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危局前傳:布衣鬼才55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第五十五節 假傳聖旨

聽得盛庸向自己問話,蒙禹連忙抱拳施禮道“回大將軍的話,在下認為,此戰的關鍵就在於兩個字,一個是快字,誰快誰便佔得先機,所以,大將軍可以先下令讓水師預先到六合、浦口一線埋伏,多設火炮於要道口。第二個字便是狠,以前每次讓燕王逃脫,便是不夠狠,這一次,還請大將軍無需再顧忌什麼不得傷害燕王的聖旨,只管下狠手便是。”

聽得這話,盛庸又皺起了眉頭,這道聖旨已經成了他心頭最大的痛處,因為這道聖旨,讓他的三次大勝全都功虧一簣,特別是東昌一戰,打得燕王只剩百騎護衛,可就是因為這道聖旨,無人敢射殺燕王,竟然讓燕王就這麼安然無恙的逃脫了。

因為這道聖旨在,他這個主帥也不能下違背聖旨的軍令,就算他暗示屬下將領可以將燕王射殺,但畢竟親自操刀持箭的不是他盛庸本人,這樣的暗示,沒有人會真的在意,因為抗旨是大罪,射殺了燕王,自己也是一死,就算不死,最多也只能是功過相抵,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所以誰也不會做這樣的傻事。

可所有人卻都在指責盛庸這個主帥不懂得變通,這些不親自領軍的人,也是典型的站著說話不要腰疼,試問若是你身為主帥,身邊還有宮裡派來監督的宦官,你能公然下一道違抗聖旨的軍令麼?試問就算你的直屬將領願意接受你的暗示,但是實際執行計程車兵和低階軍官願意冒著抗旨殺頭的危險去執行上頭完全可以翻臉不認的暗示麼?

正因為如此,才讓早該獲勝的盛庸一次次的離全勝只差一步,而且時間拖的越久,倒向燕王的官員和軍隊就越多,最後這仗自然是越打越艱難,大好的局面,就這樣白白葬送了,盛庸很苦惱,真的是非常苦惱,他也想立下不世功勳,成為傳奇名將,可就是這道該死的聖旨毀了這一切。

所以,在聽得蒙禹這話後,本就錯誤把他當成朝廷內衛的盛庸驚喜的以為,這是朝廷在變相的告訴他,可以不理會那道聖旨了。盛庸定定的看著蒙禹,努力的壓抑著心頭的澎湃,片刻之後才悠悠問道“這是上面的意思?”

蒙禹心中一怔,這才意識到原來盛庸誤把自己當成朝廷的秘諜或內衛了,心念電轉之間,蒙禹立刻決定,這樣的罪名,讓自己這個不存在的小洛來擔,或許是再好不過的了,雖然事後自己可能會被問罪,但只要能救師父師孃和兩個師妹,這算不得什麼。

於是蒙禹鎮定的點點頭回道“是!”盛庸驚喜的霍然起身道“足下可有密旨?”蒙禹面不改色的悠悠說道“還請大將軍明鑑,在下就是一個隨從伴當而已,哪裡會有什麼密旨。”盛庸再次頹然坐下,沒有密旨,那一切還是無用,就算這口信是宮中內衛帶來的,那還是空口無憑,無人會信。

蒙禹此時也明白了盛庸的難處,可自己也真的無法偽造什麼密旨,想了想,蒙禹再次說道“陛下親口所言,擒獲燕王者,封侯,射殺燕王者,封伯。”盛庸再次眼前一亮“敢問足下,這話,可否當著督軍宦官和我手下將領的面說一遍。”

蒙禹暗下決心,點點頭道“可以。”此言一出,盛庸如釋重負,馬子同卻驚訝的看向蒙禹,假傳聖旨,這是滅族的大罪啊!蒙禹看向馬子同,微微一笑,馬子同立刻也便明白了,蒙禹這是要舍自己一人而救整個南京啊!

馬子同立刻介面道“大將軍,小洛畢竟身份特殊,也沒有什麼可以證明他身份的東西,所以,這話還是由屬下來說吧!”盛庸再次大喜,馬子同是拿著朝廷的文書來的,又是建文帝的老師方孝孺的義子,這話由他來說,那自然要比這內衛來說更讓人信服。

盛庸開心的起身離席,向二人施禮道“二位真是雪中送炭,本將感激不盡,多謝二位了。”蒙禹也詫異於這天大的罪名馬子同居然主動接過去了,也對馬子同投去欽佩的目光,馬子同卻笑笑道“大將軍無需言謝,這都是屬下應該做的。”

