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陽謀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大明危局前傳第五百七十四節 陽謀

內閣大臣楊士奇登門造訪,蒙禹這個布衣秀才自然是早早就在院門外迎候。楊閣老不愧是官場的老油子,又有內衛可用,所以專門選了個漢王殿下不在府中的時候過來,以免見了面尷尬難言。

蒙禹一見楊士奇遠遠走來便連忙躬身施禮道“晚生見過楊閣老。”楊士奇也連忙加快腳步上前回禮道“蒙先生身體可曾痊癒?”蒙禹微微一笑回覆道“多謝楊閣老關心,晚生身體已無大礙,楊閣老請。”

蒙禹伸手將楊士奇延請進了屋內,又斟上茶後再說了一次“楊閣老請用茶。”楊士奇舉杯品了一口茶也不免點頭讚歎道“蒙先生這裡好茶頗多啊,這與老夫上次來喝的茶又不一樣,口感炎烈,似乎卻還有幾分火氣。”

蒙禹由衷的誇讚道“楊閣老果然有見地,這茶是晚生據唐朝時的記載親手烤制的,只不過按照古書記載加椒、姜、桂和而烹之卻實在不甚好喝,起初晚生還以為是晚生一人的問題,可十來人喝過之後卻無一人覺得好喝的,可見古人的法子也不是都適合今人。”

楊士奇明白蒙禹這是用此事為引子要和自己理論了,也不由得慨然一嘆道“老夫明白蒙先生心裡有氣,也明白蒙先生疑心是老夫暗借天機閣楚天王之手鏟除對手,老夫若說這純粹就是個意外,估計蒙先生也不信。”

蒙禹依然是微微一笑,再為楊士奇斟上一杯茶,卻還是不置可否的說道“加椒、姜、桂和而烹之是不太好喝,但以瓦缶烤制之後再烹之卻能激出另外一番風味,所以說,古法也需擇而用之。”

楊士奇無奈的點點頭道“蒙先生說的是,古人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蒙禹嘿嘿一笑道“楊閣老說的極是,其實不光是書,以晚生這些年的經歷來看,其實什麼都不是不能盡信的,否則必然吃大虧。”

楊士奇一看又繞回來了,只能再次拱手道“老夫知道說什麼都不能讓蒙先生盡信,可事已至此,雖然有些許小意外,其他事還是要繼續向前的,前方的情報蒙先生想必也看到了,如今秦風已經到了寧夏衛,一切還算順利。”

蒙禹面色不變的說道“晚生恭喜幾位老大人籌謀得當諸事順利。”楊士奇笑笑道“這還得感謝蒙先生對計劃的推演完善,也要感謝漢王殿下顧全大局,不計較個人得失的主動後退保證大事抵定。”

蒙禹抬眼看看楊士奇,知道這樣的時候面對這樣的朝鬥老臣,任何的錯漏都不能有,於是便也坦然的介面道“是啊,晚生依然還清晰記得長陵會面之時與楊閣老的言語,只是不知道楊閣老還記不記得對晚生的承諾?”

楊士奇尷尬的一笑正準備介面解釋一二,不料蒙禹卻繼續說道“其實從一開始,不管是漢王殿下也好還是晚生也罷,都沒有指望過幾位老大人和東宮那邊會遵守什麼承諾,可我們卻還是覺得應該不計後果的全力相助,只因為此事關乎我大明安危。”

聽得蒙禹這般說,楊士奇更加羞愧,只因為他們這些東宮屬官其實是議論過漢王一方一旦陷入局中就是東宮佔了先機,若是後期能在漢王一方停滯不前甚至後退的情況下步步為營,那最後可就是大勝了。

所以,他們才會處處防備著漢王一方,隨時關注的蒙禹他們的一言一行,生怕蒙禹這位鬼才和他們有一樣的想法,就是等著大局鋪開後再尋機全力給他們致命一擊,所以蒙禹遲遲沒有出現在岳陽城才讓楊士奇如此不安。

甚至,直到此時,楊士奇都還是不信漢王一方就真的是為了大局退讓了,也不信蒙禹沒有任何的後手,更不信蒙禹不會在這個大局中找機會出擊為漢王一方扳回一城,因為這在他們這些官僚眼中是不可思議的,哪怕是像他們這樣算得是赤膽忠心的官僚也一樣無法理解。

蒙禹卻似乎是早就明白了楊士奇的心思,只是平靜的繼續斟茶說道“楊閣老,晚生以前也不懂為何有朝堂江湖之分,這次去了一趟岳陽城,晚生心裡倒是有了幾分感悟,不知道楊閣老可願意聽聽?”

