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危局前傳:布衣鬼才54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第五十四節 京口瓜洲一水間

就在燕王朱棣在揚州大開殺戒之後,本來不會被燕軍攻擊的高郵城守軍也生了幾戶和揚州一樣的情形,高郵主將被下屬綁縛後,燕軍還再揚州,守軍就主動開城派人來表示投降。至此,燕王和南京,就只隔著一條長江了。這一下,南京城裡的百姓倒是震動不大,可南京城裡的朝堂,已經亂成一鍋粥了。

部分官員再次上書請求建文帝遷都,或先退到杭州暫避,但這一建議遭到了方孝孺等人的強烈反駁,他們還是堅持認為,放棄南京,就等於放棄了大明正統,等到燕王進駐南京,各軍就再不會聽建文帝調遣,所以放棄南京絕對不可行。

建文帝便問那該如何是好?方孝孺等人提出,黃觀等大臣在外督師來援,很快便會到來,只要拖延住燕王大軍前進的時間,便能為黃觀他們爭取合圍的時間,只要各地勤王的援軍一到,燕軍便成了劣勢,而拖延時間最好的辦法,便是談判。

對於談判的人選,這倒是很頭疼,雙方都殺過對方派來的使者,派一般的大臣去實在是有去無回,也無法阻止燕王,而南京城裡的王爺們,建文帝也不放心派他們出去,生怕他們一出去就倒向燕王那邊了,所以,選來選去,最後的談判人選,居然選了一位女子。

這女子便是朱元璋的侄女慶成郡主,她是燕王朱棣的堂姐,也是建文帝的長輩,由不是朱元璋一脈的直系,由她前去,似乎是再合適也不過了,可惜的是,慶成郡主雖然願意幫建文帝去找燕王談判,但她已沒有縝密的思維,二沒有絕妙的口才,最重要的是第三點,燕王和建文帝誰當皇帝,對於她來說都是一樣的,並沒有什麼不同。

可畢竟只有她是最合適的人選,無奈之下,大臣們只得教她見著燕王該怎麼說話,然後模擬燕王的習性與她進行對話訓練,時間有限,兩日之後,慶成郡主便帶著建文帝和朝臣們的厚望出了,五月二十二日,慶成郡主到達燕王駐地。

面對這位堂姐,朱棣還是很客氣的,沒有為難她,讓她直接進來相見,兩人互相見禮之後,成慶郡主便告訴燕王,建文帝願意將黃河以北都割讓給燕王作為封地,只要他退兵回北平,就不在追究他起兵的罪責。

燕王聽完後只是嘿嘿一笑,直接問道“這是那些朝廷裡的奸臣教你說的吧?他們是不是想先安撫住我,然後等著各地的援軍到來了?他們是不是教你和我慢慢談,適當的時候,可以連遼東也讓出來。如果再談下去,甚至可以把河套地區和陝甘寧都給我啊?”

這慶成郡主一看所有的計劃都被燕王朱棣看穿了,驚訝的抬頭看著燕王朱棣,久久無言以對,燕王朱棣呵呵一笑道“堂姐還是回去吧,讓我那侄兒在南京城等著我就是,你就不要再摻和這些男人間的事了。”慶成郡主無言以對,只好立即返回了南京。

燕軍也早已經開始修整軍隊,籌備糧草,準備最後的大戰。而這一切,此時在南京城裡蒙禹並不知道,因為他送走盧方之後,便將自己鎖在了小院內,既然對一切都無能為力,他只能把自己封閉起來,讓自己兩耳不聞窗外事,以免心煩。

可這一日,馬子同卻忽然登門拜訪。見到馬子同來訪,蒙禹也有些意外。沈輕候已經回覆說多救幾個人沒有問題,就算有十來個人也問題不大,不過再多他就無能無力了,這個訊息蒙禹也第一時間傳到了翠屏山中,可一直堅持要少見面的馬子同今日卻自己主動登門來訪,自然讓蒙禹感到有些奇怪。

將馬子同請到院中坐下,蒙禹給他倒了杯茶之後問道“不知馬兄找我有何事?”馬子同面上肅然的說道“不瞞蒙兄,我自幼便喜愛兵書戰策,跟隨師父習武的這些年,學文的同時,對歷代戰爭的研習也一直不曾停過,如今這戰局已到最關鍵的時候,我不能再坐等了。”

蒙禹疑惑的問道“那馬兄想做些什麼?”馬子同抬頭看看遠方道“蒙兄可知,揚州、高郵相繼不戰而降,淮安鎮守梅殷又按兵不動,右侍中黃觀等人遠出督師未歸,如今能阻擋燕王南下的,只有那平燕大將軍盛庸了,所以,我想去盛庸軍前效力,為他謀劃如何打敗燕王。”

