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西施之舌(1 / 2)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我們從湖口集市回到客棧,也到了吃晚飯的時候,飯店就在客棧旁邊,還是昨晚那間。

老闆見我們回來了,就開始蒸螃蟹了。

凌軒把藜蒿拿給老闆,老闆說:你們真識貨,藜蒿一年有幾次收採期,但只是在秋冬到來年春天這段時間最好吃!藜蒿脆嫩爽口、醇香柔潤,既可以作主食,也可以涼拌,如果和臘肉一起炒,就是“十大贛菜”之一的藜蒿炒臘肉了!

凌軒說:太好了!老闆,你就幫忙看看怎樣料理怎樣好。

老闆聽了後點點頭,把藜蒿拿到後廚。

桌上已衝好了一壺茶,店小二給我們每一桌上了一碟叫作月亮粑的零食。

蕭遙劍給我倒了一杯茶,又拿了一塊月亮粑,一分為二,他一半,我一半,兩人分著吃。

我拿起茶喝了一口,現是清香撲鼻的綠茶。

我衝口而出說:真香!

我一看白瓷杯裡的茶水,碧綠明亮。

坐在我旁邊的凌軒說:這是廬山雲霧茶,三叔在這個鎮上買的。

剛好三叔走了過來,聽到我們的說話,就接著說:廬山雲霧茶是聞名的十大名茶之一,在宋代開始,頂尖的屬於“貢茶”。

這時我也餓了,拿起手裡的半邊餅就咬了一口,餅上有幾粒花生,又香又脆,十分可口和美味。

我對三叔說:三叔,這個餅很好吃!

三叔說:喜歡吃,就讓老闆給我們準備一些,我們明早帶走。這叫月亮粑,你吃的這種叫花生月亮粑,還有許多種口味,有薑絲月亮粑、豆子月亮粑、黑芝麻月亮粑。

我問:為什麼叫月亮粑?是一般在中秋才有得吃嗎?

這時店小二剛好走了過來,接話說:不是中秋才有得吃,一般是在過年才吃得到。我們老闆昨天專門叫當地人給你們做了一些,讓你們過一過癮。我們當地人叫它豆子粄。

正說話間,螃蟹上桌了。

蒸籠裡金黃色的螃蟹擺得整整齊齊,螃蟹下邊鋪滿紫蘇葉。

我問上菜的店小二:怎麼蟹下邊有紫蘇葉?

店小二說:紫蘇性味辛溫,汗解表,行氣寬中,能解魚蟹毒。

店小二又遞過姜醋做調味料的味碟,同時對我們說:吃蟹時用姜醋調味,既可幫助消化,亦有助殺菌。

凌軒拿了一隻螃蟹給蕭遙劍,然後關注他懂不懂吃,雖然沒有專用的吃蟹工具,但見蕭遙劍熟練地把螃蟹的上蓋揭開,把螃蟹兩邊靠近蟹腳的那些白白象海綿似的東西拿掉,用筷子挑走蟹的心臟,然後用力將螃蟹掰成兩半,一半給我,一半自己。

凌軒看著,就好奇地問蕭遙劍:劍弟,你不是一直長居黃山嗎?怎麼吃螃蟹這麼熟練!

蕭遙劍說:我雖久居黃山,每年遇食蟹季節,父親在丹陽湖畔居住的友人,總會給父親快遞一簍花津蟹,每逢這個時候,父親就會拿出菊酒,全家人圍坐一起品嚐。

凌軒聽了,微笑著點頭,再拿了一隻放到蕭遙劍的碗裡。

蕭遙劍說的是指古丹陽湖,是在江蘇和安徽交界的地方,古稱“巨浸”,又稱南湖、西蓮湖、丹湖;因秦朝時在這裡設丹陽縣而得名。

古丹陽湖位於安徽省當塗縣,與石臼湖相通,東南角為江蘇南京高淳區境;它在江蘇宜興入海,是安徽南部山洪的彙集區域,長江也經過丹陽湖流入震澤。

原本古丹陽湖就是一遍洪荒大澤,叫作丹陽大澤。

三國的時候,孫權在丹陽大澤屯墾練兵,率十萬民眾,歷經四年,把古丹陽湖築埂成圩,成為旱澇保收的東吳大糧倉;那個時候,就盛產河蟹,當地人叫作“金寶圩蟹”。

孫權食過金寶圩蟹後,大讚美味,當時正值桂花飄香,孫權就賜名“花津蟹”;亦在此時,丹陽大澤易名為丹陽湖。

滄海桑田,古丹陽湖在現代已不復存在,只餘下運糧河道。

蕭遙劍說父親的友人用快遞的方式,將花津蟹給他們嚐鮮,這是實話。

早在唐朝時,杜牧就有一句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快馬加鞭給楊貴妃送荔枝的,就是隋唐時期的快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