見楊士奇點點頭,蒙禹才悠悠說道“岳陽樓上,範老夫子寫下了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處廟堂之上則憂其君,大概就是朝堂與江湖最大的區別所在吧,你們這些朝堂之人,心中最重的其實是君王之事,所以哪怕是佈下如此為國為民的大局,其實歸根結底也是為了君王的皇位穩固,為了儲君的前途無憂。”

楊士奇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沒有反駁,蒙禹繼續說道“而江湖之人則不同,不論是青衣社眾人還是秦社主,以及這麼多同意為了這場大局捨生忘死的人,他們的心裡所想的才真正是大義,是天下蒼生,是百姓安危。”

被蒙禹如此赤裸裸的揭了老底,楊士奇心中也是一陣羞愧,因為他仔細想了想,居然似乎真的是如此,他自然可以開口說出一套冠冕堂皇的話來駁斥,可在蒙禹這樣真正經歷過民間疾苦的人面前,這樣的駁斥就根本無需說出來了。

見楊士奇還是沒有說話,蒙禹也不在意,繼續悠悠說道“晚生自由父母雙亡,是靠著一點小聰明才遊歷了半個大明活下來的,後來又機緣巧合,參與了一樁樁一件件與兩族百姓息息相關的事,而後又遊歷了大半個草原,可以說,晚生便是真正的處江湖之遠了。”

蒙禹輕嘆一聲繼續說道“其實就連寫下這千古名句的範老夫子,他也從未真正處過江湖之遠,一生最困苦也不過就是貶官出行的路上而已,可再被貶他也還是個官啊,還是高高再上的,無非就是行路上有所不便和舟車勞頓而已,他能見到的江湖,太小了。”

“就如楊閣老你們幾位老大人一樣,你們所見的江湖,無非也就是這些大幫會和市井百姓,又何曾真正經歷過江湖?反而是漢王殿下,當初在燕王府時因為是紈絝子弟,多結交豪強地痞於幫會中人,又鬥雞走過走街串巷,反倒切切實實是經歷過江湖的。”

楊士奇聽到提起漢王,終於有些不解的問道“蒙先生到底是什麼意思?”蒙禹再次長嘆一聲道“我知道楊閣老來尋晚生做什麼,也知道楊閣老有一堆家國天下百姓蒼生的話等著說,但其實都不用說了,晚生與漢王殿下都比幾位閣老更明白這些!”

這一下是連最後的遮羞布都被蒙禹扯掉了,楊士奇反而釋然的輕鬆了下來,這大概就是沉到底之後就不再擔心會繼續下沉的那種輕鬆吧,楊士奇也是輕嘆一聲道“老夫明白了,是老夫小人之心了。”

蒙禹依然面色平靜的烹茶斟茶,也依然是語氣平和的說道“晚生也算得是經歷了數次生死的人了,不過就連那次誤入草原差點被渴死之時我都沒有這一次這般想的通透,那時心中更多的是不甘,而這一次,更多的卻是明悟。”

說到這裡,蒙禹似乎又想起了那一刻的感受,話說蒙禹雖然是有意為之,卻也不料這爆炸如此猛烈,被爆炸的衝擊震暈的那一刻,他也覺得是不是過於情敵要意外身死了,腦中確實是千迴百轉的閃過了很多東西的。

那一刻,最先閃過的當然是月如,那落英繽紛下的一襲紅衣,那如花般的笑顏,似乎正在向他招手,而那一刻他也有些難得的解脫,可猛然間,他又想起月如的仇還沒有報,漢王殿下的恩情還沒有報,他還有太多的事沒有做完,甚至,他也想看著這一盤大局最後的結果。

因為他是真正去過邊境的,真正見過兩族邊境的百姓的,甚至在這些百姓家裡吃過飯,借過宿,知道張三哥家裡馬上就要添丁了,知道李四哥家裡明年就能買一匹駑馬,也知道阿里老哥家的羊群賣了個好價錢,知道阿巴老哥去邊境互市上換回了媳婦一直想要的絲綢和布匹。

