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危局前傳103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第一百零三節 脅迫太子

聽得楊榮這樣說,皇帝朱棣也有些驚愕了。這滿朝的大臣為了一丁點的實權都能搶破了頭,可這二位閣臣倒好,居然拒絕了這樣滔天的權力?這究竟是什麼意思?是故作姿態還是有難言之隱,甚或是有什麼更大的隱情?這位皇帝陛下可時出了名的多疑的,這樣反常的舉動如何能不讓他瞬間就產生了各種揣測,立刻眼睛一眯沉聲問道“你們這是何意?”

楊榮依然躬身平靜的回道“陛下能將內衛的調派之權交給微臣和士奇,我們皆是感激涕零恨不得粉身碎骨以報陛下,可這內閣畢竟還有輔和次輔,陛下從輔大人手中將權力直接交給我們,會讓滿朝文武誤會內閣之中也在爭權奪利,內閣的諸位大臣雖然品級低微,可畢竟一向都是代表陛下的臉面共同進退,我等實在不願讓陛下因此蒙塵啊。”

朱棣聽罷,這才面色轉圜的微微點了點頭,楊榮所說確實也是實情,這內閣雖不執政,可重大決策卻均有內閣參與議定。而且,楊榮等人從翰林院的七品職級進入內閣後也才升了一級,至今還是六品的低微職級,最主要的是如今自己責罰了解縉,卻將權力交予楊榮他們,肯定是會引起百官的卻無端揣測,若是百官覺得自己在包容身邊的近侍互相傾軋爭權,那朝堂之上的爭權之風必定大漲!

還算英明的皇帝朱棣忽然意識到,此事上自己確實有欠考慮了,雖然解縉的行為著實有些可恨,可他既然身為內閣輔,那也就是代表自己的,處理這內閣之事,以後是得更謹慎才是。於是朱棣點點頭道“難得兩位愛卿能如此明辨事理又如此忠直剛毅,朕心甚慰,你們也該穿上五品官服了,讓解縉明天也回來當值吧。”

