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婺源古城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凌家族人出的第八天,早上醒來,我們現下雨了;雨中的李坑,恰好是一幅煙雨江南的水墨山水畫!

當我們冒雨在李坑村中游逛時,現雨停了,太陽出來了,天下現出了兩條彩虹。

凌軒說:我們要回客棧了,應該要出了。

果然,長輩們認為可以出了。

今天我們要趕到婺源古城,有近24裡的路要走。

中午的時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不過三叔早就準備好了,他在上午我們外出遊玩的時候,他就讓飯店為我們煮好了幾鍋米飯和李坑炙肉、花菇石雞、李坑蒸雞,用我們自己的鍋盛著,一路上小心護著。

到了中午的時候,我們就在一片樟樹林下的小溪旁,吃了午飯。

吃完午飯,我們也不停留,繼續出;太陽近西的時候,我們終於到達了婺源古城。

明朝時,婺源縣歸徽州府管轄,是一個有4ooo多年人類居住歷史的地方。

徽州府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理範圍,包括安徽績溪、歙縣、休寧、黟縣、祁門和江西婺源共六個縣。

春秋時,婺地本屬吳國,後來吳被越國滅了,就歸了越;後來人們說到婺源縣,習慣稱此地為越地。

婺源之美,讓遊子為之夢牽魂繞。

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曾作詩一讚美家鄉婺源: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婺源的名稱由來,有“婺水之源”一說;亦有“婺女之源”一說。

傳說唐朝開元二十八年,即公元74o年,正月初八日,朝廷準備在婺源設定縣轄時,恰好二十八宿之一的婺女星座,在唐朝京城長安的東南方向出現,欽天監奏明玄宗說:婺女星下方正是準備設定縣轄的之地。

皇帝因為婺女星座在此地的出現,將此縣命名為“婺源”,意即婺女之源。

當我們一行人進入婺源古城,只見夕陽將從西山上落下去,山上層層梯田黃綠相間,松綠楓紅,雲霧繚繞其中;炊煙從粉牆黛瓦、飛簷翹角的徽派民居中升起;所見風景非常美麗,置身其中,讓我們流連忘返。

星江上,戴著竹帽的漁民和魚鷹同乘一葉輕舟,合力從江裡抓起生猛肥美、鮮紅的荷包鯉魚,讓我們在岸邊為之鼓掌。

三叔對我們說:婺源古城,東南北三面被星江所環繞,西面臨山,古城向河伸展,宛如半島,正應了“曲水有情”風水局。

我們找了一家客棧放下行李,就在客棧附近吃了晚飯。

來到婺源縣城,可以說四邊各面的特色美食都一網打盡,應有盡有了。

今天一直趕路,大家都很勞累,吃完飯,我們就回客棧休息了。

回到客棧,聽到鍾連續響了十多下,我和蕭遙劍十分相視,會心一笑!

我們從休寧一路走來,直到來到婺源縣城,才聽得到提示時間的敲鐘聲;我和蕭遙劍都從來沒有親眼和親耳聽到,所以都十分好奇,我們內心很希望去看一看是怎麼一回事。

凌軒看穿我們的古怪,對我們說:黃昏時分,鐘鳴18響,接著鼓計時。每夜五更,每隔一個時辰敲鼓12下;到第二天凌晨五更天再鳴鐘聲。

凌軒看著我們兩個,一字一頓認真在說:今晚誰都要在客棧內休息,人生地不熟,不要惹麻煩。

蕭遙劍聽了,點點頭說:軒哥,知道的。不過,鐘聲在什麼地方出的呢?

凌軒說:在古城中心的鐘鼓樓。明天有空才去看,今晚誰都不可以出去。

蕭遙劍說:他們怎麼知道具體的時間呢?

凌軒說:鐘鼓樓上一般有銅壺滴漏,有些晚上以點辰香作計時。

凌軒不准我們出外,我們今晚暫且放下好奇的心。

一夜無夢,又到天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