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危局前傳:布衣鬼才53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第五十三節 殺戮開始

那幫潑皮走了之後,安和便關上了院門,這下也終於是清淨了。蒙禹領著盧方四處看了看,才到正堂落座,酒過三巡,盧方點點頭道“這小院其實也算得別緻了,若非是在這陋巷之中,倒也是個不錯的居所。”

蒙禹笑笑道“盧大哥此言差矣,那富巷未必就真好,這陋巷其實也有陋巷的好處,只要收服了這幫潑皮,這裡比別處可是多了很多的好呢。”盧方笑笑道“那倒是,我們都是寒門出身,的確也是不能忘了本的,這陋巷之中的鄰里之情其實更濃啊。”

上次和盧方一起去天機閣門口接過蒙禹的一個差人也舉杯敬酒道“多謝蒙先生相邀,能兩次和舉人老爺一起同桌飲酒,也是小人的福分,小的也敬蒙先生一杯,只是蒙先生高中之後,可別忘了兄弟們啊!”

蒙禹舉杯一飲而盡後笑笑道“我蒙禹可不是那種會忘記貧賤之交的人,只不過我這春闈會試也不知道何時才能開考,倒是盧大哥升遷在望,今日這酒,也算是我們預祝盧大哥升遷捕頭了!”盧方笑著擺擺手道“這事蒙先生也知道了啊,可八字還沒一撇呢,哪有這麼順當。”

蒙禹點點頭道“誒,其實刑部看上盧大哥也是早晚的事,當初我沒讓盧大哥直接去刑部,也是考慮到了這一天,這自己送上門的,可永遠沒有搶來的吃香啊。”盧方有些疑惑,這些話應該是單獨和自己說啊,怎麼蒙禹當著自己的下屬就說出來了。

可一想到蒙禹每做一件事都是深思熟慮的,絕不會幹愚蠢的事,也就放心的順著他的話說道“其實大理寺也挺好的,我這班兄弟都不錯,上司也好相處,特別是近幾日,那寺丞打人還專門找過我問話,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蒙禹一看這盧方果然聰明,知道該說什麼,立刻笑笑說道“大理寺自然也很不錯,可大理寺畢竟是以審理為主,很少有主動緝捕的差事,自然也就少有立功受獎的機會,可那刑部的海捕衙門不同,它不但要負責緝捕要犯,還要主動和三教九流的江湖人士打交道,這活動範圍大了,自然立功受賞的機會就多了。”

盧方無奈的搖搖頭道“可大理寺待我不薄,就算刑部再好,我也不忍心決然而去啊。”蒙禹點點頭道“那倒是,更何況盧大哥這樣的好手,大理寺自然也是會重視的,所以啊,就算盧大哥去不了刑部,在大理寺升任捕頭也是遲早的事了,而且盧大哥一旦升了捕頭,那刑部再要人也就不好要了。”

這一下,盧方大概明白蒙禹的意思了,哈哈一笑道“那就借蒙先生吉言了,我再敬蒙先生一杯。”蒙禹自己是一飲而盡。從這之後,蒙禹便和眾人海闊天空的神吹了起來,這些底層衙役,書讀的少,也沒什麼機會出去見識,自然是聽得津津有味,這一頓酒喝的也很盡興,九個人居然整整喝了七罈老酒,直到未時才趕在宵禁前各自相扶歸家。

盧方知道蒙禹肯定還有話還要和自己說,便假裝飲醉難行留了下來,待到眾人走後,蒙禹在院中泡上一壺茶,盧方也洗了把臉出來重新坐下,而安和則靜靜的坐在一旁負責燒水。蒙禹給盧方倒上一杯茶道“盧大哥先喝杯熱茶醒醒酒吧。”

盧方端起茶喝了,笑笑道“多謝蒙先生,有你方才那番話,我升捕頭的日子看來應該不遠了。”蒙禹也笑笑道“刑部的海捕衙門肯定是要去的,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盧大哥現在只需在大理寺升個小捕頭就行,這事啊,就好比熬湯,火候到了,熬出的湯才更濃郁。”

盧方笑笑道“原來我還想請教蒙先生怎麼讓大理寺放入,沒想到蒙先生替我考慮的更長遠。”蒙禹笑笑道“此時讓就算能讓大理寺放人,盧大哥到了刑部也頂多是從六人班頭變成十人班頭,雖說立功的機會多,可上頭有捕頭的話,這功勞很難落到你頭上,可若等到先在大理寺升了捕頭再過去,那自然就能直接做刑部的捕頭了。”

