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危局前傳107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第一百零七節 富良江事變

大明永樂三年四月,太子朱高熾在大將黃中護衛下到達廣西。然後遣使到安南責問胡一元為何欺瞞大明。同行的除了大明的使臣,還有一個安南使團裡精通兩族語言的的翻譯。數日之後,大明使臣到達了安南的都大羅城。

面對明使的責問,太上皇胡一元和其子胡漢蒼驚惶拜服,口稱有罪,並當即便表示願意迎接陳天平回國復位,胡一元一再表明等陳天平一回到大羅城,自己父子兩就會退位讓陳天平登基即位。明使滿意的回驛館休息去了,胡一元自然是安排了美食美酒美女招待明使。

而此時,那翻譯卻已經悄悄的來到了胡一元和胡漢蒼父子的面前。胡一元疑惑的問道“快說說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這翻譯原本就是胡一元安插在使團中的心腹,此時自是將來龍去脈都詳盡的告知了胡一元。而胡一元也是靜靜的聽著。

待得翻譯說完,胡一元才長嘆一聲道“還是大意了,怎麼會跑了一條漏網之魚。”胡漢蒼氣惱的說道“那瀾滄王收了我們的錢,卻連這樣的事都沒有辦好,著實可惡!”胡一元微微搖頭道“我們還是錯估了瀾滄王,這陳天平應該是他故意放走的。”

胡漢蒼驚訝的問道“這是為何?”胡一元苦笑道“自然是不想我們將安南變強大威脅到他們,陳氏執政一向軟弱,如今又得了他們的恩情,自然今後只會對他們瀾滄更有好處。”胡漢蒼眉頭一皺道“那怎麼辦?難道我們真的迎回陳天平再讓位於他?”

胡一元愁眉緊鎖道“如今大明朝態度強硬,我們也不能過於違逆啊,否則大明聯合周圍幾個屬國一起攻打我們就不好了,為今之計,不如先接受了陳天平,反正陳氏一族已經滅絕,他一人登位又能如何?等過個一兩年,他若是又病死了,大明朝也就再沒話說了吧?”

胡漢蒼拍手道“妙啊,如此一來,那時我們再向大明皇帝二次請求冊封,也就再無阻礙了。”就在父子兩人定下這妙計的時候,那翻譯卻忽然說道“其實太上皇大可不必如此麻煩。”胡一元一聽,疑惑的問道“怎麼說?”

翻譯笑笑道“其實陳天平忽然出現在南京,大明的皇帝陛下也很意外,他其實根本不想管這樣的事,可作為宗主國的皇帝,他又必須要給所有的屬國有所交代,所以不能不管,其實,大明皇帝並不想這麼麻煩,所以,只要太上皇一口咬定那陳天平是市井無賴假冒的並且將他殺了,之後再上書向大明皇帝陛下謝罪就是,也無需再讓位這麼麻煩了。”

胡漢蒼一聽,頗為贊同的說道“對啊父皇,我們的皇位本就是大明皇帝承認了的,只要陳天平一死,又何必再搞什麼讓位又奪位的,這一旦讓位,可就變數頗多啊,畢竟這安南境內並不止我們黎氏一個大族,若是其他大族聯合起來支援陳天平,那可就是大麻煩了。”

胡一元畢竟老謀深算,不無擔憂的說道“話雖如此,可大明畢竟不好惹,萬一大明皇帝陛下對此不滿,興兵前來討伐,我們也是難以應付啊!”父子二人一時憂心忡忡,那翻譯卻神秘的一笑道“太上皇不必擔憂,小人出之前,曾有大明皇帝陛下身邊的內侍暗示過我,說是現在大明要全力應對漠北邊境之事,只願南方能安寧些。”

胡一元一聽大喜過望道“這麼說,除掉陳天平是大明皇帝陛下的意思?”翻譯笑笑道“依我看應該是的。只是太上皇先前佔的那片土地,到時候還是還給大明的好。”胡一元哈哈一笑道“那是自然,只要大明皇帝默許我們殺了陳天平,那我一定上表謝罪,同時歸還領土,還會加倍上貢。”

翻譯笑笑道“我回去一定將太上皇的意思轉達給那位內侍,大明的皇帝陛下一定會很滿意的。”就這樣,胡一元父子立刻定下了伏擊陳天平的計劃。而一無所知的明使則帶著翻譯回到了太子那裡,太子朱高熾聽完回報也很開心,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平定屬國內亂的功勞自然是再好不過的。

