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荷塘秋色(1 / 2)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我們離開景德鎮後,橫渡昌江,一直在村道中前行,當三叔向田野裡勞作的農夫問路時,農夫為我們指路,讓我們在前邊的叉路口左轉入小路,以繞開義城。

我們果然看見了主路旁有一條小路,路邊一塊石頭刻著山門村三個字。

小路不大,只容兩輛車並排而行,路兩旁夾道種著銀杏樹,路上落滿了金黃的銀杏樹葉。

銀杏樹的旁邊是小溪,小溪的旁邊就是農田。

這時,秋日的太陽透過銀杏樹照射下來,暖暖的!

當我們走過,秋風吹下紛飛的黃葉,似乎向我們一路問好。

直直的金黃色的道路,向兩座五彩繽紛的大山中間延伸,我們終於明白,此村為何稱為“山門村”!

我們走到兩座大山之下,現這裡的山谷中間有一條村莊,白牆黑瓦在橘黃的銀杏樹中出沒,一條溪流在村中蜿蜒而過,我們彷彿走進了一幅畫裡。

此時已是午後,村莊各處升起裊裊炊煙,才讓我們知道眼前的畫面不是靜止的畫卷。

從清晨開始趕路,中途又渡河,今天真是舟車勞頓。

炊煙四起,更讓我們餓腸咕嚕。

有村民看見我們一行人走過來,走前來問候,三叔趕緊上前,告訴對方我們是應詔入滇路過,村民熱情地引我們到一處開闊的空地上停下來,然後帶著三叔和四叔,前去見村長。

很快村長和村民,以及三叔、四叔一起回來了,村長跟我們的長輩們問候了幾句後,就帶著我們一路前行,來到村後的學堂裡,村長跟學堂的主事說了情況,主事就讓學生下午放假回家,把地方空出來給我們歇息。

我們的長輩們再三多謝村長招呼,村長客氣一番就離開了。

學堂很大,接近一畝地,由石塊壘起的圍牆包圍,院子裡有十多間屋,屋前屋後都種滿了銀杏樹。

除了課室外,院子裡有廚房和水井,還有床鋪和被席。

學堂的主事說,臨近大考之年,學子會在這裡專心備考,所以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到時村裡還會請上幾個廚子、幫工,讓學子專心學習。

村裡如此重視教育,讓我們十分感動。

時已中午,家人們就開始煮午飯。

蕭遙劍走進廚房拿出一個筲箕,裝了滿滿一筲箕的栗子,拿到水井旁,打了水把栗子沖洗乾淨。

樵哥在院子找了一塊空地,鋪上石頭,圍成一個火爐,然後,有幾個凌家子弟從外邊拾回乾柴,點燃後,將粗壯的樹枝燒成炭後,把栗子放入炭中,然後再在上邊適當加火,不時翻動。

不一會兒,我們聽到噼噼啪啪的聲響,圍觀的我們相視一笑;隨之聞到香甜的烤栗子的味道。

樵哥找來一個鐵鍋和長筷,把裂開了口的栗子翻找出來,夾在鐵鍋裡,稍涼就讓一個凌家子弟用個碟子裝了一碟栗子給長輩們,也裝了一碟給學院的主事先生。

我和蕭遙劍及其他不用幫廚的凌家子弟,坐在院子裡,銀杏樹下,吃著噴香的栗子。

早上的時候,我們從景德鎮那裡帶來了一些新鮮的肉類,現在拿了一半來煮食。

這時村長派人送來了一擔蓮藕,家人就用一些蓮藕炒肉吃,餘下的肉準備吃飯後和蓮藕一起煲湯。

凌軒問送蓮藕來的村民,蓮藕是從什麼地方收的?

村民說:距離這裡約五里路,有一個荷塘鄉,那裡就盛產蓮藕。

凌軒多謝了村民,回來跟我們說了,我們聽了都躍躍欲試,想到荷塘鄉去看一看。

吃完午飯後,長輩們在院子裡或休息,或洗滌衣物,我們一群年輕人就一起出前往荷塘鄉。

學院在村後,我們經過農田時,看見村民在勞作,就問了去荷塘鄉的路,說是村後有一條向東的路一直走就可以到了。

走了約五里路,兩刻鐘左右的時間吧,荷塘鄉就到了。

遠遠看見一望無際、金黃色的稻田中央有連片十幾個灰色的荷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