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夢迴徽州(1 / 2)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解釋了凌家族人為什麼寧願攀山涉水也要遷居雲南的原因,是因為要遠離明初的權力鬥爭中心。

凌家一行1o8人,浩浩蕩蕩地從安徽休寧出,租用了驢車、牛車,曉行夜宿,用了四天時間,才進入江西婺源。

在江西,我們看到了當地五彩的農俗:曬秋。

一路上,以蕭遙劍和我兩個最開心。

凌家子弟由於祖輩世代經商,自小耳聞目濡,有時父叔輩在鄰近縣或城市往來,都會刻意捎帶上幾個,讓他們一同出去見一見外邊的世面,所以他們現在走在路上,並沒有感覺特別新奇。

凌家子弟都喜歡看著蕭遙劍和我,兩個人像是從石頭裡出來的一樣,看什麼都覺得好玩,見什麼都覺得新奇。

蕭遙劍雖博覽群書、亦見慣雲遊經過黃山的各色人物,卻從未真正踏入過江湖半步;

我是從現代穿越過來,對明朝宏觀歷史脈絡熟悉,卻對明朝的微觀風土人情不清楚。

蕭遙劍和我進入江西后,一路看見曬秋,就十分興奮。

我在現代也專門去看過曬秋,但是坐著驢車走幾天地看一路,真沒試過!

走在明代的村郊野外時,如果有一個相機就好了!

基本上隨手一拍都是大片!不用擔心要像現代那樣,要先從鏡頭預覽一下,再從畫面中極力避開電線杆、燈柱、車輛、甚至行人。

凌軒始終是年長,一路上,擔負著家人安全的職責。

他時刻警惕在留意著各種情況,經常跑前跑後照看各人,當然沒空跟我們瘋顛;他雖然是跟我們坐同一輛車,但是把我交託給蕭遙劍照顧。

蕭遙劍和我最是同氣連枝,我們兩人並排坐在同一輛車上。

蕭遙劍和我兩個都是沒見過明朝世面的人,所以對路上所見一切,都感覺新鮮;經常我看到了什麼,就指給他看;他看到什麼,也指給我看,兩人原來十分投契。

明代戲曲家湯顯祖,曾留下一詩:

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這一詩是說:想認識金銀的俗氣,就多來黃山和白嶽山遊玩;因為當時徽州的富有,到處充斥著金銀氣。

然後湯顯祖清高地說:自己一生近於絕痴,做夢也從來沒有想到會到那裡尋找達的機會。

詩中的徽州,指當時的徽州府下轄的休寧、歙縣、祁門、績溪、黟縣和婺源六個縣範圍內的地域。

婺源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它在江西東北部,又與安徽、浙江兩省交界;在它的四周,有黃山、廬山、三清山和景德鎮這些名山福地。

婺源的名字,取自“婺水之源”,到處山高林密,山清水秀,村落在連綿的山谷之間,風景非常秀麗怡人。

我們進入江西婺源,經過江嶺,向江灣前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