五月初,太子朱高熾和禮部侍郎,將軍黃中一起護衛著安南使團進入了安南境內,一路上,胡氏父子派出的迎接之人都頗為恭順,朱高熾和黃中也就漸漸放鬆了警惕,並沒有意識到危險已經在一步步逼近。

在大隊人馬走到富良江北岸的時候,卻忽然天降大雨,此地多為山地,一旦下雨就道路泥濘難行,太子朱高熾只得下令暫停前行,就地紮營修整等待雨停。大雨一直不停,而四周皆是大片茂密的樹林,藉著大雨的掩護,一隻胡氏父子派出的精銳部隊悄悄潛伏到了營地四周的樹林中。

這胖太子身體本就虛弱,在這南方的連日酷暑下行進了數日本就已經身體不適,這大雨一下,驟然變冷,這胖太子很快便病倒了,太子病倒,自然只能由作為副使的禮部侍郎去安撫在大雨中惴惴不安的安南使團。

就在禮部侍郎帶著兩個禮部郎中到達安南使團營地的時候,胡氏父子的伏兵在探聽清楚陳天平和安南使團的所在之後也隨即展開了偷襲攻擊,為領兵的將領哪裡會想到此時正有幾個明朝的高官在使團營地裡,他們的任務本就是雷霆一擊後迅撤退,自然是嚴格的執行了命令。

大雨滂沱之下,伏兵毫無聲息的衝了進來,禮部的三個官員還沒有來得及說話,就被一人一刀的殺了,整個安南使團被殺的乾乾淨淨,陳天平更是被砍成了幾塊,死得不能再死了,只有那個翻譯早早借故脫離的使團營地,躲在遠遠的地方看著這一切的生。

等到負責了哨計程車兵現異變鳴號報警時,胡氏父子的伏兵已經迅的渡過了富良江的吊橋撤退了。就在翻譯覺得一切已經結束了的時候,剛剛想走到更安全的地方,就看見了從自己後背扎入又透出了前胸的刀尖,這翻譯到死都不知道究竟是誰殺了自己。

忽聞驚變的胖太子朱高熾嚇的從病榻上翻身坐了起來,大聲喝問道“你再說一遍,究竟怎麼了?”將軍黃中只得再次回道“回稟太子殿下,安南使團營地遭到突襲,包括陳氏王子陳天平在內的所有人全部喪生,還有禮部侍郎和兩位郎中大人也一起罹難了。”

確定自己真的沒有聽錯的胖太子兩眼直,一時愣怔。完了,全完了,原以為是白撿的功勞,可現在倒好,自己護送的王子死了,整個安南使團死了,還有大明朝廷的一個三品侍郎和兩個五品郎中也死了,自己作為正使自然是要承擔全部的罪責!

原本以為是白得的功勞,如今卻成了天大的罪責,這可如何是好?此時,胖太子的腦子裡想的完全就是自己即將遭受的處罰究竟要擔多大的罪責,會不會因此失了太子的身份,對於眼前的事該如何處理,卻根本沒有去想。胖太子的腦子裡思緒紛亂,已經失了方寸。

一旁的詹事府右春坊贊善顧言看太子愣怔無語,連忙提醒道“殿下,胡氏父子在我大明護衛下公然殺人,這是在挑戰我大明的顏面啊,此時須得先穩定軍心,再安排反擊事宜。”太子聞言這才醒悟過來,連忙吩咐道“黃將軍先安撫將士們整軍備戰,待雨停了,便隨本宮興師問罪去。”

黃中領命而去,胖太子也逐漸恢復了理智,他也是經歷過大戰的,也曾以一萬兵力硬抗李景隆的五十萬大軍,還險些被大都督瞿能活捉了,雖然能取勝也是因為李景隆妒賢嫉能又貪功瞎指揮,但與胖太子的沉著應戰還是分不開的。

胖太子仔細想了想事情的前因後果之後,卻越想越心驚,陰謀,這絕對是陰謀!想起紀剛對自己說的那些話,胖太子甚至懷疑,這就是父皇故意安排他來送死的,胖太子心中對朱棣的恨意也在由此開始升騰,如此被動的局面,胡氏父子若是想全殲自己,真是易如反掌。

還好,到現在為止,都沒有聽到其他營地受襲的報告,那就是說胡氏父子還沒有喪心病狂,他們並未打算攻擊自己,這麼看來,三位禮部官員的死就是純屬意外了!可無論如何,事已至此,罪責是逃不掉了,只能看如何能不再犯下更大的錯吧。

