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星碎參上(下)(1 / 2)

小說:塔防戰略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接下來的數小時,馬拉海峽駐軍真的是拼了。

戰機起降數過三百架次,因安全距離掌握不好、機械延遲、機械過勞故障等原因,共有十五架飛機墜海,十四名飛行員死亡。

就結果而言相當的成功,直到後方拿出依靠現有裝備定製的全新核彈轟炸方案,星碎距離李家集仍有三百公里,並且向南偏移,更遠離北邊的6地。

只看結果,是不是中途不需要那麼努力呢?

並不是。

因為編隊使用武器雷達照射的方式,其實不能對它造成真正的傷害,一旦被它現人類城市,很可能會直接甩開機群開始屠殺。

撐過最艱難的時期,接下來要擔心的就是星碎了。

來自大中洋總基地的隱身戰略轟炸機即將抵達李家集上空,駐軍趕緊調整人員,對剛剛降落的一組戰機進行緊急檢修,用於配合之後的作戰。

採用飛翼體佈局的隱身轟炸機飛得很慢,剩下來幾百公里還要飛大半個小時,得到最長休息時間的編隊,抓緊時間吃些東西,座上飛機等待地勤人員準備完畢。

十五分鐘後,又損失了兩架戰機,作戰啟動。

戰機起飛,極限迎角爬升,於一萬五千米高度與轟炸機匯合。

最後的一段距離,編隊再次調整高度,維持在一萬六千五百米。

繼續爬升,可以,但是有風險。因為轟炸機肚子裡都是炸彈,高度越高,動機效率越差,一旦出現問題,作戰就進行不下去了。

與星碎還剩一百公里時,戰機編隊中的兩架脫離,前出確定敵人。同時,負責牽制的戰機部隊全體撤離。

這個時候,海拔五千米以下已經是入夜,高空仍然是黃昏,但高空大氣稀薄漫反射效果差,一點點夕陽不但沒有幫助,還干擾視線,幸虧星碎本身亮度夠。

星碎在常規狀態下,龜裂外殼下也可以看到藍光,沒有避難時那麼強,不過四百多米長的一條燈帶,在夜色下還是夠明顯。

目擊到星碎後,兩架戰機轉為倒飛,就是腦袋對著大海飛行。

飛行墜海的最常見因素之一,是因為海天一色,時間長了以後飛行員平衡感失衡,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倒飛,導致在“爬升高度”時墜海。

所以這樣的機動方式一般是不推薦的,但星碎太特別了,一旦進入避難,電磁波經常找不到東西,目視是最好的觀察方式。

兩位執行倒飛觀測的駕駛員,飛行時數都已經過五百小時,真正比等重金人還值錢的軍人,之前做引誘作戰時一直都放在編隊較安全的位置。

“目標確認,方向-7,263。”

三十秒後,再次通訊“現目標高度變化,可能看到我們了。”

“按計劃行動。”

“收到。”

兩架戰機滾轉側移,順帶降低高度後改回常規飛行姿態,此時的高度已經能在正常視角下看到星碎的藍色光帶。

他們向側翼機動,在與星碎距離三十公里時,調整飛行姿態,用武器雷達照了星碎一下,然後開加力從星碎側翼逃跑。

此時天上已經換了兩架戰機轉為倒飛觀察。

之前的兩架則在確認星碎沒有繼續追擊後,提升高度減,再次靠近轟炸機編隊。

如此兩個回合後,變成轟炸機在上方追著下面的星碎跑。

轟炸機的度比星碎快,當水平距離縮短到一定程度,就達到了投彈標準。

投彈度很慢,每三十秒才投一顆,計算此時轟炸機度後,投彈落點之間水平間距約五公里。

使用的是不具備鐳射制導能力的常規核炸彈,每顆炸彈的起爆預定高度不同,起爆間隔比投彈間隔更短,有的會同時爆炸。

確認炸彈下落正常,且星碎的移動沒有出現突然的大幅度變化,所有飛機回到正常飛行姿態,調整相互距離、相對度,再次確認航向、碼錶,閉眼,準備迎接衝擊波。

核爆的白光能夠穿透實體,平時對太陽光作用都有限的眼皮,用處不大,但也能讓大家更安心一點。

其實大兵們遠不知道後方的專家團在幾個小時裡做出了怎樣的努力。

第一次白光透過眼皮閃過之後,預計的衝擊波並未來臨!

科學點解釋,這叫波的干涉。

意思是兩個同時生的衝擊波,在一部分角度,作用會互相抵消。

實際上大氣本身就不太均勻,這種衝擊波抵消作用不會太精確,但因為飛行編隊的位置本來就比較高,稍微削弱以後,加上點運氣,就沒對爆炸直線距離二十公里外的編隊產生影響。

不過現在還不是高興的時候。

很快,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白光接連閃過。

戰機編隊還是迎來了衝擊波,但非常弱,因為第一爆的能量,已經讓爆炸區變成低壓地區,只剩不多空氣粒子參與後續的衝擊波傳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