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新皇登基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就在漢王率老臣們闖入仁德殿的時候,原先在奉天殿等候的大臣們已經被管事太監被請進了相隔甚遠的仁智殿裡,自老皇帝離京後不久,太子就進駐了仁智殿且極少外出,可想而知,這殿裡必定是暗中守衛森嚴,甚至肯定有什麼機關暗道的。

所以,幾位老大人這才想出了狡兔三窟的招數,和漢王玩了一場捉迷藏的遊戲,就連東廠之人,其實也是最後才知道地點改在了仁智殿的,老大人們可沒有這麼輕易的相信東廠,萬一九兒去了直接告訴漢王實話,那可是大麻煩。

所以,在九兒去找漢王的時候,他也只知道是在奉天殿,而老大人們自然也在看,如果漢王直接去了奉天殿,那就是東廠仍然心懷不軌,也就又有了裁撤東廠的理由,可這一次,東廠確實是學乖了,沒有再搗鬼。

老皇帝的靈柩早已經被迎進了仁智殿,十多個身著素服的太監宮女守在靈柩旁,素淨的大殿裡,陳設十分簡單,也沒有佈置什麼登基大典所用的天地靈儀,倒更像是一個為老皇帝守孝的靈堂,這也才更符合太子殿下的仁孝之名。

管事太監領著眾大臣進入仁智殿時,東廠和錦衣衛也才一齊到達,看看外面守門的變成了極少露面的內衛,大家就都心照不宣了,看來在正式登基即位之前,太子殿下是誰都不信的,只相信自己牢牢掌控的內衛。

眾大臣被管事太監請進仁智殿時,楊榮連忙迎上前抱拳施禮道“各位大人,實在抱歉,事急從權,為防意外,只好請各位移步來此,一切也只能再從簡了。”吏部尚書蹇義上前回禮道“還是輔大人想的周到,我等走幾步也沒什麼,只是這登基儀式還需快些進行。”

楊榮點頭道“好,呂尚書,海公公,那這就開始吧,各位大人,還請各就其位!”眾人依言迅就位,總管大太監海山大聲宣道“有請國之儲君,太子殿下朱高熾上殿。”眾大臣拜倒在地相迎,朱高熾在兩個太監的攙扶下一身素服走進大殿,在朱棣的靈柩前跪下。

海山再次宣道“太子殿下及眾文武大臣向皇帝陛下龍體行三拜九叩大禮!”太子艱難的一次次下拜,一次次起身再下拜,待到禮成,已是滿頭大汗,氣喘吁吁。禮畢,海山再次大聲宣道“有請禮部尚書呂震大人宣讀即位詔書。”

呂震走上前,展開詔書,大聲誦讀起來,此時,一個內衛悄悄走進來,在楊榮耳邊小聲說道“啟稟老大人,漢王帶領老臣們進了仁德殿,現撲空後,又趕往奉天殿,此時正在殿中率老臣們哭祭,張大人請示該如何處置。”楊榮小聲問道“漢王除了哭祭,還做了什麼?”

內衛回道“沒有了。”楊榮點點頭,小聲吩咐道“請轉告張大人,漢王若只是哭祭,就由著他,但他若是拿出遺詔,便立刻按矯詔罪拿下!”內衛領命而去,呂震的詔書已經唸到尾聲“……國家內憂外患,正值多事之秋,國不可一日無主,眾文武大臣奉先帝遺命今日扶太子登基,更衣加冕,臨朝聽政!是為先帝之願,天下之願,萬民之幸!特此昭告天下,大明永樂二十二年八月十日!”