盧方依然有些猶疑的問道“可一旦錯過了這次機會,那以後刑部也未必會再要我吧?”蒙禹微微一笑道“盧大哥放心就是,我這裡有件天大的案子,如今證據已經齊備,只待合適的時候,交給你去辦了便是,這潑天的大案子大理寺一家是辦不了的,到時候肯定會由刑部主辦,可此案即是你,那刑部借調你過去協查不就順理成章了?那時候大理寺也再沒有藉口能阻止你,待你過去之後,留不留下就是你的事了。”

盧方驚喜的抱拳道“原來蒙先生都已經幫我籌劃得這麼周詳了啊,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了,能得遇蒙先生,真是我盧方今生最大的幸事!”蒙禹擺擺手道“你我之間,乃是君子之交,就無需說什麼客氣話了。”盧方點點頭道“嗯,謝的話就不說了,不過你怎麼就肯定我手下的人會把話傳上去?”

蒙禹嘿嘿一笑道“哪個衙門裡當差的沒有幾個上頭的眼線,而且我方才說那些話的時候,有個人聽得特別仔細,似乎在還努力默記,所以放心好了,今日這話一定會傳上去的,大理寺真想留你,自然就會讓你升職,若非如此,那你也就無需講什麼情面,直接去刑部就是。”

盧方點點頭“嗯,蒙先生說的有理,只是那潑天的案子是什麼情況?蒙先生能不能先透露一點,我也好早做準備?”蒙禹笑笑,卻微微搖頭道“不必,還不是時候,現在知道了對你沒有什麼好處,而且如今這南京城的朝堂以後究竟是誰做主還未可知,還是先等等吧。”

盧方深知蒙禹的脾性,也沒有追問,只是悠悠說道“蒙先生是覺得這南京城要易主了吧。”蒙禹無奈的長嘆一聲道“其實我也不想看到那一日,奈何大勢已定,除非燕王自己放棄,否則這南京城易主只是遲早的事了。”

盧方點點頭道“其實大理寺的老爺們似乎也是這個想法,都在考慮著後路了。”蒙禹微微搖頭道“這也怪不得他們,這又不是外族入侵,只是他們朱家叔侄之間的皇位爭奪,不管誰最後獲勝,官員們效忠的始終還是大明朝。”

盧方好奇的問道“那蒙先生的意思是,沒有幾個會真正忠於陛下的大臣?”蒙禹立刻搖頭道“也不是,肯定會有很多忠於陛下的臣子寧死都不肯投降燕王的,只是這大明天下數萬官員,南京朝廷也有上千大小官員,會至死都忠於陛下的,畢竟只是少數。”

盧方點點頭道“也是,真不知這燕王會如何處置不願意投降的官員,畢竟這又不是改朝換代,應該頂多就是削職為民吧?”蒙禹面色凝重的說道“盧大哥太不瞭解燕王了,他是戰場上歷練出來的,又長期駐守燕雲和西北邊境與北元作戰,看看他作戰的風格就能知道,他可是個嗜血成性的君王啊!”

盧方點點頭道“那倒是,這些我也曾略有耳聞,看來我們大理寺要有得忙了。”蒙禹搖搖頭道“或許都輪不到你們大理寺忙的,你說真要是把這些忠臣交到大理寺審理,請問以什麼罪名定罪?”盧方點點頭“我明白了,不過這對於蒙先生來說應該沒有什麼影響吧?”

蒙禹笑著搖搖頭,想想還是暫時不要把自己和恩師的關係告訴盧方吧,而且知道這事的人也不多,應該是不會對自己有什麼影響的吧?不過唯一的問題就是,若是能順利救出恩師一家,那自己就算再做燕王朱棣的臣子也無不妥,可若是萬一······

