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殘酷的“希望”(1 / 2)

小說:塔防戰略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早在三級怪獸登場之後的幾天,遊戲中生了一場關於“知識”的求助。

以極端理性的角度,人類已經做得很好,起碼在工業完全毀滅前,把人類的希望送上了太空,哪怕其中還有幾個早期考慮不周之處,也能借著最後的時間進行補完。

人類不會滅亡。

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可以宣佈,人類依靠自身的力量跨越了行星級災難。

但從人性的角度看,現在還在土球的人類,全都處在等死狀態。

大家甘心直面自身悲慘的命運嗎?

怪獸打崩工業鏈,人類又沒有死絕之前,應該會有一個非常長的拉鋸階段。

說是拉鋸,其實會更像動物性的領地爭奪,人類以不能移動的城市為單位跟怪獸爭奪生存空間,輸了就全滅,隨著時間推移,最後會變成以地下基地為單位。

在這段無法預計時間長度的未來裡,為避免人性之惡被無限放大,人們還是需要一點希望,於是一場關於知識的求助生了。

章魚聽完聯絡員對局勢的描述、判斷與土球人的訴求後,少見的給出了忠告。

“在末日下尋求越時代的解決方案,必然會開啟禁忌的盒子。今天就到這裡,如果你們真的想得到答案,兩週後再來找我。”

兩週時間什麼都沒變,只是未來變得更清晰了。

聯絡員再次申請會面,並再次提出了一樣的要求。

章魚這次不再勸告,粗略介紹了某些面對末日的人類分支曾經選擇過的所謂“希望”。

一上來就是大震撼。

人類aI化!

一聽名字就能明白,是種類似資料永生的線路。

以章魚的觀點,區別在於資料永生是把整個人類的資訊資料化,不但包含腦子裡有效和無效的資訊,還包括個人肢體帶來的體感情報。

而人類aI化,則是在科技實力完全不達標的狀態下,直接用人來訓練aI,目標是讓aI呈現出訓練者一樣的狀態。

aI化之後,虛擬世界裡便存在著一個不需要操作,行為邏輯就和訓練員一模一樣的“生物”,後續可以透過上傳或複製aI到機器人上的方式,獲得一個……物體。

aI化和資料永生的共通點,是兩者都可以和原生命同時存在,既人還活著,資料世界裡已經有複製體了。

說到底那東西都不再是人類,只能稱之為餘燼罷了。

即使用這些餘燼,去嘗試反過來訓練一個新的人類嬰兒,也與“本我”無干。

“我能感覺到且只能感覺到‘我’,我的意識從未感知到‘它’”。

這明顯不是生命延續,不過在末日環境下,特別是土球這樣技術實力,透支未來才勉勉強強能建小型太空永居點的,人類aI化已經是技術難度、物資及工具需求最低的“希望”。

當然具體操作中,絕對不能明說“人類aI化”,需要給它做個包裝,比如什麼“資料方舟計劃”、“意識儲存”、“資料永生”等等。

說白了,跟胡吹出一個“希望”,對於後災難時代的人群管理,效果是一樣一樣的。

只是人類aI化真的能做出來,而且資料一直儲存下去,以後對於考古、研究、虛擬世界擬真化也真的會有用。

第二個禁忌答案,缸中之腦,機械飛昇。

從土球兩年來對怪獸屍體及殘骸碎片的研究可知,用一個有特殊遮蔽層的機械腦殼,更夠做到有效保護大腦,避免因孢子、特殊輻射等情況,產生的生命替換、基因變異、化學物變化引怪獸化現象。

缸中之腦路線剛開始的時候,對人類世界的倫理觀衝擊會非常大,在一個健康的人群環境裡幾乎必然被扣上反人類罪,只能在末日環境中才有進步的可能。

該模式的優點不少。

先對應土球的情況,能夠杜絕人類因進食、飲水、排洩等行為產生的暴露風險,只要確保營養液不被外來孢子汙染,腦子會出於幾乎絕對安全的狀態中。

其次大腦是神經元集合,排除了軀體的因素,它能夠訓練新的神經細胞來對接更復雜的機械軀體。

最後,神經元的訓練重建機制,使得大腦壽命要遠長於身體,採用合適的營養液迴圈運輸機制,壽命能普遍達到15o歲(按人類軀殼出生年計算)。

缺點嘛……特別容易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