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碧山暮雲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凌家族人出的第九天,我們一行人離開婺源縣城,中午在高砂塢野外煮食,野餐後就立即繼續上路,於太陽近西時,就來到了中雲村。

中雲村的村長十分好客,為我們陌生的過路人,提供了村中的議事堂作為晚上歇宿之地。

中雲村的議事堂是作為村人平時議事或節日聚會的一個地方。

議事堂的左側有一間雜物房,放置著許多圓桌和長板凳,還有很多瓷碟和碗筷;右側有一廚房,廚房旁邊有一間柴房;議事堂內是很乾淨的木地板;堂前有一塊很大修得很平整的開闊地,還有一個龍泉井。

看得出來,中雲村的村民之間很團結,平時村裡經常一起聚會和吃飯。

今天我們就準備用廚房煮食,在堂前的開闊地聚餐。

家人們在忙晚飯的時候,我和蕭遙劍就在議事堂附近遊逛,看見一個村民肩挑著一擔籮筐,由遠至近,原來他應了村長的囑咐,過來送一些青菜給我們。

村長真是熱心,知道村裡傍晚無街市無可以購買東西的地方,就讓村民送給我們這些即使吃不完也帶得走的東西。

村長離開時,囑咐了一個年輕的村民留下來幫忙,我們留他吃完飯再回家,他很高興地答應了。

今晚雖然不能採購,但是上午還有一些從婺源縣城帶過來的用桂皮、茴香、胡椒粉、糖、醬油調味的五花肉,家人們先將這些肉串,用一個柴爐放入炭來炙香。

那個村民在旁邊,饒有興趣地看著凌家人在炙五花肉,家人把一串炙好的,給他吃,他邊吃邊豎起了大拇指。

家人們將炙好的五花肉全部脫下竹籤,加入村民送過來的青菜炒,哎呀,真香!

在太陽快要下山的時候,我們也開始在議事堂前的空地上聚餐了。

這時,滿天彩霞,把大地上的一切染成一遍橘紅,秋風吹拂面龐,輕柔而綿長。

看到此情此景,大家低頭默默吃飯。

今晚的菜有炙肉炒青菜、蒸徽州刀板香、青菜炒小魚乾,還有一鍋青菜湯,加上米飯,真是又飽又滿足。

我們凌家子弟在黃山腳下往返湯口時,就吃過徽州刀板香。

刀板香是安徽的一種醃製食品,用新鮮的三層五花肉,加鹽醃製4o天左右,是一道最有名的徽菜,肥而不膩、鮮美鹹香。

家人把刀板香先放入鍋裡煮,這樣可以去一去鹹味,然後拿出來切小塊擺碟,再放入鍋中,稍微隔水蒸一會,就可以上桌了。

刀板香,顧名思義,是肉在刀板上切吃,應該在最後那步燜蒸的時候,將醃豬肉放在上等的香樟木板上蒸,豬肉的油被樟木板吸收的同時,樟木板的特殊香氣,讓肉吃起來,與安徽以外吃的醃豬肉不同此味。

不過,我們現在人在旅途,就顧不得那麼講究了。

村民跟我們同坐一桌,他聽說我們中午的時候在高砂塢,他說:流經中雲的其中一條河流,源地就是高砂塢的高砂水,從北流入,向東南面流出。

他又說:中雲最高就是北面的天堂山,其他全是低山丘陵,極少田地;地勢北高南低,最低就是大墠村。

吃完飯後,太陽也下山了,家人們合力將餐具碗筷收拾好後,各人就在水井旁,洗滌一下路上的塵土。

不經意地看見一彎微黃的娥眉月,在西邊的天空上出現,天空深藍色,只有幾顆閃亮的星星。

凌軒拿了手巾幫我擦洗了一下後,就叫蕭遙劍看著我,他就到議事堂的木地板上,幫我和蕭遙劍鋪好床。

蕭遙劍和我,在議事堂前,並排坐在長板凳上,看著月下,周圍黑森森的山地和樹林,久久不願入屋。

這時,凌軒走過來,手上拿著一件棉衣,秋天的夜晚,這裡的溫度只在十多度的樣子,是真的有點冷。

明天還要趕路,要進去睡覺了。

凌軒這樣說著,一把抱起了我,蕭遙劍緊跟著我們進了議事堂。

只見偌大的廳堂裡整整齊齊鋪好了簡單的被鋪,議事堂旁,還有兩個耳房,那裡就留給長輩們。

議事堂的靠牆的臺上,擺放了油燈,散著橘黃的光暈。

隨著議事堂大門和窗戶的關閉,外面的涼風都被拒在門外。

今晚能有一瓦遮身,已屬幸運。

我們一路走過來,前邊還不知路況如何,人在江湖,就只能是隨遇而安了。

正是:

人言落日是天涯,

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

碧山還被暮雲遮。

故鄉的遊子啊!

還未離開,就已生出思鄉惆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