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普光禪寺(1 / 2)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我們在湖南常德的慈雲禪寺,即後來的藥山寺,住宿一晚。

值得一提的是,現代的藥山寺北邊就是津市,早在明代,藥山寺與津市的“關山煙樹”,是澧州八景之一,此地一直都是明朝皇家園圃。

但是在明朝初年,我們一行人路過此地時,後來被稱作“湘北名埠”、“九澧門戶”的津市還未出現。

津市是在明朝正德九年,即公元1514年才出現,因“傍津設市”,故名為“津市”。

藥山寺南邊,就是有著22oo多年曆史的武陵縣,即現代的鼎城區。

武陵縣古稱朗州,這裡地處洞庭湖西濱,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僅有少許起伏的丘陵山地。

錦繡之江南,肥沃之土地,吸引著大量北方移民的加入;從秦朝開始,武陵縣十分興旺,曾歷為州、郡、府治所。

歲月流傳,到了現代,鼎城在現代,就被視為中原文化和湖湘文化相互交融的一個文化標本。

言歸正傳。

一夜無事,又到天明。

第二天一早清晨,天剛矇矇亮,我們就離開藥山寺出了。

我們在長江上岸後,從公安鎮出時,曾僱了十多輛牛車,但是到了永安鎮的太平口渡河前,所僱的牛車不渡河,全返回到公安鎮了。

考慮到老人小孩長途跋涉會吃不消,途經有轎可僱之處,就僱上轎子,讓老人婦孺坐轎,轎伕願意跟著走多遠都可以。在規模大一點的小鎮,都能租到轎子。

清晨,天氣已經很涼了。

挑夫們挑著行李,轎伕抬著轎子,青壯年就夾雜其中步行,百多人魚貫在村間鄉道上。

中午前,找一處有溪水的開闊地,生火煮飯。

吃完飯,我們又繼續趕路,畢竟現在天氣早晚溫差大,如果晚上滯留在戶外過夜,容易生病。

遠遠地,我們看見有一座山,山脊象豎起的魚翅,逶迤綿延數十里,

待到走近時,現林豐樹茂,雲霧繚繞,氣象萬千。

有一個挑夫告訴我們,這座山叫做陽山。

我們來到的這座陽山,位於湖南常德,在現代,被稱之為太陽山。

陽山山下,修建有密密麻麻的許多僧院,有些是男僧寺廟,有些是女僧庵堂。

三叔他們跟僧院的主事溝通,主事就安排空出一個僧院讓我們一行人住一個晚上。

船伕看見我和蕭遙劍,就上前告訴我們說:陽山的山頂有座普光寺,建造十分精湛,值得上山參觀。

我和蕭遙劍聽了,就去找凌軒他們,想登上陽山看一看船伕口中所說的這兩座廟。

凌軒安排好工夫後,就和船伕一起,帶著我們一群子弟,沿著山道上陽山。

一群年輕人,在船伕的帶領下,在山道上,腳步輕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