蒙禹聽得眼前一亮“你能到盛庸軍中贊畫?他能聽你的?”馬子同點點頭道“我昨夜去見了義父,他們本想讓慶成郡主去燕王那裡談判,然後以割地為誘餌先拖住燕王,等待各地援軍到達,可惜燕王根本不給談判的機會,所以我昨夜向義父要了朝廷的舉薦信,今日我也已經拿到了,至於盛庸將軍願不願意聽我的,只能是我去了之後再盡力而為了。”

蒙禹心中心念急轉,之前自己也覺得是無能為力,可若是真的能到盛庸軍中,讓盛庸聽從自己的謀劃,或許真的還有和大勢一爭的可能,更何況還有個同樣是曠世大才的馬子同,再加上盛庸本人,他們三個人難道還擋不住一個燕王?

想到這裡,蒙禹誠懇的說道“馬兄,我也自覺有些奇謀詭計,不知可否跟隨馬兄一起去?”馬子同驚喜的說道“太好了,其實我原本就是想來勸說蒙兄與我一起去的,正不知該如何開口,如果蒙兄也有此意,那我們這便出前去。”

蒙禹點點頭道“其實要救恩師,最好的辦法就是打敗燕王,現在有了這樣的機會,自然要去試一試,就算大勢已定,我們也看看究竟能不能將大勢重新扭轉過來。”馬子同霍然起身朗聲說道“好,就等蒙兄這句話了,那我們一起努力便是。”

蒙禹也起身道“舉薦信上應該只有馬兄一個人的名字,此時再去要一封舉薦信太麻煩了,我就裝扮成馬兄的隨從同去好了。”馬子同連忙說道“那怎麼行?”蒙禹堅定的說道“無妨,這是小事,馬兄且待我去換件粗布衣裳。”

蒙禹說完,不由分說便進了房,換上了布衣,又找安和借了兩套布衣,帶了十兩銀子和一些零錢在身上,便牽上馬和馬子同一起出了門,兩人一路急趕,在第二天下午就來到了盛庸的駐地,兩人在一路上也商議了目前的態勢,蒙禹也將很多自己的意見告知了馬子同並最終說服了馬子同。

此時的盛庸,已經帶兵趕到了鎮江的京口瓜州兩岸,防止燕軍從揚州直下瓜州渡江。經過幾次與燕軍的消耗,盛庸手裡也只有不到十萬左右的直屬兵力,另外他還能調動的,也就是駐防長江沿岸的水師都督陳蠹的五萬水軍,面對三十萬燕軍,他是處於劣勢的,現在唯一的優勢就是,燕軍手中沒有水軍,他們想度過長江,就必須和盛庸死磕。

當平燕大將軍見到這兩個年輕人的時候,也頗為驚訝,並且很是不高興,他將舉薦信扔到案上,厲聲呵斥道“這些朝廷大員們想幹什麼,覺得我盛庸不會打仗麼?還要派個毛頭小子來參贊?你馬子同上過戰場麼?打過仗麼?這不就是派個人來監視我麼?”

馬子同連忙施禮道“大將軍息怒,小生來此絕非是監視,實在是想為國分憂,為擊退燕軍略盡綿力,還請大將軍就將小生視為普通的隨軍參贊便是。”盛庸冷哼一聲道“好,那你說說看,此時這仗該怎麼打?”

來之前,馬子同就對兩軍進行了詳盡的分析,這一路上又聽取了很多蒙禹的意見,心中的謀劃更加成熟,於是朗聲說道“此戰,燕軍有三敗,大將軍有三利,只要謀劃得當,當可在長江以北擊敗燕軍。”盛庸冷冷問道“好,詳細說來。”

馬子同繼續說道“如今燕軍未戰而輕取揚州、高郵,必生驕縱之心,此為一敗也。燕軍遠來,水土不服,如今酷暑來臨,燕軍生病者極多,若是拖到七月,燕軍必因此而亂,此為二敗也,燕軍無船,想要渡過長江,只能搶民船搭設浮橋,或用小船分批運送,此為兵家大忌,亦其三敗也。”

盛庸冷冷問道“那我軍三利呢?”馬子同答道“大將軍數次擊敗燕王,雖敗於淮河,但軍心尚在,此一利也,大將軍麾下多為江南士兵,又佔地利之便,此二利也,大將軍手中還有五萬長江水師可用,只要水師封住長江一線,燕軍就難以渡江。屆時援軍齊至,則燕軍必退,此三利也。”

