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窨子房屋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凌家一行人從安徽休寧出的第51天下午,來到了普安道的入口辰州府。

今晚我們就住在沅陵古城的客棧。

我對蕭遙劍說,我們一定要在沅陵城內走一走,蕭遙劍並沒有問我為什麼,就叫上一群小弟。

我們找到凌軒,跟他說要出去看看,凌軒叫我們等一等,凌軒說叫客棧老闆找一個店小二為我們帶路。

船伕聽說我們要出去,就說:沅陵我來過幾次,對這裡很熟悉,我給你們帶路。

凌軒點點頭,就出外忙了。

船伕帶領著我們一群人走出客棧。

船伕告訴我們,沅陵古城很大,北面橫跨梧桐山、鶴鳴山、天寧山,南邊到鳳凰山腳,東邊是紫宸山,西面是飛霞山。

在下午陽光的照耀下,沅陵古城的青石板街道閃著金色的光芒!

我們向上仰望,只見四周青山圍繞。

船伕指著街道兩旁的房屋對我們說:這是四合院,這是窨子屋。

我們抬頭,看見都是高大的青瓦灰牆。

蕭遙劍問船伕:不都是四合院嗎?哪些是窨子屋?

船伕一邊行一邊指著街道旁的房子說:四合院跟窨子屋不同。窨子屋的外形很似四合院,但又與漢族居住的四合院有著本質的不同;窨子屋多為兩進兩層,也有兩進三層或三進三層,在第三層上邊,南北之間建有天橋連通。

我們順著船伕的指引,從外邊看窨子屋,只見高牆環繞,條石砌成一米左右基腳,大而厚的青磚向上砌8米高,上蓋黑瓦,簷邊粉刷白石灰,描繪著花鳥山水人物,簷牙高翹。

船伕繼續說:窨子屋鐵桶一般的四面高牆,圍著內邊的建築卻是以木質為主,屋頂從四圍成比例地向內中心低斜,中間是一個小方形天井,方便透氣與採光。窨子屋的建築風格,方方正正圍成“一顆印”的形狀。窨子屋與屋之間是高高的風火牆,既為防火防盜,又防鄰居之間互相走動。

蕭遙劍聽了就說:鄰居之間走動不是經正門口麼?怎麼關風火牆的事?

船伕尷尬一笑,不再言語。

我明白,船伕所說的風火牆防鄰居之間互相走動,應是指成人範疇的話題了。

據我所知,“窨子屋”是湘黔贛地區的特色傳統建築。

這種民居最初是由侗族創造,多是依山就勢而建;不是座落在深巷,就是在岸邊低窪處。

我在明代沅陵古城所看到的那些臨水又臨街的窨子屋,第一層多建成店面,樓高而且空間寬敝,二層多用作儲存倉庫,三層上晾著衣服,應是人居住的地方。

窨子屋的屋簷連著屋簷,高牆連著高牆。

以街道為主幹,兩旁均是小橫巷,巷子之間就是房屋。

巷子的盡頭,一邊通向山邊,一邊通向大大小小的碼頭。

巷子四通八達、縱橫相連,人們挑著擔子、推著小車,有從碼頭上貨的,也有往船上裝貨的,人來人往,十分熱鬧。

船伕帶著我們來往河邊的的吊腳樓上,從這裡可以望見河對面跟這邊有著相似的建築,我猛然想起,這裡跟現代湘西的鳳凰古城真的很像!

我對蕭遙劍說:沅陵城跟湘西的鳳凰古城有點相似!

船伕聽到了,對我說:沅陵也是湘西啊!沅陵城跟鳳凰城,都是建在山谷河流兩旁的古城,沅陵是建在五溪山水交匯之所,鳳凰是建在沱江兩側。我們一路走過去會經過鳳凰古城的!

我們在沅陵的巷子中穿行,我們走到古城的一個高臺,從這裡可以一覽古城全貌。

從這裡往下望,鱗次櫛比的四合院和窨子屋的黑瓦之間,蜿娫著一條著亮光的青石板路。

隨著太陽西下,夜色降臨,古城街道兩旁的店鋪都點起了紅色的燈籠,青石板又化身成一條紅龍在飛舞。

明朝的沅陵古城,真的太美了!

家人們應該在等我們回去吃飯了!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