從此,朱棣心中對識大體顧大局不爭眼前小利的楊榮和楊士奇等人格外敬重和喜愛,當中秋佳節宮中大宴來臨之際,朱棣又賜予了內閣七人與六部尚書相同的金綺衣,當百官在赴宴時看到內閣成員們穿著與六部尚書相同的金綺衣時,都甚是驚訝,從此對內閣成員也越尊重。

~~~~~~~~~~~~~~~~~~~~

另一邊,就在皇帝朱棣去往內閣議事房的時候,錦衣衛指揮使紀剛也去往了一個地方,而且是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地方——太子所在的東宮。如今左都御史陳瑛已經被他給拿住了,紀剛唯一畏懼的兩個人,一個漢王殿下不在南京,那還剩下的一個,就是太子殿下了。

東宮裡,肥胖的太子朱高熾正和幕僚顧言在討論政事,這顧言是太子朱高熾的學伴,也是他的心腹,如今授了從六品贊善之職。如今太子少師姚廣孝接手了編書事宜,朱高熾也不敢多攪擾,有事也多半隻有和這顧言商量了。

太子聽顧言說完最近生的這些事,也是眉頭緊皺的說道“這倒真是咄咄怪事,誰有這麼大膽子敢在皇城之中借父皇的壽誕斂財,還偏偏用那魔頭陳瑛的名號,若是想要陷害陳瑛,這手法也太拙劣了些,莫說是父皇不會信,就是本宮也不信啊!”

顧言回道“是啊,所以陛下才令錦衣衛和內閣同時徹查此事,也不知道查的如何了。”說起內閣,胖太子便有些內疚的說道“輔大人因為本宮的事被父皇責罰了,你說本宮要不要替他向父皇去求求情?”顧言立刻勸諫道“萬萬不可,殿下若不求情,陛下頂多過幾天消氣了也就罷了,可殿下若是出面求情,那輔大人只會更慘。”

其實這些太子心中何嘗不知道,可這番話,他還是必須在下屬面前說出來讓下屬知道他心軟的。所以太子點點頭說道“那你就替本宮去問候一下輔大人吧,我是不方便去的。”顧言卻小聲說道“殿下,屬下倒是覺得解縉此人不可過多來往,反而是其他閣臣,殿下或許該多親近親近才是,特別是那幾位廢帝科的同年。”

太子點點頭道“這些人倒是都是人才,本宮也早就想表達對他們替本宮向父皇進言的謝意,不過是不是不能做的太明顯,以免父皇生疑。”顧言回道“先前他們支援殿下,多半是因為輔大人和次輔黃大人的緣故,眼下對殿下也只是就事論事,屬下猜測,這些人或許會長期在內閣為陛下謀事,殿下若能與他們真心相交,進而讓他們誠心輔助殿下,才是長久之計啊!”

太子想了想說道“你說的有理,但此事只可從長計議,不可操之過急,還是先等等看吧,待到中秋之時,你替我備些別緻的禮物去,不可貴重,但必須投其所好。”顧言剛剛躬身領命,就聽得侍從來報“啟稟太子殿下,錦衣衛指揮使紀剛求見。”

顧言疑惑的問道“紀剛不是正在查辦賊人斂財一案,怎麼會突然來此?”太子也頗為疑惑,自己這府裡陛下的眼線已經不少了,這紀剛還來做什麼?可既然來了,也不能不見啊!於是說道“那我們就一起見見他吧,看他想幹什麼。”

不一會,紀剛便在侍從引領下走了進來,一見太子就滿面春風的笑著施禮道“太子殿下,紀剛前來賀喜了。”太子疑惑的問道“紀大人快快請坐,不知本宮喜從何來啊?”紀剛落座後依然欠身說道“回殿下的話,下官剛剛得知,那安南國的陳氏還有個倖存的王子,如今已經得陛下支援,要助他奪回王位,太子殿下正是操辦此事的不二人選,馬上就能得大功一件,當然可喜可賀。”

太子和顧言相視一眼,也是喜上眉梢,這的確是送上門的好事,只要將這王子順利送回去即位,那就是平定藩屬國的大功勞,對於軍功遠遜於漢王的太子來說,這當然是求之不得的。顧言連忙施禮道“多謝紀大人,不知此事是陛下是否已經有了決斷?”

紀剛笑笑道“安南使團來求援之時,陛下讓下官一起旁聽了,而後又與下官討論了後續事宜,雖說陛下屬意於太子殿下,可這事最好還是太子殿下親自去主動請纓的好。”太子和顧言聞言都是一怔,原來陛下還沒有決定,那這紀剛提前來洩密不是要害自己麼?

顧言有些猶疑的問道“紀大人,這東宮可是上達天聽的,您這樣明目張膽的來通風報信,殿下就是有心也不敢去了啊。”紀剛微微一笑道“殿下放心,適才的話,除了我們三人,沒人知道,而下官來此,也是為了查案的事。”

太子河顧言這才面色轉圜,太子卻有些疑惑的問道“本宮也是剛剛才知道南京城裡居然出了這樣的案子,對於此事更是一無所知,不知道紀大人找本宮查案,究竟是為何?”紀剛笑笑道“蒙陛下信任,將此重任交予下官,下官也是竭盡所能,已經查出了些眉目,可陛下卻認為,此事或許不這麼簡單,這背後之人或許另有其人。”

太子一聽面色立時一變,顧言也不悅的說道“紀大人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懷疑太子殿下不成?”紀剛不慌不忙的回到“殿下稍安勿躁,且聽下官將查到的線索一一道來。”然後,紀剛便將告訴朱棣的話對太子又說了一遍,當然也是經他修剪加工過的。

太子聽完,也皺起眉,這看似敦厚的太子,其實也聰明著呢,自然也明白為什麼父皇不信了“此事確實有些蹊蹺,可這與本宮有何相干?”紀剛笑笑道“殿下,下官也是蒙陛下教誨,才知道思考事情得從另一個角度去想,那就是換個方向看,若按照這背後之人預設的查出了谷王與五軍都督府有不法之事,對誰最為有利?”

