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極(1 / 2)

小說:塔防戰略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遊戲裡。

指揮官幫助土球攀科技樹的事情,已經公開化。

爆出來基地裡有研究機構入駐的指揮官,過百人。

很多人來來去去,剛剛曝光沒多久就給怪獸玩壞了,實際能提供過一個月穩定研究環境的,最近數量一直維持在四十人左右。

不過基地裡的學者告訴章魚,現階段遊戲裡至少一半上校級和以上軍銜的指揮官能跟研究機構扯上關係。

可惜,土球的科技底色終究薄弱了些,沒有專門指導的話,哪怕在遊戲實驗室裡取得了一定成果,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經費在劇情世界還原實驗結果,然後才能走向產業化。

而產業化過程,由於土球的國家分割與技術壁壘,走的非常艱難。

比如學者提過,net了,結果居然迎來了一波白銀暴漲!此外再沒有一點其他訊息。

章魚也有點懵,他當時拿出黑白魔導的時候,好像還真沒考慮過這方面的情況。

黑白魔導是導體學科建立,直到章魚所在的年代,其應用的時間跨度、領域跨度、涉及人口量,在全部導系列裡都數得上號。

可對於土球而言,其最大的缺點,說不定就是“銀基”的基礎部分。

從銀河廣域出,雖然黃金一直產出量大於白銀,但白銀以化合物為實體的儲藏量卻遠大於黃金。

可在一個還沒脫離母星的文明,白銀就非常稀缺了。剛剛退出貴金屬體系沒多少年的白銀,還有大量私藏無法使用;古代採掘鑄造的白銀也當作古董被炒成天價;仍然具有開採價值的白銀,儲藏量卻遠遠少於黃金。

c國這回的“國際主義人道行為”,很可能變成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考慮到導體的應用前景和眼前需求,那幫吸血鬼說不定會把白銀炒得比黃金還貴!

章魚也沒捨得斥責他們,別說基地裡的學者就是些小小研究員,哪怕c國官方大佬擺在眼前,也沒什麼可斥責的,因為沒有對人類整體負責任的人和官方組織,一個行星級文明永遠也不可能上升為整體銀河文明。

章魚所知的歷史,有不少分支文明,因為國家再次分化,直接在恆星系內的競爭裡把自己給滅了。

看著學者刻意定住的一個小可憐表情,章魚裝作沒看到,可過了幾天,還是拿出了兩份新的導體資料。

兩類新的導體,一種叫“太極”,另一種名字是“無極”,也是同一個系列的,但不屬於同一個時代,後者的年代已經非常接近半人馬曆元年,到今天還在大量應用。

它們的主要基材,來自大氣之外!

眾所周知,地磁、大氣之外,宇宙射線十分普遍,地表上觀察不到的伽馬波,也有不間斷無死角照射,只是強度沒達到毀滅大氣內生物的地步。

在以億年計的長期宇宙輻射侵蝕下,無大氣、地磁的行星、小行星表層與淺表層,會逐漸養育出各種各樣的同位素,部分宇宙常見同位素,廣域分佈情況堪比基礎銅元素,這就是“極”系列的基礎。

同位素的分離,並不是個輕鬆的事,不過現在c國已經擁有蹣跚學步水準的真空工廠能做初級處理,其他部分在零重力下也比在地表更容易,已經可以嘗試此前行星文明幾乎高不可攀的技術。

實際生產出來的成本,並不會比白銀過度漲價後便宜,但至少有個替代品,不至於斷絕來源。

比較早期的太極,繼承了黑魔導的技術積累,傾向於高溫側工作,並且更進一步,導溫度範圍從黑魔導的15ok跨度,提高到了8ook至1oook,例如“太極-庚子”的導溫度,是35ok至135ok,既最大導溫度突破了一千攝氏度,大大推進了核聚變裝置廉價化的過程,沒有它,甚至很難想象每一艘大大小小的太空船都有核聚變反應器的情況。

無極,則是真正意義的全向導,它不是章魚歷史書中的第一個全向導,但卻是全部同類導體中,生產規模最大、最便宜、質量密度也不高。

無極系列裡的“無極-歸元”,導溫度為絕對零度到28ook,甚至突破了部分陶瓷特徵導體的極限。

無極系列產量高、成本可控、技術成熟生產危險度低、導溫度幾乎橫跨一切導應用,以至於之後出現了更強的導體,都沒得到大規模應用的機會,被譽為全向導體的終點站。

章魚拿出這兩份資料,並沒指望學者背後劇情世界裡的c國,在銀河紀元來臨前能造出無極-歸元,但終歸是個方向,不至於讓他們覺得導體到頭了,沒什麼好折騰的了。

這兩份資料帶給他們的震撼,比黑白魔導有增無減。

窺一斑而知全豹,讀完系列導言,再在導實驗室輸入相關資料、材料看一眼結果,就能感受到“外星人”身處文明,在征服星辰大海的過程中所做出的努力,在導體一個領域的探索,遠不是土球還在銅基、鐵基上掙扎能想象的地步。

隨著c國科學院導行業相關機構的學習,某些人反過頭去看深空工大的書,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