盛庸冷笑一聲道“說的倒也都對,不過你說的這些,本將也都知道,你既然是來贊畫的,那你說說看本將如今該如何排兵佈陣才是?”經過與蒙禹一路的討論,馬子同也接受了蒙禹的意見,抱拳施禮道“小生認為,燕軍不會選擇在瓜州渡河,而是會在離南京城更近的六合或者浦口渡河。”

此言一出,盛庸也為之一怔,眉頭緊皺的說道“這是為何?仔細說來!”馬子同走到地圖前指著地圖說道“鎮守淮安的梅殷雖然按兵不動,但也並未投降,甚至還全力擊潰了來犯的燕軍,所以,他的存在,對於多疑的燕王來說,始終是一個威脅,燕王若在瓜州強行渡河,一旦梅殷率軍而來,燕軍必敗,甚至還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所以,燕王不會冒這樣的險。”

盛庸驚訝的看看馬子同,這可是他與梅殷之間商議的機密,梅殷一直飽受詬病,為的就是讓燕王認為他只是自保,就是等燕王在瓜州渡河之時便全力夾擊,一舉翻盤,可此時,這樣的謀劃卻被眼前的年輕人說穿,而且料定燕王不會上鉤,這讓他如何不心驚。

盛庸有些不甘心的問道“你如何就料定那燕王不敢從瓜州渡江?畢竟揚州和高郵都在他手中,只要淮安有異動,他只需立即擺脫我軍退回揚州便可,對於燕王來說,不從有揚州做大本營後盾的瓜州渡河,卻跑到極度危險的六合、浦口去,這不是更將自己置於險地麼?”

馬子同搖搖頭道“不,對於燕王來說,揚州其實並不安全,燕王在揚州殺了那麼多人,民心已失,一旦淮安大軍合圍,揚州很可能再反燕王,燕王一向多疑,他不會不考慮這些,所以,他肯定會派疑兵佯裝強攻瓜州渡河,一面卻悄悄繞到六合、浦口用小船渡江,等到大將軍現之時,再調兵堵截已是來不及了。”

盛庸終於坐直了身子,正色說道“有理,可本將手中兵力有限,既要駐防瓜州,又要遠赴六合、浦口防禦,實在有些捉襟見肘,你說說看,該如何用兵?”馬子同點點頭道“這也不難,大將軍只需將沿岸的民用船隻都收集起來,在瓜州全部燒燬,做出死守瓜州的架勢,同時多派諜探掌控燕軍動向,他若是調兵遠行,不可能一點聲息都沒有,上次大將軍在淮河被燕軍繞道伏擊,其實就是諜探失職,這次必須多派三倍諜探,並下死令,若不能偵知燕軍準確動向,全營連坐,長官連坐,且按謀逆罪論處,想必就不會再生這樣的事了。”

盛庸點點頭,在淮河被燕軍半夜行軍繞道伏擊,他居然一無所知,這的確是諜探嚴重失職,他甚至都懷疑諜探營已經被燕王收買,這一路退來也在嚴格整飭諜探營。馬子同的建議其實是蒙禹提出的,馬子同畢竟沒經歷過太大波折,始終覺得這樣太殘忍了,可蒙禹卻告訴他,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法,這諜探營就是大軍的眼睛耳朵,一旦眼睛耳朵都不管用了,這仗還怎麼打?

盛庸想了許久,點點頭道“好,本將這就下令給諜探營,同時各軍斥候也通用此法!你確實不錯,就留下給我贊畫吧,去司馬那裡報個到,領身軍服。以後就隨在我左右便是。”馬子同躬身領命,想了想,還是說道“我這隨從其實也是贊畫大才,我適才說的很多建議就是他給我的,還望大將軍能容許他也一併隨侍左右。”

剛才盛庸就覺得蒙禹的氣度不太像隨從家僕,此時聽了馬子同的話,心中忽然覺得或許這人才是朝廷派來監視自己的內衛,不過想想就算如此也無妨,自己又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軍中已經有兩個宦官監督了,也不在乎身邊多一個內衛。

於是也便點點頭道“好,既如此,你們便都隨在我身邊吧,你叫什麼?”蒙禹立刻上前施禮道“在下姓洛,大將軍稱呼在下小洛便可。”盛庸一聽此言,更加確信了蒙禹就是朝廷內衛的身份,笑笑道“好,小洛,那你可還有什麼要想本將建議的?”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篇長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傳”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選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喜歡大明危局請大家收藏大明危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