蒙禹不敢想下去,只能在心中立誓,這事不能有萬一,一定要救出恩師一家。盧方見蒙禹低頭沉思不語,猶疑的問道“蒙先生怎麼了?”蒙禹這才抬頭笑笑道“沒什麼,想來應該是沒什麼影響,只是不知這會試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再開了。”

~~~~~~~~~~~~~~~~~~~~~~

五月中旬,關於忠於朝廷還是投降燕王,在重鎮揚州,就上演了一出範本一樣的好戲。燕軍度過淮河後一路向揚州進,這是通往南京的最後一座堅城,只要能堅守住半月,盛庸,鐵弦就能將燕軍合圍在揚州城外。

為了固守揚州,建文帝專門派了監察御史王彬前往江淮督師,而王彬和鎮撫使崇剛也決心忠於朝廷,死守揚州。此時因為盛庸剛剛在淮河兵敗,南軍士氣低落,揚州守將王禮便準備獻城投降,還好,他派出去給燕王送信的人被王彬抓住了,王彬立刻便將王禮和他的親信黨羽全部抓起來關進了監獄。

然後,王彬和崇剛一個主外一個主內全力守城,崇剛負責統軍練兵守城,王彬負責準備守城的器械和糧食補給,同時送信給盛庸和鐵弦,準備再揚州城下與燕軍決一死戰。如果一切順利,那燕軍要攻下揚州這座堅城不但會損失慘重,還很有可能被圍殲在城下。

局勢似乎對燕軍極為不利,燕王只能派人將勸降書信射入城中,上面寫著能捉住御史王彬開城投降者,封三品高官。意圖在重賞之下能有人出賣王彬。可惜的是,這王彬來揚州督師後,遇見一個大力士,此人孔武異常,力能舉千斤巨石。王彬便將其收為貼身侍衛,並厚待其母,這大力士也忠心耿耿的貼身保護著他,所以就算有人對燕王的封官許願動心了,有這大力士寸步不離的守在王彬身邊,也沒有人敢輕舉妄動。

奈何,王彬在抓捕叛徒王禮的時候,卻只抓了他有軍職和官職的親信黨羽,並沒有抓捕他的家人,於是王禮的弟弟王崇便在城中做起了奸細。這王崇重金召集了幾個亡命之徒,然後又重金賄賂了那大力士的母親,這老婦人即貪財又短視,看見重金,哪裡還記得王彬對她們母子的恩情,立刻便答應配合王崇。

於是,大力士的母親將幾個亡命徒領進了王彬的宅邸,又找藉口將大力士帶離了王彬的宅邸,而幾個亡命徒則埋伏在裡面,乘著王彬解甲沐浴的時候,衝進去將王彬給綁了,然後王崇又出錢煽動貪心的軍卒,挾持著王彬衝到監獄裡放出王禮一夥。

此時崇剛還在城頭督軍與燕軍對峙,卻不想城門被王禮王崇一夥從內裡開啟,燕王立刻揮軍入城,揚州守軍紛紛投降,崇剛寡不敵眾,也被俘獲。王彬和崇剛都被綁縛到燕王面前,燕王問他們可願投降,兩人皆言不降。

於是,燕王下令殺了王彬和崇剛全族以儆效尤,因為王彬的家眷在南京,便將他在揚州的幕僚和親信的家人全都抓了起來一起殺了,那大力士母子兩自然也在其列,那貪財的老婦人,不但葬送了朝廷最後的希望,也斷送了兒子的性命,還有崇剛全族和王彬親信的家眷數百人的性命。

這是燕王在起兵靖難後第一次誅殺不願投降的忠臣全族。訊息傳到南京,這反應的確也是冰火兩重天,一方是鐵骨錚錚的大臣們義憤填膺,紛紛寫奏疏控訴燕王殘暴,再次請求建文帝撤銷不得傷害燕王的聖旨,而另一方,則是那些本就心懷二心的文臣武將們,立刻開始重新為自己和全族的將來打算了。

蒙禹在聽到這個訊息後,心中也是萬分的震驚和痛苦。一切都被他料中了,這燕王之前因為要獲取民心而一直壓抑的嗜血之性在揚州受阻後開始爆了。而且從他殺人的作風來看,也絕不是什麼會寬仁的君王,按說他就算要殺,也只殺王彬和崇剛就好,最多再加幾個全力守城的官員和將領就是了,可他卻殺了幾百個崇剛的親族和王彬的親信屬下即他們的家人。

特別是王彬的書吏、參贊和親衛,這些人都是隻自身職責所在,何罪之有?可燕王還是一句話就全殺了,為的就只是震懾南京城裡的官吏們,揚州這場殺戮的開始,也意味著建文朝忠臣們的厄運,就要降臨了!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篇長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傳”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選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喜歡大明危局請大家收藏大明危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