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湖口集市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官府已安排了船隻,通知我們明天登船,陳婉來約我們到鎮面看買點什麼當地特產。

我們出前,問了客棧老闆鎮裡最大的集市在哪裡,客棧老闆向我們推薦了十字街口,客棧老闆還為我們指引了路線。

我們十來個兄弟就向著十字街口出。

明代的集市,南北東西各有叫法。

《五雜俎》裡有此記載:嶺南之市謂之虛,言滿時少,虛時多也。西蜀謂之亥,亥者,痎也;痎者,瘧也;言間一作也。山東人謂之集。

意思是說:明代的集市,嶺南人叫“虛”(墟),其意指人多的時候少,多數都是人少的時候;西蜀人叫“亥”,就是指有豬、雞鴨等存賣,很雜亂髒的地方;山東人叫“集”。

明代江浙人,則稱集市為“市鎮”。

古代的集市,很早就有官府介入管理,維護秩序、處理糾紛等。

官府為了活躍一下民生經濟,會定期舉行一些特定的集市,例如廟市、香市、花市、藥市、燈市等,每當這些市開辦時,四鄉八里的人都往鎮裡趕集,到時很多東西看,也有很多特色小食等供人們購買品嚐,會十分熱鬧。

我們來到十字街口時,太陽從西邊的街尾盡頭斜斜地照在青石板路上,把我們的影子拉得長長的。

雙鍾鎮畢竟是一個連線鄱陽湖和長江的渡口,除了移民外,還有許多商旅在此作中轉。

這個時候雖然太陽西斜,但是街上還有許多行人。

十字街頭的街道兩旁,有布店、乾貨店、漆器木器店、皮草皮革和毛毯店等等,還有開門七件事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店,更有賣酒的小棧,在十字街的西邊,是固定進行驢、騾、牛、豬、雞鴨鵝等交易的地方,只上這些牲蓄一般在早上和上午交易,現在是晚上,主人們都把他們帶回家了。

店面外,道路兩旁,有一些小攤檔,在擺賣酒麴、豆豉、竹竿、蔬果、活魚、螃蟹、青菜,還有一些山草藥。

陳婉說:湖口的豆豉遠近聞名。

她就停在賣豆豉的那小攤前選購,我站在後邊看見,那些豆豉色澤黑亮,顆粒均勻,豉香撲鼻。

我問:這個豆豉用來做什麼?

陳婉說:豆豉可以用來煮豆豉燒肉、加入魚或豆腐同煮,最是出彩!

小販把豆豉秤好後,報了價,凌軒搶著為陳婉付了錢。

陳婉嗔怪地看了凌軒一眼,我看在眼裡,對陳婉說:你就讓他表現一下吧!

蕭遙劍看見有螃蟹賣,就拉著凌軒過去選購。

小販看見蕭遙劍對螃蟹很興奮,就立即加大了營銷的力度,說:現在正是食大閘蟹的最好時機,再過半個月就沒有得吃了。

蕭遙劍說:那麼全部賣給我們吧!

小販高興呢,立即說,我挑著桶跟你們回去。

凌軒舉手阻止,笑著說:這麼價錢?

小販就說這裡兩桶共一千五百文錢。

凌軒說:螃蟹不是應該分開公母賣的嗎?

小販一怔,即時說:小兄弟識貨,對!對!應該按分開公母賣!那麼收你們一吊錢吧!

一吊錢就是1ooo文,即是一兩銀子。

凌軒讓一個兄弟拿著一兩銀子,帶小販到我們吃飯的飯店,並讓兄弟叫飯店老闆幫我們等會在吃飯時蒸上。

我們繼續在集市上逛。

蕭遙劍問凌軒:為什麼螃蟹要分公母賣的?

凌軒說:公蟹、母蟹月份不同,口味不同。1o月份時吃母蟹最佳,那個時候的母蟹蟹黃最厚最鮮美,但過了十月份以後,母蟹蟹黃開始硬,就不那麼好吃;公蟹在11月以後吃最佳,11月公蟹脂肪漸漸堆積起來,長成了蟹膏,這個時候的蟹膏膏脂厚膩,肉豐味美,也是最粘稠濃郁。現在是品嚐公蟹的最佳時候。

這時聽到陳婉叫住我們,原來她看見了有藜蒿賣。

陳婉高興地說:現在的藜蒿可清香呢!

小販聽了,也接話說:秋冬到來年春天,是最好吃的時候!

陳婉對凌軒說:用藜蒿炒臘肉或者刀板香真是絕配!

蕭遙劍就說:買!買!買!帶著也可以吃。

凌軒點頭說好!

這時,另一邊的兄弟也走了過來,他們買了幾大袋的鄱陽銀魚乾,凌軒連連說這個銀魚好香!

我們滿載而歸,這個時候,該回去了。

夕陽,把十字街口照得金燦燦,我們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歡樂。

《易·繫辭》這樣記載集市:

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但凡公平的交易,總會各得其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