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大別他山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中午在船上吃完飯後,我們上到甲板上,看看岸上風景。

船沿著北岸上行,在天的盡頭,可見連綿起伏的群山。

三叔手指著長江北岸的廣闊田野,對我們說:那裡就是大別山。廣濟的西北邊就是蘄春,廣濟與蘄春交界的地方就是大別山的南峰——橫崗山。

凌軒問:三叔,你到過橫崗山麼?

三叔說:去過一次,那裡的山崗,如龍橫臥,故名“橫崗”。山上有很多寺廟道觀和古蹟。四祖道信幼年時,就是在山頂的雲界寺出家。

蕭遙劍說:先生曾跟我說起過大別山,說這座山連綿很長,是長江與淮河的分水嶺,山南的水流入長江,山北的水流入淮河;山南山北的差異很大,西邊是武漢,東邊是南京。

三叔讚許地對蕭遙劍說:劍兒,你雖足不出戶,但真是學貫東西。

蕭遙劍說:三叔過獎了,我的都是紙上知識,我現在明白父親為什麼常說,讀萬卷書一定要行萬里路。

凌軒笑著說:蕭老爺把你託付給我們凌家,就是想你行萬里路啊!

三叔說:紙上得來終覺淺,從別人那裡獲知的東西,關鍵的部分,還是要身體力行去查證。

四叔說:出外行走,有個好處是親身感知各地的風土人情,這是枯坐雅室無法得到的。我來大別山南麓採購茶葉,曾遊過大別山;大別山盛產茶,名茶信陽毛尖和六安瓜片就是出自這裡。

蕭遙劍說:我聽先生說大別山這區域,歷來被兵家爭來奪去。

四叔說:對,大別山雖然不太高,但是延綿很長。大別山最高峰叫白馬尖,被稱為“吳楚東南第一關”,北可望中原,南可眺荊楚;西護武漢,東守南京;進可攻、退可守。

三叔說:放下“吳楚東南第一關”不說,大別山的風光真是漂亮!廣濟西北邊的蘄春縣,大別山的南麓,有一個叫霧雲山村,遠離塵囂,那裡的雷公巖高山梯田有1oo多畝,常年雲霧繚繞,風景非常美麗。

四叔接著說:我在大別山時,曾遇到過一個理學師,他知道我從安徽休寧過來,就告訴我,我們安徽的天柱山,實是大別山東延的餘脈。

凌軒聽了後,扭頭對蕭遙劍和我說:安徽有三大名山,就是黃山、九華山、天柱山。我們小時候曾跟叔父上過天柱山,天柱峰,擎天一柱,非常壯觀!那裡的大龍窩、佛光寺、龍潭河,風景非常秀麗。

話說,凌家每年都會帶年輕子弟出遊,一為鍛鍊身體,二為熟悉經商環境。

就像本次遷徒前,凌家帶領所有的年輕子弟上了一次黃山,亦是此意。

四叔說:你們知道麼,天柱山又叫潛山,是因為人們現天柱峰的時候,現它潛藏在萬山深處,眾山低伏,一峰高聳,因此所屬縣轄又叫作潛山。那個理學師告訴我,春秋時,天柱山是皖國的封地,封主叫皖伯,山就叫皖山或皖公山,水叫作皖水;安徽的簡稱“皖”就是這樣來的。

蕭遙劍說:我聽先生說過,天柱山又叫作“古南嶽”,又說湖南衡山為南嶽,何以有此變化?

四叔說:漢朝時,漢武帝封天柱山為“南嶽”;到了隋朝,煬帝封湖南衡山為南嶽;為了識別,天柱山就被為“古南嶽”。

凌軒此時問道:四叔,剛才劍弟說過,山南山北的差異很大,這是何解?

四叔說:當年李白登上大別山主峰白馬尖時,曾感嘆說,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山大別於他山也!這就是山南山北的差異。

大別山,大別於他山!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