太子朱高熾再次叩拜謝恩,兩位大太監親自為他更衣後,再次跪到靈柩前叩拜,太子老師身份的楊寓和總管大太監海山親自將他扶上皇帝寶座。兵部代尚書李慶奉上兵符印信,掌印太監海壽奉上皇帝傳國玉璽,眾文武分列兩行,在海山指揮下再次行三拜九叩大禮,三呼萬歲。

至此,這個極其簡單的登基典禮便已完成!之前的太子——現在也已經是新朝的皇帝,朱高熾端坐在龍椅上,欣慰的環視了一遍大殿中的眾文武,大聲說道“多謝眾位愛卿鼎力相扶,朕明日早朝時自會論功行賞。”

眾文武再次拜謝,朱高熾再次開口道“呂愛卿,著禮部準備詔書,明日便對天下公佈父皇殯天的訊息,舉國喪!”呂震領旨。朱高熾再次說道“海公公,傳旨文武百官,明日準時上朝,商議國事。”海壽領旨。

朱高熾再次環視眾大臣道“諸位愛卿,今後還要多多為國家出力,為朕分憂,今日便先暫且回去,明日早朝再與諸位愛卿共商國是!”眾大臣領旨謝恩而去,只剩下楊榮和楊寓兩位內閣大臣還在。

原本,禮成之後,是該繼續例行封賞和頒佈詔命的,可朱高熾被剛才的幾次叩拜大禮已經摺騰的頭暈眼花,眼看體力不支,這才匆匆遣走眾大臣,看大臣們退出仁智殿外,朱高熾立刻便再兩個太監的攙扶下走下龍椅,到偏殿的軟榻上躺下。

看看楊榮和楊寓走了進來,朱高熾艱難的向二人頷道“多謝輔大人和老師,朕能有今日,全靠你們啊!”二人連忙下跪還禮,楊榮施禮說道“陛下折煞老臣了,這樣的話今後切莫再提,這都是為臣者該做的。”楊寓也說道“陛下,莫忘了黃大人和夏大人他們幾個還在獄中啊!”

朱高熾點頭道“老師提醒的是,立刻傳朕旨意,將他們先接回家中休養,準備明日早朝時受封吧。”楊寓謝恩領旨而去,楊榮卻再拜行禮道“陛下,老臣有事啟奏。”朱高熾伸手虛扶道“愛卿平身吧,有什麼事儘管說就是。”

楊榮斟酌的說道“陛下,這數月來,老臣思慮再三,不管是大局觀,還是對百官的瞭解對民情的體察,老臣都遠不如士奇,老臣想辭去內閣輔之職,請陛下恩准。”朱高熾微微一笑,他心裡自然早就屬意自己的老師楊寓來擔任內閣輔,這楊榮倒是也頗識時務。

朱高熾佯勸道“愛卿啊,朕早就說過,一旦登基即位,便會將內閣變成協助朕署理國事的核心之地,地位將在六部尚書之上,老師也曾說過,內閣輔還是愛卿擔當合適,愛卿如何能當此緊要關頭抽身啊。”

楊榮欠身道“非是老臣不願為陛下盡心,實在是深感能力遠不如士奇,讓他為輔,老臣依然可為陛下分憂。”朱高熾點點頭,也不再勸“好吧,既然愛卿有此讓賢之心,朕便準了,只是明日早朝前,愛卿還是這內閣輔,我那二弟的事情,愛卿還需費心些。”

此時的楊榮,也不敢輕易揣測已經是皇帝陛下的朱高熾究竟怎麼想的,這最後一件棘手的事還是要交給自己,那還是問清楚的好“陛下,那漢王如今只是率賦閒在家的老臣們在奉天殿哭祭先帝,不知該怎樣處理才合適?”

朱高熾笑笑道“朕的那個二弟朕最是瞭解,愛卿就與朕的老師一起看著辦吧。”楊榮一看朱高熾還是不肯明確表態,但好歹讓自己找楊寓相商,便也只好再次躬身行禮道“那陛下好好歇息,老臣告退。”

朱高熾點頭道“有勞愛卿了!”楊榮告退而出。行到殿外,一身內衛服飾守在門外的蕭雲連忙迎上前施禮道“老大人,如今陛下已經登基,在下的任務也算完成了,在下這就想帶著青衣社的弟兄們去塞外接應秦社主,還請老大人恩准。”