接下來,盛庸立刻召集軍議,而馬子同和蒙禹也領了武職參贊的軍服換上,分列於盛庸左右,看著盛庸身邊出現的兩個氣度不凡的年輕人,將領們都有些詫異,盛庸也不避諱,直接說道“我身邊這兩位,是朝廷派來的參贊,都是少有的大才,適才的一番謀劃,也讓本將茅塞頓開,最關鍵的是,他們還帶來了我們最需要的訊息,馬參贊,還請你來告訴大家吧。”

馬子同好整以暇的朗聲說道“在下離開南京時,陛下親傳口諭有擒獲燕王者,封侯,射殺燕王者,封伯,世襲罔替。”此言一出,下面立刻一片沸騰,那兩名宦官相視一眼,都有些驚訝,按理說這樣的聖旨,應該先照會他們的。

其中一個宦官厲聲說道“陛下若有這樣的聖旨,為何不下詔?又為何我們會不知道?”馬子同眼神凌厲的看向他冷冷說道“這位公公,你是想陷陛下於不義麼?!”這宦官立刻便被噎的漲紅了臉,大家也馬上想到,是啊,建文帝之前下的是不得傷害燕王的明旨,如果此時再下一道這樣的明旨,那的確是出爾反爾的不義之舉,也只能是下這樣的口諭暗旨了。

話不在多,有用就行,馬子同說完這一句之後,便不再說話,而是眼神俾倪的看著眾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這也越讓所有人相信他說的話是真的。這也讓蒙禹很是佩服,這馬子同乃是明教義軍領馬元良的孫子,馬元良乃是明教朱雀使,被元軍俘虜後寧死不屈,夫妻倆一同英勇就義,而馬子同的父親也在邊境戰死,作為遺腹子的馬子同被方孝孺收為義子撫養,後又交與劍神徐神影學習武功,不管是這身世,還是文武兩方的師承都足以叫人羨慕。

更何況他的師兄弟裡,還有明教青龍使白不信的兩位孫子白天羽和白天明,武功卓絕得甚至都已經快越師父了,而他的大師兄藍一成,也是大將軍藍玉一家被滅族後僅存的獨苗,就連小師妹萬靈,都是那隱秘大幫青衣社的社主之女。也正是有了這樣的過往和經歷,才讓這馬子同身上有了一種令人信服的傲氣和霸氣。

如今其他幾位師兄弟都去了青衣社,只有馬子同還想走仕途或是從軍重振門楣,加上南京危急,義父一家面臨大難,他這才回了南京,可事到如今他那仕途之心也已經淡了,自然和蒙禹一樣的想法,覺得只要能打敗燕王救下南京就行,大不了事後他也逃去青衣社就是了。

任由低下熱烈的議論紛紛了一番,盛庸並未阻止,畢竟都被壓抑了這麼久,突然有這樣的好訊息,當然要讓眾將宣洩一下。等到大家議論的差不多了,盛庸才拍拍桌子道“諸位,我們一直被燕王戲耍,無非就是他仗著沒人敢傷他,如今有了陛下的口諭,我等便無需再與他客氣,此戰,就讓他把命留在長江吧!”眾將都面帶喜色的齊聲回道“遵令!”

一看士氣大振,軍心可用,接著,盛庸又佈置了戰略計劃,而兩位年輕參贊也分別講解了戰略意圖喝行軍佈陣的細節,讓這些目中很難容人的將領們也多半都聽得心服口服。可唯有那兩位宦官心中甚是不忿,這世上總有些人就是這樣的,仗能不能打贏他們並不在意,可自己的威權遭到了挑釁,那就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事。

於是,這兩個該死的宦官便將今日之事寫了密摺,想派人送往南京,幸而,盛庸為了保證作戰計劃的保密性,嚴令任何人不得私自離開,這才把送信之人暫時困住了。可只要此戰一過,這送信之人便可馬上到達南京,還不知到時候建文帝看見這密信會做何反應。

五月的最後兩天,在嚴苛的軍令和封侯的刺激下,諜探營果然效率倍增,偵知了燕軍向西調動的情報,盛庸一看果然和兩位年輕參贊預料的一樣,立刻留下一萬人駐守瓜州,帶領大軍趁夜悄悄趕往六合、浦口一帶埋伏。

六月初一大早,盛庸便率軍到達,同時,盛庸命令先期到達的陳蠹水師架設好火炮,只等燕軍進入埋伏圈便先轟他個焦頭爛額,暈頭轉向,然後自己再帶兵衝殺,一切都計劃的非常周密,此戰就算不能全殲燕軍,也勢必讓其實力大損,再沒有進攻南京的實力。

可蒙禹總覺得還是有什麼事是自己這一方疏漏掉了,他心中總是隱隱的有著一絲不安,他又將雙方四年來的戰例都研究了一遍之後,終於知道忽略的是什麼了——高陽郡王朱高煦麾下的高機動輕騎兵。蒙禹立刻將想法告訴了馬子同,兩人再度推演了一番之後,一致確定,高陽郡王手中的這支數量多達三萬人的遊擊輕騎兵,絕對足以改變戰局。

