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巫儺之術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我們在沅陵的茶店裡飲茶,我出其不意地問了茶店老闆一個問題,讓大家都吃了一驚!

我問老闆:老闆,這邊的下葬儀式,為什麼會在亡者手上放上一段桃枝?

茶館老闆吃驚地看著我,以為我少少的身體內,其實是一個蒼老的靈魂!

凌軒最懂我,雖然他不知道我為什麼忽然出這樣的問題,但是他先想到的是如何維護我的自尊,以及如何給我圓回來。

凌軒就對茶店老闆說:老闆,見笑了!我的弟弟喜歡學著大人的口吻說話!不過,話說起來,我一直都以為桃木就是辟邪用的。每當迎新除舊時,人們都會用新的桃木板雕刻成桃符,將去年的舊桃符替換下來。

蕭遙劍聽著凌軒說的話,急於炫技,就搶著說:軒哥哥,這個我知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桃符就是指雕刻著或者畫著神荼、鬱壘兩個神像的桃木板。

凌軒望向蕭遙劍點頭微笑說:劍弟說得很對!不過,桃符可以選擇雕刻畫像,也可以直接在桃木板上寫上兩位門神的名字!

蕭遙劍聽了,撓撓頭,笑著不語了。

凌軒接著對茶店老闆說:湘西有巫儺之術,會不會把桃木視為驅逐黑暗和帶來希望的力量呢?

茶板老闆沉思了一會說:湘西確有巫儺之術,但據我所知,沅陵的風俗,也是將桃木用作辟邪。人們普遍認為將桃木雕刻佩戴在身上,可以防止惡靈侵害。你若問在沅陵這個地方的葬禮上,有無將桃枝放在亡者手裡的習俗,這個問題真是難到我了!各處鄉村各處例!雖說人死如燈滅,壽終正寢是再正常不過的人生事,但是人出生時,許多人迎著捧著,到人之將死,卻是獨自上路!雖然這是每一個人都不可避免要親自經歷的事情,但在每一個人的內心,都對死亡有著深深的惶恐之感。

凌軒說:桃木自古以來,被認為能帶來長壽和吉祥,帶來好運的同時,保護家庭免受邪惡傷害。會不會在一些人眼裡,在這個世界上能提供護佑的東西,到了另一個世界,也可以保佑平安?

老闆說:有這個可能!某些人可能接受不了死後即將進入一個暗黑的世界,他們希望有帶著神力的東西,幫助他們遠離黑暗;巫師因此投其所好,告訴人們,可以在處理葬事的時候,將辟邪的桃木放入亡者手中,讓亡者在通往來世的路上,免受惡靈侵擾。因此,如果有人在葬禮中使用桃木枝,應該是祝福亡者在新的世界裡能過上幸福和安全的生活。

凌軒聽了,點頭贊同。

我聽了老闆的話,感覺內心的那個結,似乎有點鬆動了。

凌軒拿起茶杯,輕輕地喝了一口茶水,然後抬頭問老闆說:老闆,沅陵這邊有儺戲嗎?

老闆說:沅陵有儺戲,沅陵自古被稱為“五溪蠻”,人們相信有鬼神,經常祭祀,除了獻上祭品,還會以歌舞娛樂諸神。不過,在隋唐時,沅陵就置辰州都督府,隨軍隊來此定居的,有很多漢族商人和居民,當時的苗族、瑤族和土家族等的少數民族,有些退避入山林成住,有些即與外來漢族人雜居混合。

凌軒說:如此說來,沅陵一如唐太宗所想,被漢化了。

老闆點頭說:也非完全漢化,五溪蠻的古俗,至今在沅陵,特別是七甲坪鄉還是存在的!這附近的儺戲,稱為辰州儺,又稱為土家儺。

這時,我又問了一句:老闆,儺是什麼來的?

老闆微笑地望著我說:儺就是全族人一起參加的驅疫逐邪的巫術祭祀活動。

蕭遙劍一聽,興趣又來了,他對我說:儺就是禓,我在《山海經》中看到一個故事,說商族領亥,在有易國被國王綿臣殺死;亥的兒子微,為父報仇,消滅了有易國,殺了綿臣。微為祭祀亡父,建立了“禓五祀”的禮制。禓的意思,就是指對死於非命的鬼魂進行祭祀儀式。五祀,指對門、窗、井、灶、中溜這五種進行祭祀。

我插口問蕭遙劍:什麼叫中溜?

蕭遙劍說:就是指屋簷或者堂屋。

我好奇了,就說:微祭祀亡父,這個很容易理解,但為什麼要對門、窗等祭祀呢?

蕭遙劍說:這個問題,當時我都問了老師,老師說,是因為微考慮到死於非命的鬼魂,認為自己死得冤枉,就留戀在家中,不願意離開,這樣會讓在生的家人生活受到干擾,畢竟是兩個世界的人,各自安好才是最好。所以“禓五祀”是借祭祀亡魂,實際上就是對家居進行的驅鬼儀式,以保家人平安。

我們聽了都恍然大悟!

茶店老闆聽了蕭遙劍說的話,立即對他豎起了大拇指,說:這位小兄弟真是知識淵博!

蕭遙劍對我得意一笑,我小聲地對他說:謙虛一點不行嗎?

這世間,凡事都有多面性。

雖然人死變鬼,但是人鬼殊途,只能各走各路。

人對不可知的領域,會莫名產生一種心理上的恐懼與自內心的敬畏,但是人們又不甘心束手就範,更加不想坐以待斃,就想出辦法,既安撫另一個世界的亡魂,也安撫這個世界的家人。

這應該就是祭祀的意義了。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