就是這千百個他打過交道的兩族百姓,一旦額色酷真的舉兵南下,那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阿里和阿巴這些草原老哥們可能要父子皆兵死於戰場,而張三哥李四哥他們這些漢人百姓則會死在阿里和阿巴他們的刀下。

這才是江湖之遠,這才是真正的蒼生百姓,不管是大明還是草原,這些都是鮮活的生命,這些都是蒙禹親身經歷過也都相處過的兩族百姓,所以蒙禹上的《平邊良策》才會主張恩威並施,一面以強大的武力作為後盾壓迫,一面收服草原百姓接受漢化,逐步的蠶食分化草原各部。

可蒙禹制定的是長策,是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來完成的,而前提條件還必須是大明一直對草原有這現在這樣的武力壓迫優勢,可誰都明白,這樣的策略,需要的是大明的長治久安,需要的是大明當政者的決心。

終於,楊士奇再次長嘆一聲道“蒙先生的心意老夫明白了,老夫也只能說一聲汗顏了,可事已至此,哪怕你我政見不同,理念不同,可終歸是希望能消弭掉這一場邊境禍事的,所以,那些虛的老夫也不說了,就只問蒙先生可還願意繼續配合下去?”

蒙禹終於微微搖頭道“楊閣老這又是明知故問,晚生方才說那麼多,不就是告訴楊閣老晚生和漢王殿下必定是一直配合下去,其實該交代的,晚生也一直都在給寧夏的趙旭趙大人去密信,只是,晚生也是忽然決定,在秦社主到達居延海以後,晚生會寫信告訴額色酷,秦社主是大明派去的密諜。”

“什麼?!”饒是楊士奇定力不凡聞言也是大驚失色“蒙先生這是何意?.......”楊士奇本來還有很多話要說,可話到嘴邊卻又說不出來了,事到如今,說這些還有什麼用?而且,既然蒙禹直接告訴他了,那就是陽謀了,他又能如何阻止?

幸而,蒙禹只是微笑搖頭道“楊閣老莫要誤會,晚生這麼做不是要出賣秦先生,恰恰相反,晚生這是在幫秦社主更快的接近額色酷,因為晚生太瞭解額色酷了,不捅破這層窗戶紙,額色酷就會一直深究下去,時間久了難免誤事,而一旦早早揭曉了身份,額色酷反而會激起好勝之心,想要收服秦社主為己用。”

楊士奇還是有些不解的問道“蒙先生就不怕額色酷直接殺了秦社主?”蒙禹微微搖頭道“所以晚生才要說秦社主是大明派去的密諜,楊閣老莫非忘了,額色酷可是臣服大明的藩屬,是陛下親自冊封的賢義王,況且居延海的密諜也不止一個,他只要還沒有公開反叛,就不能擅殺大明密諜,所以,以他的性格,加上秦社主這般人才,看到我的信以後,他只會先百般試探,然後再拉攏策反。”

楊士奇低頭仔細想了想,心中也覺得在理,於是點點頭讚許的說道“蒙先生還是一如既往的善為陽謀啊,這一點,恰恰是我等這些朝堂中人最不擅長的。”蒙禹微微一笑道“楊閣太老客氣了,聽說魚筐也出了?”

楊士奇嘿嘿一笑道“這就是陰謀了,借魚筐這個草原王子的身份,還有他的母親現薩穆爾現在的大閼氏身份,最重要的便是他們的母子之情以及薩穆爾大閼氏這麼些年來對額色酷依然不絕的恨意。”

蒙禹點點頭道“其實這也算得是陽謀了,魚筐只要出現在居延海,那他的身份註定就是無法保密的,而且,他們母子從一開始的選到如今成為最後補救的後手,恐怕是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吧?”

楊士奇開心的哈哈一笑道“好,聽得蒙先生值麼說就知道居延海的事蒙先生已經十拿九穩了,那老夫就不瞎操心了。”蒙禹誠懇的欠身道“多謝老大人願意相信晚生報國之心。”楊士奇只能連連擺手道“蒙先生就莫要這般說了,老夫心中甚是慚愧,慚愧啊!”

前面兩人話裡話外機鋒不斷,而被蒙禹授意留在內室裡旁聽的于謙卻聽得心潮澎湃,感慨萬千,也忽然在心裡偷偷做了個決定,那就是從明日起就去京師的百姓中間走走看看,也去真實的接觸一下京師裡的張三哥,李四哥們。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長篇歷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傳”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選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喜歡大明危局請大家收藏大明危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