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江楓漁火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凌家族人從安徽休寧出的第十六天下午,我們遊覽了龍居寺,聽飯店老闆說,鳳凰崗周邊可遊覽的地方都比較遠,我們就不去了。

飯店老闆一邊帶我們下山,一邊跟我們說了當地一間小廟的重修神蹟。

走在鳳凰崗古鎮的石板路上,飯店老闆還向我們介紹一些售賣當地特產的店鋪和產品;雖然我們為了後面的路走得輕鬆一點,不敢帶貨,但是也讓我們認識了許多當地風物。

我們旅行或出門在外,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意義,就是會遇見新鮮的人和事;這些人和事累積起來,不但可以增長我們的閱歷,快樂我們的靈魂,改變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某些看法。

當我們回到客棧時,長輩們讓年長的子弟集中到伯父的房間裡開個小會。

我和蕭遙劍也擠進去聽。

我們聽到伯父手拿一張紙,已經將我們一行人1o3人分成兩組,一組五十人,另一組五十三人,分乘兩舫。

伯父拿著紙讀著兩組的名單,併為兩組人指定了管理的組長,我們所在的舫管理人就是凌軒,組長下邊,還安排了十個組員,組員下邊分別對應管理五個人。

伯父還說了乘船時要注意的事項,囑咐組員回去組織各自管理的五個人學習,務必要傳達到位。

開完會後,組長接過名單就離開了,兩個組長接下來,要先行召集自己的十個組員開會。

蕭遙劍有點失望,他負責照顧我,沒有被安排做組員;我為了安慰他,對他說:你是我的組長。

蕭遙劍抿嘴一笑,他當然知道負責照顧一個小孩,遠比照顧別的孩子或成年人難得多。

在古代的江南,船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宋元時期,貨物、商業貿易、旅行赴考、官員赴任等等,只要有水通行的地方,都依靠船隻,所以河運、海運的需求都很大;官方在靠湖臨江依海的城市,都有設船務或船坊造船;按浙江麗水縣的一所船務歷史資料記載為例,一年內可承造6o5艘各類船隻。

到了明代初期,朱元璋禁了海運,河運的壓力就更大了。

江南行船以蘇州為界,南北不同。

蘇州以北,船隻在白天行駛;蘇州以南,船晝夜不停;還有船行在河道上,必須按地區換乘各區的船隻,不能跨區通行。

夜晚行船不代表都是通宵,而是視天色而行,一般會選擇在相對安全的地帶,夜半更深之際,船家和乘客會小休一到幾個時辰不等,待清晨再趕路。

唐朝時的張繼,就曾乘搭夜航船,泊在姑蘇城外的楓橋;夜深,張繼在船上難以入眠,聽到寒山寺傳來了夜半的鐘聲,寫下了傳誦千古的楓橋夜泊。

可惜我們明天是白天行船,恐怕難以感受到詩人所說的“江楓漁火”的美麗夜景了。

我們目前所在江西鄱陽縣的鳳凰崗,當然屬於江南的蘇州以南地區;一則相對來講,我們不趕時間,二則為了保證安全,凌家長輩就將行船時間,定在白天。

我們從鳳凰崗出,沿著昌江到鄱陽縣城,都一直在鄱陽縣管轄範圍內,所以我們可以全程都乘坐同一條船,不用換乘。

話說,古時候的船,又稱為“舟”。

船按大小有不同叫法:艘,泛指大船;艦,,指上下重版的船;舸,大船;艖,小舸;艑,指吳地的小舟;須慮,指越人所乘的船;搖舟,粵人多用鐵力木造的木船,大船三人一櫓,小船一人一槳,廣泛用於南粵彎曲的河道。

在我國的內河和湖泊,民間常用的客船,主要分為三種:

一種叫艑,是一種狹而長的小船。可乘坐一至二人。這種小船,直到現代還廣泛用在江南。

一種叫舲,是上有小屋而設窗的小船屋。可乘坐多達十人,這種小船,多用於湖泊裡遊玩往返。

一種叫舫,是將兩船並聯在一起的大船。可乘坐多達五十人與三個月的食糧和飲用水,主要用於內6河的遠距離客運。

舫是由兩船並聯在一起,比單單一隻船行得穩;在古代,舫船常常用於官方運載士兵。

我們一行人明天要搭乘的,就是舫船。

明天一整天會在船上,吃過晚飯,我們就早早休息了。

夢中,我似乎置身於江水搖晃的船中,抬頭望見月明星稀,寒霜滿天,兩岸遠遠的燈火閃爍不停。

嗯,瑤瑤蹭被子了,一定是白天玩得太瘋了!

我聽見凌軒這樣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