兩人一起找到盛庸,將這一想法給盛庸也推演了一遍,盛庸看完之後,也眉頭緊皺,他和這朱高煦打交道也不是一次兩次了,當初李景隆唯一一次戰勝朱棣的機會,就是這這朱高煦帶著這支騎兵衝殺而來斬殺了都督瞿能給破壞了,後來盛庸也曾兩次合圍燕王,也都是被這朱高煦撕開了口子救出了燕王。

如今這場伏擊戰,到底能取得多大的戰果,對今後的戰爭走向極為關鍵,若是能消耗掉一半以上的燕軍主力,那燕王就只能回北平修整,若是達不到這樣的效果,那盛庸軍一旦被牽制在六合、浦口一線,瓜州、京口的鎮江防線就將完全向燕軍洞開。

盛庸立刻找來了諜探營校尉,詢問高陽郡王朱高煦的動向,得到的答覆是,朱高煦的騎兵因為不適合乘小船渡江,被留在了揚州駐防。聽到這個訊息,盛庸的眉頭立刻鬆開了,揚州到這裡相聚兩百多里,就算朱高煦的輕騎兵動作再快,趕到這裡也需要半天時間,那時候,戰役已經結束了。

由於這一次諜探營的情報都很準確,盛庸也不再懷疑,點點頭對兩人說道“放心吧,那朱高煦還在揚州,就算此時出,也須得三個時辰,而且,這樣長途奔襲二百多里,那戰馬的體力已經到達極限,根本無力再戰。”蒙禹卻說道“大將軍,屬下與那高陽郡王曾經打過交道,深知此人性格乖張,且不按常理行事,屬下猜想,他很可能不會遵令留守揚州,很可能早已經上路了。”

盛庸眉頭一皺“的確如此,本將與他也交鋒多次,此人年紀輕輕,用兵卻極為老練,也多次違抗燕王軍令卻每每歪打正著,你們所說也不無道理,這朱高煦確實不得不防,可如今本將兵力有限,所有將領都已領命埋伏一處,只有身邊這一千親衛可以調動,卻無將可用啊!”

馬子同立刻請命道“大將軍,屬下熟知軍略,也跟隨家師習武十載,屬下自清前去阻截那朱高煦。”盛庸搖搖頭道“就算本將把身邊的一千親衛都撥給你,可那朱高煦有三萬騎兵,你這無異於是螳臂擋矩,無濟於事啊!”

馬子同的傲氣立刻就上來了,朗聲說道“屬下不需要擋住這三萬騎兵,屬下只需要留下朱高煦一人便可。”盛庸驚訝的說道“你的意思是,你要陣斬朱高煦?”馬子同點頭道“是!屬下隨家師習武十載,自信能將這紈絝子弟出身的朱高煦斬於馬下,只要朱高煦一死,他的這三萬騎兵便群龍無,必然潰退。”

盛庸低頭沉思,蒙禹也覺得這太過於冒險,出言勸說道“這還是太過於冒險,若是那朱高煦深藏於隊伍之中,你一旦尋他不見,便無法阻擋這三萬騎兵的前進啊!我覺得還是多調些火炮過去設伏的好。”馬子同笑笑道“你們難道忘了,這朱高煦極其喜歡張揚,每次行軍必一馬當先,征戰四年來,從無意外!”

聽得此言,盛庸也點點頭道“這倒是事實,也不知這紈絝王爺是何時讀的兵法戰策,又是何時習的馬戰之術,他確實是每戰必衝鋒在前,但每次都沒有被亂箭射殺。”馬子同驕傲的說道“正因如此,他只要一馬當先的出現,屬下就能立刻將其斬殺,然後用火攻驅散他屬下的騎兵。”

盛庸也頗為為難,這確實是個辦法,但也實在太過冒險,可問題是他現在也實在無兵可調,蒙禹於所說的調集火炮設伏倒是相對把穩,可就就等於要把現在的部署打亂,再者,就算現在派人請梅殷出兵攔住朱高煦也是來不及了。

無奈的左右權衡之後,盛庸只得點頭道“好,馬參贊,本將就將一千親衛都給你,你們再多帶拒馬器械和火種,攔住這朱高煦的重任,本將就交給你了!”馬子同立刻躬身領命道“多謝大將軍信任,屬下定不負大將軍重望!”

眼看軍令已下,事情已定,蒙禹想阻止已是不能,蒙禹又想起了在真定城外見到過的高陽郡王朱高煦,那個人,年輕,張狂,邪魅,有著紈絝子弟的所有壞毛病,卻也有著極高的統率力和應變力,馬子同,真的能擋住他麼?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篇長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傳”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選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喜歡大明危局請大家收藏大明危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