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碣灘貢茶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凌家一行人從安徽休寧出的第52天,因天下雨,不便出行,暫時滯留在沅陵城。

趕路途中,能作一個短暫的停留,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講,是一件天賜樂事!

待雨稍歇,我們一群年輕人,和船伕一起,穿過沅陵古城,來到了位於古城西北角虎溪山麓的龍興講寺。

在前邊,我們說到唐朝開國時,唐太宗李世民欲用佛教教化當地少數民族,故敕建了此龍興講寺。

沅陵,自古居水6要衝,隱在武陵山與雪峰山之間,溪河縱橫,山國水都,遍地巫風,玄秘詭譎。

在隋盛時期,沅陵古城附近居住著多個少數民族,這些分佈在武陵郡附近的少數民族,以古九黎、三苗部落後裔(有說是盤瓠蠻後裔)為主,世稱五溪蠻,又被叫作武陵蠻。

帶我們遊覽的是一個小沙彌,我們問他:龍興講寺的講,是什麼意思?

小沙彌早有準備,淡定地說:講寺,即講經說法的寺院。聽師傅講,據記載,唐朝時常有法師在此講經,僧侶少時也有少二千人,多時過三千人。

我們聽了,紛紛出讚歎之聲。

凌軒問小沙彌:龍興講寺是否得到堪輿家佈局?

小沙彌說:聽師傅說,我們的寺院背靠虎溪山,前有燕子灘,左右酉水沅江在門前匯流,這裡就是“雙龍搶寶”格局。

我們聽了紛紛點頭!

凌軒為寺院添了香油錢後,我們就離開龍興講寺了。

當我們走出寺門,回頭看,重重殿宇重簷飛角,回想剛才看到藻井彩繪美侖美奐、木結構裝飾精雕細刻,我們都不捨得離開。

風吹過,周圍出沙沙的聲音,原來寺門前兩旁,對稱種著數株巨大的古樹,似是向我們傳遞著來自大唐的梵音。

我看著那塊寫著“敕建龍興講寺”的石碑坊,不禁想起《紅樓夢》裡的那句:敕造寧國府。

我的疑問來了,我問凌軒:敕建與敕造,是否一樣的呢?

凌軒畢竟曾經為入仕備考,他對這些最熟悉。

凌軒說:敕建與敕造,是不同的!“敕“都是指皇帝的命令,敕建,是指皇帝命令建造,不一定有皇家背景;敕造,是遵旨修建,一定有皇家背景。而且,敕建指建造一座公共設施或建築物,敕造指建一座私宅或工藝品。

經凌軒如此一說,我明白了!

《紅樓夢》中說及的“敕造寧國府”,一是指這戶人家是皇親國戚,二是指這宅院是旨修建!

這不就是赤裸裸的炫富耀貴嗎?

漢字就是講究!

一字不同,即彰顯多少身份與地位!

走回客棧的途中,在沅陵城內的街道上,我們看見許多賣茶葉的店鋪。

凌軒說:沅陵山巒重疊,溪河縱橫,這種地方產的茶一定很好!

船伕說:確實如此!沅酉二水廣納百川,這裡的碣灘茶在唐朝時還是貢茶呢!

蕭遙劍問船伕:我讀6羽《茶經》時,書中引用唐朝李泰的《坤元錄》裡的記載,有這麼一段話“辰州漵浦縣西北三百五十里無射山,雲蠻俗當吉慶之時,親族集會歌舞于山上,山多茶樹”,這無射山,在什麼地方?

船伕聽了搖頭說不知道,但對我們說:進茶店問一問茶店老闆,順便飲杯茶吧!

我們都說好!

我們找了其中一家門面比較大的店鋪,走了進去。

茶店老闆看見我們這麼多人進來,十分高興,連忙叫店小二搬來儘可能多的長條凳,招呼我們坐下來。

凌軒問店老闆:有無碣灘茶可以試喝?

店老闆聽了後說道:碣灘茶名聲在外,這茶自唐朝開始就是貢茶。不過,朝廷自從改水路驛站為6路驛站後,碣灘茶樹被大量移栽到了沅陵的“辰龍關”前的界亭驛,茶就改了味道。

店老闆一邊說話,一邊沖泡著茶。

凌軒聽了就說:原來這樣。那麼碣灘,又是什麼意思?

店老闆說:碣灘是因為激流灘中,礁石林立如碑而得名;碣灘茶,主要是指產於沅水北岸的碣灘山的茶葉。碣灘山峰巒挺秀、林木蒼翠、重雲積霧,湍急的沅水在灘頭激起層層浪花,再被江風霧化後,飄然繚繞,使得碣灘山終年如仙景幻地一般。碣灘山出產的碣灘茶,芽頭肥壯、葉質柔軟、茸毛甚多!待茶泡開時,茶葉形美色綠、香高味濃、滋味甘醇,而且十分耐泡。

這時店老闆示意店小二把茶水分給我們喝。

我們都走得渴了,喝著茶,倍覺甘美。

蕭遙劍問店老闆:茶聖6羽在《茶經》中,說到辰州漵浦縣西北三百五十里有一座無射山,是茶中聖山,這座山離這裡有多遠?

店老闆聽了後,沉吟了一下說:辰州府有一座山以前叫無射山,到了大明,改名為無時山。這座山上,種有很多茶樹,山就在瀘溪、古丈交界的沅陵田坳村附近。

店老闆給我們試喝了幾種茶,凌軒購買許多,叫老闆稍後幫忙送到我們的客棧。

原來滄海桑田,變化的何止山川河流?

許多傳統,都會因為人的決定,因此展或滅失。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