楊榮點頭道“這個自然是應該的,我立刻寫上一封書信,你去寧夏衛找到衛尉趙旭和刑部總捕盧方,他們會盡力給你提供幫助的。”蕭雲一楞道“盧總捕也在寧夏衛?”楊榮點點頭道“盧方作為此次江湖勢力的總指揮,早就已經到了寧夏衛,易容改裝後便一直在一家古董店裡做掌櫃的。那留在岳陽漕幫的沈六如應該已經動身前去了。”蕭雲點頭道“多謝老大人,有盧總捕和小六在,那就就太好了。”

楊榮正色道“青衣社義士們的心情老夫能理解,只是,在秦社主大事成前,還請蕭座及各位義士切莫走露半點風聲以致功虧一簣!”蕭雲躬身施禮道“請老大人放心,我們知道此事的意義,也知道該怎麼做,絕不會有半分越矩。”

楊榮點頭說道“上次老夫說的事,也請蕭座和社中兄弟商量一下,陛下已經決定解散天機閣,下一步很有可能就是解散焱教,丐幫又實在不適合擔當大任,可天機閣和焱教的有用勢力,都需要接收並加以改造,陛下的意思,希望你們能明白。”

這一次,楊榮的話已經說的很明白,青衣社只要願意,可以將天機閣和焱教的有用之人全部收歸己用,如今天狼幫已然消沉,燕雲商會也必將滅亡,而漕幫的繼任幫主又是青衣社的右護法沈六如,那青衣社必將一躍成為天下第一大幫。

可這樣的誘惑後面,付出的代價就是青衣社從此將變成了皇帝的江湖內衛,這肯定是有違青衣社的創立宗旨的。蕭雲再次施禮道“多謝陛下厚愛,在下一定將話帶到,至於怎麼決定,也還要看社主和其他兄弟們的意思。”

楊榮點頭道“好,老夫這就去寫書信給你,再給你一份通關文牒,沿途驛站的資源你們都可借用,今日便可動身。”蕭雲感激的躬身施禮道“多謝老大人。”楊榮轉身而去,不消片刻,楊榮便寫好了信函,連同通關文牒一起給了蕭雲。

蕭雲剛剛離去,就見一名內衛急匆匆進來稟報道“啟稟輔大人,漢王殿下要求見您,說是有事關天下的大事相告。”楊榮心中一怔,自己還沒來得及找楊寓商量,這漢王倒已經主動來找自己了,想了想說道“好,那將漢王殿下請至文華殿書房吧。”

文華殿書房,漢王神情蕭索的走了進來,楊榮起身施禮道“難得漢王殿下駕臨文華殿,當真榮幸,快快請坐,不知漢王殿下找下官有何事?”漢王冷冷的笑笑,坐下說道“輔大人,你們贏了,本王輸了,自古成王敗寇,這沒什麼好說的,輸便輸了,該當如何就如何。本王此來只是要問問,我的蒙先生哪裡去了?本王想見見他。”

楊榮一愣,繼而疑惑的問道“殿下來找下官,只為問蒙先生下落?”漢王落寞的點點頭道,神情也不再倨傲,甚至有些小心翼翼的說道“是,不說有天下大事,怕輔大人不肯見本王。本王輸了,無非是削爵為民,頂多再被賜上一壺毒酒,可蒙先生冤枉啊,是本王對不起他,不聽他的勸告,最後還連累了他,所以,還請老大人高抬貴手,你們要怎麼處置本王都行,就請放過蒙先生吧!”

