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暖鋪冷鋪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凌家從安徽休寧出的第44天下午,來到距常德古城五十里路的藥王溪村。

藥王溪村是一條村莊,為什麼我們會選擇在這裡夜宿呢?

凌軒告訴我們,因為這裡有一個暖鋪。

暖鋪跟散佈在全國各地的驛站一樣,是由明朝政府統一撥款興建的,統一規格、統一裝修。

暖鋪的主要職責,是用來免費接待過往官員、外邦使臣,但也可以有償接待過路的上京赴考的考生和來往的商人。

相對於暖鋪的裝修考究,另一種簡便之所叫“冷鋪”。

冷鋪很簡陋,僅提供遮風擋雨之所。

在現代曾讀明史,說到明末的奢移之風,連驛站暖鋪都裝修得似皇宮內院,畫堂雕欄、錦繡綺羅,傢俱用品均考究非常。

但當我們走近暖鋪,我卻看不到宮庭的樣子。

只見一個院落,前有一座亭子,院落有木門半掩。

當然啦!

現在是明朝初年,明太祖力主節儉,暖鋪只是修飭得很整齊的官方驛站,有床鋪被席、有廚房火爐,有薪柴和水井,比客棧還要乾淨整潔,畢竟是官方運營的地方。

三叔先我們一步,進入暖鋪與管事的官員溝通登記,我們站在門外等候訊息。

在等候時,我們看到有一騎驛馬飛馳而至。

驛馬上有身穿官服的官差大人,驛馬有官方標配裝飾,這就是官方身份的象徵了。

驛馬並不從院落正門進入,而是直接從院落左邊的林中路穿行而過,可能他們官差有專用的院落,會有專人接管照顧他們的驛馬,並備有驛馬供換乘。

正當我們的眼光隨左邊的驛馬飛馳消失不見,從右邊的林間小路飛馳而出一騎驛馬,馬上換了不同的官差,驛馬在我們的注視中,絕塵而去。

不知有什麼緊要公文,需要連夜接力傳送。

待三叔走出來,我們就可以進入暖鋪了。

我們走進暖鋪院落大門,才現內邊別有天地!

一條主路串連著院落,路的兩邊有花園,花園的正中有偏廳,偏廳的左右建有各十座房屋。

花園裡建有安全圍欄的水井,供住客洗漱。

我們被安排在第一座院落,三叔讓各隊長傳話下去,叫我們在這裡不要亂走亂闖,這裡是規矩的!

聽凌軒說,暖鋪的廚房,不在院落裡,而是在院子外邊的東邊樹林的小溪旁。

我下意識看看太陽的方向,就知道暖鋪院落的座向是坐北向南。

古代人特別講究廚房的方位,除了廚房是明火的地方,還因為廚房司飲食,事關人們的飽腹之事,人們認為“東灶貴人顧,南灶災禍來”,又說“西北不作灶,東南莫放水”,因為當冬天吹起西北風時,風高物燥,如果廚房還建在西邊,極容易引起祝融光顧。

所以古人有條件的,都將廚房建在房屋的東邊。

而與之對應的是,茅廁會建在房屋的西邊。

這是古人經驗積累而成的生活智慧。

暖房是分等級的,越往內走,身份越尊貴。

第一座院落的花草植物及陳設都相對簡單樸素,我和蕭遙劍偷偷地在花窗中探看第二座院落,果真第二座院落比我們住的院落,庭院設計更著心思。

從主路望過去,這樣的院落,一個接一個,連綿不斷,估計這座暖鋪能容納許多人入住。

我和蕭遙劍正在悄悄議論這暖鋪最多能住多少人,船伕經過我們身邊,笑著對我們說:我曾到過一間暖鋪,有五個院落,每個院落可住一百人,你們算吧!

這裡的房間全都朝著花園,推窗可見園中植物,這種帶景的住所,即使在我們一路前來所住過的客棧中,也不多見。

從中可以看出,明朝官方對暖鋪的經營相當認真嚴格。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