太子聞言眼中立刻現出了寒芒,當初自己曾因谷王強佔建文忠臣的田產宅邸參劾過他,後來父皇要將谷王的封地遷往長沙,自己也曾上書阻止,谷王因此一向與自己有嫌隙,而自己作為太子監國,五軍都督府的國公和將軍們卻大多都親近曾一同作戰的漢王,對自己頗為不屑,自己想要做事也是束手束腳,這麼看來,能同時針對谷王和五軍都督府下手,那這背後之人除了自己還能有誰?

顧言也頗為驚訝,猶豫了半響,才試探的問道“是陛下對太子殿下起疑了?”紀剛笑笑道“陛下只是點撥了下官,要下官自己去想,自己去查,可下官想來想去,太子殿下都不應該做這樣的事才對,所以才特來向殿下求證。”

顧言這才鬆了口氣道“多謝紀大人的信任,太子殿下也絕沒有做過這樣的事,還望紀大人能替殿下證明清白。”紀剛點點頭道“是啊,下官也相信太子殿下是清白的,可陛下要下官按這個方向查,下官也不能不查,或者,殿下能不能也指點下官一二,這案子,下官究竟該怎麼繼續查下去啊?”

太子本想辯駁,可忽然想到,此時什麼也說不得,說什麼都可能是錯的,於是誠懇的點點頭道“紀大人說的是,這背後之人的確歹毒,完全就是陷本宮於百口莫辯之境,本宮一時也失了方寸,只有立刻去攪擾少師解惑了。”

紀剛卻根本不在意太子是不是要去找姚廣孝,只是聽完之後突然故作恍然大悟的說道“太子殿下說的對啊,這背後之人將一切矛頭指向了太子殿下,那或許正如陛下所說,他要對付的,或許根本不是谷王和五軍都督府,而是看似能因此得利的太子殿下!”

太子和顧言同時倒吸一口涼氣,對啊,這些證據都指向谷王和五軍都督府,那一旦查辦,獲利的就是太子,但如果是一個極其瞭解皇帝陛下的人,就會知道陛下不會這麼輕易決斷,一定會認為幕後之人是會因此獲利的太子,那麼,這真正的幕後之人,就該是查處太子後會獲利的人。

這人是誰?不言而喻,若是按陛下的意思查下去,太子受罰,獲利的只會有一個人,那就是漢王!太子和顧言相視一眼,這話心中明白,可是卻不能說出來。自己這個太子之位本身就來得不易,還險些把太子妃都搭了進去,要不是朱瞻基的話讓皇帝陛下突然改變了心意,都不知道現在是什麼情形。

再加上內閣以解縉和黃淮為的輪番進言,才終於讓皇帝陛下沒有立漢王為太子,可誰都看得出,這皇帝陛下對漢王看似責罰,優容卻還甚於前,說是讓他在封地樂安思過,可那哪裡像是思過,有天策衛的護持,這完全就是給了漢王一片無人敢插足的新天地啊。

思忖了良久,太子終於是欠身說道“紀大人,本宮確實冤枉,可也不敢輕言是誰要害本宮,一切只能完全仰仗紀大人了,若能還本宮清白,本宮一定感激不盡。”紀剛微微一笑道“太子殿下太客氣了,下官一定會竭盡全力還殿下清白的,只是下官組建錦衣衛之後,深感行事艱難,還望太子殿下今後能多多給予下官協助才是。”

太子心中冷笑一聲,好嘛,搞了半天,這是要脅迫自己給承諾啊!可如今的情勢下,這紀剛還真是半點都得罪不得,不然他只需按皇帝陛下的推論查到自己頭上為止就行,那皇帝陛下本就屬意漢王,誰知道會不會就順水推舟的也到此為止定自己一個大罪然後褫奪了太子的頭銜?

這個險,太子可不敢貿,雖然明知這紀剛狼子野心殊為可恨,但也只能先暫時隱忍,太子看看顧言,見顧言也是面色艱難的點點頭,太子苦笑一聲,抱拳施禮道“紀大人客氣了,錦衣衛本就是為父皇分憂的近侍,誰敢為難紀大人,就是和父皇過不去,那本宮自然是不答應的,今後紀大人如有礙難,本宮一定盡力相助就是。”

紀剛滿意的起身道“那就多謝太子殿下了,下官還要按太子殿下所教誨的繼續去徹查,這就先告辭了!”行動不便的太子艱難的起身道“紀大人好走,顧大人,替本宮送送紀大人。”看著紀剛得意遠去的背影,胖太子的眼中漸漸顯出一絲狠歷,在太子殿下敦厚的外表下隱藏的狠辣,是沒有幾個人真正知道的!

紀剛,也已經為自己的墳墓掘起了第一剷土!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篇長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傳”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選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歷史上兩千多年來真正的朝堂鬥爭,很少有一朝一夕立見分曉的,不要說之前是以門閥氏族為主的朝堂牽一而動全身,就算是以功臣家族和科舉選士為主明朝,這朝堂之上的鬥爭也是盤根錯節的,所以那種快刀斬亂麻般幾天之內就解決掉政治對手的基本都是拍腦袋出來的戲文,在真實的歷史中真是少之又少的!

喜歡大明危局請大家收藏大明危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