楊榮聞聽漢王此言,一時心中也甚是感慨,眼中也立刻泛起了淚光,他已經五十多歲,世事早已看透,人心早已洞明,連他一心扶持的太子,最後都有他不知道的陰暗心理,可偏偏自己一直打壓的漢王,在最後關頭,卻想的是能救出自己的謀士。

楊榮轉而一想,或許,蒙禹才是真幸運啊,一生能遇上一個值得鞠躬盡瘁的明主,何其幸也,怪不得蒙禹願意用自己的命換漢王活著,對於一個願意如此對待下屬的明主,若是自己有幸遇上,也願意用命去保他啊。

這樣的好君王,若是生在大爭之世,將會立下怎樣的功業?可惜,當真是可惜!或許,其實是自己錯了,自己一直都看錯了太子,看錯了漢王,或許,蒙禹才是真正看懂看透的人,而自己還能做的,就是儘量保全他們吧。

想到這裡,楊榮恭敬的施禮道“漢王殿下能不顧自身安危的如此關心一個屬下謀士,下官先替天下的讀書人謝過了!只是蒙先生麼,殿下還是不要見了吧。老臣可以保證殿下平安無事,今後還是大明第一親王。也會想辦法保全蒙先先的。”

漢王搖頭苦笑道“多謝老大人,本王知道,蒙先生是抱了必死之心進宮的,至於是什麼樣的事能讓他心生死志,本王還不得而知,想來是對本王失望至極了吧。可是老大人啊,本王已經認輸了,為何不能放還蒙先生一條生路呢?從岳陽樓乃至漠南之事,蒙先生可都是有功的啊!”

楊榮點頭道“這個下官自是知道的,陛下仁愛,不忍手足相殘,可有些事,我們做臣子的卻不得不防啊,這蒙先生若還在殿下身邊,怕是誰都不會安心,還請殿下體諒!”漢王一聽,冷冷說道“老大人的意思,蒙先生是懷璧其罪了?”楊榮也苦笑道“殿下言重了,其實老臣心中也甚是惋惜,蒙先生如此人才,又有平邊十策,當真是可惜了!”

漢王淡然說道“既如此,輔大人就讓本王見見他吧,本王這就將他遣出王府,並勸他投身朝廷為國效力,老大人若還是不允,本王就只有找皇兄,哦不,找陛下去要人了!”

楊榮想了想,若是蒙禹願意為官,不知道能不能找楊寓商量救他一命?先盡力一試吧“也罷,蒙先生當世大才,若能為朝廷所用,必是國之棟樑,殿下要見他,下官安排就是,只是還請殿下盡力說服他真心為朝廷效力,其他的事,下官盡力就是。”

漢王一聽,欣喜的說道“能讓蒙先生為朝廷所用是好事,本王也早就想為蒙先生尋個前程,若能如此,自然是求之不得,本王先謝過老大人了。”

楊榮擺擺手道“殿下言重了,請殿下先到偏殿稍待,蒙先生即刻帶到,下官也去找士奇商議一番。” 漢王起身告辭,隨內衛去向偏殿。此時,剛好楊寓安排完諸項事宜回來,楊榮將自己的心思說明後,楊寓皺眉道“勉仁兄當真要放虎歸山?”

楊榮看看楊寓,誠摯的說道“蒙禹乃是大才,能讓其為朝廷效力平邊,必會建立奇功,老夫也是愛才心切啊!”楊寓微微點頭說道“勉仁兄應該清楚,如今漢王沒有犯下死罪,若是蒙禹外放為官,無異於給他如虎添翼,漢王如此雄主,我們為了陛下的帝位安穩,只有儘快尋機除之,永絕後患。所以,也正好藉機試上一試,漢王若真的說服蒙禹受官外放,那就是野心畢露,我等也就可以據實上報陛下,剪除後患!”

楊榮大驚道“士奇你就沒想到為國量才?”楊寓點頭道“蒙禹是大才不假,可他對漢王的忠心也不假,我適才已經去見過他,告訴他陛下已經登機,大局已定,希望他能改弦更張,投效朝廷,就是想最後再給他一次機會,可他雖然一言不,但眼神決絕,只怕是不會貪生了。”

內衛囚房中,蒙禹閉目而坐,臉色如常,神情淡然,一代國士,早已看淡生死得失!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篇長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三卷“清風絕塵”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選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喜歡大明危局請大家收藏大明危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