第二日上午,大雨終於停歇了,現在是該繼續向前還是立即撤回大明境內?將軍黃中等人都等著胖太子的決斷,胖太子想了一夜,此時早已想明白,若是父皇誠心要自己去送死,那自己便只能向前。若是下令後撤,只會落下更大的罪責和膽小怯懦的名聲。

太子下令向大羅城繼續前進,將軍黃中也慨然應命,雖然手中只有五千兵力,又孤軍深入敵境,可大明的鐵血軍人,何曾懼怕過置之死地的拼死一戰。可當軍隊行進到富良江邊時,卻現過河唯一的吊橋已經被砍斷了,而胡氏父子的傘蓋就在河對岸。

胖太子在顧言的扶持下來到河邊,看著被砍斷的吊橋,也深深皺起了眉,這是富良江唯一的通路,要想到對岸,要麼重新建一座橋,要麼就須得繞行上百里走另一座橋,可對岸的胡氏父子哪裡會容得他們另行過橋?

正在猶疑間,就見胡氏父子來到了河邊,深諳漢語又精研儒學的胡一元大聲用漢語喊道“對岸的可是大明天朝太子殿下?”顧言立刻大聲回道“正在太子殿下在此,罪臣還不快快謝罪!”沒想到胡一元和胡漢蒼竟然真的跪下了!

胡一元大聲回道“ 罪臣不敢拒抗天朝,但那陳天平不過是一市井小人假冒,並非真正的陳氏王子,我們不才得不把他除掉。罪臣這就遣使向皇帝陛下說明原委,並歸還先前侵佔的領土,從此年年加倍進貢,還請太子殿下先行回京替罪臣父子向皇帝陛下陳情。

此事過於重大,顧言也不敢擅自回答,只得看向太子,太子想了想,大聲回道“你們既然真的有心謝罪,那就該將我們迎到大羅城,待本宮查明陳天平的真實身份,才能回南京向父皇有所交代啊!”胡一元卻回道“小國貧乏,不能招待天朝大軍,還請太子殿下率軍暫回,罪臣父子自會向陛下請罪。””

胖太子一時也陷入了兩難,進,人生地不熟,兵力又少,很難有所建樹,搞不好最後會是全軍覆沒的下場,退,只有對方一句謝罪,又實在難以回去交代。可他只能在這兩者之中做出選擇。這時,胡一元又說話了“我們父子二人從未想過要與大明天朝為敵,實在是怕陛下被小人矇蔽,對我們父子趕緊殺絕,如今這小人已經伏誅,我們父子也願忠心侍奉大明,永世不變。”

聽到胡一元這話,胖太子也終於有了決斷,此時再冒著全軍覆沒的風險進攻就太不明智了,既然胡一元已經認罪,並且做出了這樣的承諾,那自己先暫且退兵也就說得過去了。於是胖太子高聲回道“好,本宮暫且相信你們的話,就先回南京等著你們的使臣到來。”

胖太子撤走了,並且於六月中回到了南京,果然,安南使團被滅,陳天平和三位禮部官員被殺讓皇帝陛下極為震怒,指著胖太子破口大罵,當著文武百官直斥其大意,無能,軟弱,突遭偷襲又倉皇撤回,把天朝上邦的臉都丟盡了!

太子拜服於地等朱棣罵夠了,才將胡一元謝罪的話又重複了一遍,朱棣冷笑著喝罵道“打了朕的臉卻又來謝罪,好,朕就等著看他如何辯解!”胖太子自然是遭到了重重的處罰,在內閣大臣和百官的勸誡下,朱棣才沒有廢黜太子,只是將它禁足在東宮裡好好反省。

太子還在等著胡一元的使者來南京謝罪,卻殊不知,胡一元派出的使者還在邊境就已經被悄無聲息的截殺了!轉眼已是七月上旬,等了一個月的大名朝廷也並沒有等來胡一元父子的任何訊息!一場關乎大明這宗主國聲威的戰爭已經在所難免。

可偏偏此時,北方的草原上,也是暗湧滾滾,一場巨大的陰謀也正在醞釀之中!

#安南國的統治者只有對大明才自稱國王,對內部和對其他國家,都是稱皇帝。

安南的都城,最早稱交趾城,在李氏王朝時稱升龍城,在陳氏王朝時稱大羅城,後又稱過升龍城和交趾城,最後才改名河內。

胡一元其實本名黎季犁,乃是安南大族黎氏的族長,篡位後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才說自己是虞舜後人胡公滿的子孫,所以建立大虞國後改名胡一元,並給兒子改名胡漢蒼。#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篇長曆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傳”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選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喜歡大明危局請大家收藏大明危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