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雷天大壯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我們乘船離開鞋山,返回雙鍾鎮,回到客棧,已是下午太陽偏西了。

回到客棧,我和凌軒去跟父親報到,讓他知道我們回來了;卻看見父親正在客棧的小偏廳跟一位伯伯在聊天喝茶。

父親看我們回來了,就囑咐我們稱呼該位伯伯作陳伯。

陳伯也是安徽人,是父親經往在商旅途中的舊相識。

陳伯近幾天運貨到了湖口,需要找船中轉,恰好在鎮上遇見父親,就約在下午,見面聚舊。

父親一般有客人,都會叫上子女在旁陪同;這樣既可遵禮,也可讓子女從與客人的談話中增長見識。

我們打過招呼後,就留了下來,陪坐在旁邊。

客套話過後,陳伯聽聞我們去了鞋山,剛從鄱陽湖上回來,就對我們說:我的家鄉安徽鳳陽出了位臨江侯,他立大功的地方就是鄱陽湖。當年皇帝在鄱陽湖與陳友諒大戰時,皇帝親自上戰場督軍;亂箭齊飛之時,他為了皇帝擋了九箭,真是九死一生啊!

我說:陳伯說的臨江侯,莫非就是明朝開國名將陳德?

陳伯吃驚地扭過頭問父親:小公子年紀輕輕,他是怎麼知道的?

父親故作鎮定地說:小孩子道聽途說,又博聞強記,都不知道他聽誰說的!

陳伯不明就裡,但也沒再追問。

陳伯繼續說:臨江侯出身農耕世家,從小力大無窮,就到了河南嵩山拜師學武藝,武藝學成,自創了排虎拳。元朝末年,皇帝起義時,臨江侯就跟隨明君,一路戰功屢屢。

父親豎起拇指說:真英雄豪傑!

陳伯又說:臨江侯在洪武十一年時,舊傷復,在家鄉鳳陽去世;皇帝還因此停朝三日,追封他為杞國公;並且讓他的兒子陳鏞繼承了臨江侯的爵位。但是洪武二十年時,陳鏞出征時戰死沙場,才三十一歲。

父親聽了就嘆了一口氣說:天妒英才啊!

陳伯又說:陳鏞的兒子陳子善在他父親去世時才7歲,皇帝感念老臨江候的擋九箭救命之恩,又心痛恩人之子英年早逝,就讓陳子善繼承其父的臨江候爵位。

父親讚道:有情有義!

我聽了陳伯的話,心裡默默地盤算了一下年份。

洪武二十年,即公元1387年,陳鏞戰死沙場,其子陳子善繼承爵位;我們現在所在是洪武二十二年,即1389年秋,至此,臨江侯一族雖然一門英烈,但還是家存榮光呵!

不過,世間之事,盛極必衰。

《易經》六十四卦之一的“雷天大壯”卦亦有說及:

每當天雷響動,聲勢宏大之際,即大壯之時,反而要小心翼翼,提防陽極轉陰;提醒人越是在順境之時,越是會放鬆警惕,衝動易怒,從而犯下不可逆轉的錯誤。

當年老臨江侯為皇帝擋了九箭,功高至偉,無人能及,才可以在皇帝得天下後,獲分封諸侯;老臨江侯生前,為大明江山的穩固,南征北伐,並屢獲戰功,甚得朱元璋的信任。

老臨江侯去世時,連皇帝都史無前例地停朝三日作哀悼紀念;少臨江侯英年早逝,皇帝都為他黯然神傷,親自囑咐其子繼承臨江候爵位的事情。

可見皇帝內心對臨江侯一族,還是心存感恩的。

陳伯此時說起同鄉的榮耀,甚是驕傲,只是他作夢也估不到,世事弄人!

連臨江候一族,一直受著皇帝顧念,又怎會料到明年的洪武二十三年,即公元139o年,會生一件詭秘異常的事情,臨江候不但被廢掉了世襲的爵位,更禍及整個家族被抄家?

難道只是人們口中常說的“富不過三代”?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