穿過這條古棧道後,就到達獅子峰下的散花塢。

我們環顧散花塢,看見周圍群峰峻秀聳立,塢內蒼松怪石,應有盡有。

散花塢的位置就在現代北海賓館右側,散花精舍門前。

再往南走,就可以看到夢筆生花、黑虎松。

從黑虎松往西走一小段路,再折向東,經白鵝嶺繼續往南走,就可以看到喜鵲登梅,即另一個角度可以看到的仙人指路石;再往南走,可以看到仙人翻桌和入勝亭。

過了入勝亭,就到了現代的雲谷景區。

雲谷景區之所以稱雲谷景區,是因為這裡曾經有一間雲谷寺。

雲谷寺在黃山缽盂峰下,羅漢峰和香爐峰之間,這裡溪谷蜿蜒,雲霧繚繞,故名雲谷。

雲谷寺一開始,並非用這個名字,最先是在明朝萬曆年間在此建擲缽禪院,到明朝崇禎時,才改名雲谷寺。

雲谷寺後來毀於戰火兵災,到了現代,人們在這裡建起了徽派建築的雲谷山莊。

到了雲谷景區,我們已經從黃山的北門,到了黃山的後山。

在前邊我們曾經講到,我們今天行的這條路線,也曾是古時候黃山北邊的太平縣與黃山南邊的黟縣百姓通行的一條路線。

目前我們還是明朝洪武年間,雲谷寺當然不存在的,只有一條漫長的沿著溪流往下行的山間古棧道。

這條古棧道在現代,一般少有人走,主要山路很長。

現代的人們為了節省時間和體力,在這條古棧道的上方建了一條雲谷索道,人們上下山都用索道了。

現代的人們使用索道,雖然便捷,但是也少了許多大自然的樂趣,不能近距離看到雲谷景區真正的秀麗如畫的風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