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四面合圍

小說:隋末暴徒 作者:劍關南山

轉眼間已至大業五年(6o9年)三月,距離左路軍更換主帥已經過去小半年時間。

在此期間,河西戰局生了重大變化。

年末的時候,張定和率領左路軍挺進河津城,楊師道和李元愷的第一軍追擊吐谷渾人至赤水城(今青海省興海縣),大敗敵軍斬三千餘,俘獲敵兵四千餘,其中包含吐谷渾王族、大小將領官員二百餘人。

宇文述的右路軍則兵進曼頭城(今青海共和縣),大破吐谷渾仙頭王三萬敵軍,迫使吐谷渾人往西海東北方一帶逃竄。

伊吾太守劉權和突厥兵馬攻破吐谷渾王城伏俟城(今青海湖西北一帶),吐谷渾步薩可汗慕容伏允率軍往東逃亡。

至此,吐谷渾盤踞多年最重要的四座大城全都落入隋軍掌控之下,河湟之地的吐谷渾勢力基本被清除乾淨,這片鑲嵌在西北大地水流充沛土壤肥沃的明珠寶地,重歸中原王朝治下。

不過,作為臨戰指揮的大隋皇帝楊廣,顯然沒有料到此次進兵會如此順利,以至於讓他對幾場大勝之後的部署有些不完備,更沒有想到步薩可汗兵敗之後會反其道而行之,他沒有向西逃,而是往東湟水城隋軍腹地方向逃來。

步薩可汗和仙頭王合兵一處,攻破了隋軍西進兵力空虛之下的臨羌城,破了宇文述右路軍的老巢,然後馬不停蹄一路穿越長寧谷,翻越星嶺逃往車我真山一帶。

車我真山便是今天的青海大通山,乃是祁連山東段支脈,與祁連山之間夾著一條浩亶(dan)河,也就是今天的大通河。

浩亶河乃湟水支流,但其長度和流量卻與湟水不相上下,同樣是河湟谷地最重要的水系之一,與黃河、湟水共同構成了這片西北最重要的農業區域。

車我真山一帶地勢險要,平均海拔三千至三千五百米,四千米以上海拔地域多以冰原為主,最高峰海拔近五千米。

這片山脈乃是一處天然優質牧場,此時又正值開春,水草充沛,雖然天寒地凍,但吐谷渾人世代在此放牧,早已適應了這裡的氣候變化,步薩可汗率領十餘萬兵馬退守此處,可謂是險中求生走了一步妙棋。

吐谷渾大軍竟然從眼皮子底下溜走,楊廣氣得拍桌子,罵得身邊一眾王公將軍抬不起頭來。

好在這時懂事的宇文述上表請罪,主動將臨羌城被破的過失攬在自己身上,楊廣下旨小小的痛斥一番,就順勢免除了宇文述右路軍行軍元帥之職,然後直接解散了右路軍,將兵馬分給一眾大將統領。

明眼人都知道,宇文述這是在替天子扛下過失,天子坐鎮湟水總覽八方兵馬,大軍西進造成後方空虛,又沒有及時派遣兵馬駐防,這才讓吐谷渾人鑽了空子,在東西兩面大隋兵馬的包夾下,硬生生的找到一條逃生之路。

這是天子部署決策上的失誤,但過錯可不能真的算在楊廣身上。

宇文述雖然替天子背了鍋,被免了職,但卻成功博得天子歡心,沒看他雖然沒了行軍元帥的職務,但左翊衛大將軍的本職可一點沒動,留在天子身邊參贊軍務出謀劃策。

替天子背鍋的機會可不是誰都能輪得上的,別人羨慕宇文述都還來不及,等回到洛陽論功行賞,他的功勞照樣不會少。

沒有逮到步薩可汗,楊廣也很快做出了反應,他令右屯衛大將軍元壽屯兵長寧谷金山,令右侯衛大將軍段文振屯兵覆袁川,令殿內監楊義臣屯兵琵琶峽,令玉門關鎮將張壽屯兵泥嶺,從四面八方將步薩可汗和十餘萬吐谷渾殘軍圍困在車我真山。

左路軍則奉命北上,過臨羌城順著西川河直抵車我真山東南方向,參與大軍合圍。

四月初的時候,張定和率領左路軍順利抵達預定位置,五萬大軍駐紮在一片地勢平緩的丘陵地帶,這裡右靠琵琶峽,乃是西川河和長寧川水的源地。

經過小半年時間的相處,李元愷對於張定和有了更加清楚的瞭解。

此人行軍打仗在李元愷看來也就是中規中矩,並無特別出彩之處,不過此人的為官之道倒是讓李元愷大開眼界。

張定和接任左路軍行軍元帥不久,就顯露了他一貫強勢自負的作風,軍中大小事宜他都要過問,隔三差五就要把各軍主將亞將叫去訓話。

這些都還不算,最讓李元愷嘖嘖稱奇的,是張定和將早請示晚彙報的一套揮到了極致。

張定和派往湟水天子行營請示的軍使,那是三天一小趟五天一大趟,幾乎每日都有從湟水往返的軍使回來,這幅場面從張定和入駐化隆城開始,一直到左路軍屯兵車我真山都沒有間斷過。

張定和不僅頻繁派遣快馬往返大軍駐地和湟水城,連他自己每隔半月必定要親自跑一趟天子行營。

大軍過道臨羌城的時候,張定和讓楊師道率軍先行,自己則帶著親隨不辭辛勞跑到東邊七百多里處的湟水城見天子,呆了數日後才又匆匆趕赴車我真山與大軍匯合。

都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張定和卻堅定地秉持著軍中大小事宜務必讓天子在第一時間獲悉的真理。

左路軍將官私下裡笑稱,就算軍中哪匹戰馬跑肚拉稀,恐怕隔日訊息就會傳到天子耳朵裡。

楊廣是個掌控欲非常強的帝王,張定和的這一套雖然麻煩,但的確能讓他放心不少,也從未覺得煩,每次張定和千里奔波跑到湟水城,楊廣都會親切接見他。

還真別說,張定和的殷勤彙報也給左路軍帶來不少好處,最起碼大軍後勤給養充足從未斷絕過,張定和還能時不時地帶回大量酒肉犒勞三軍將士。

故而,張定和在左路軍的帥位越坐越穩,各軍將士對於他還是非常信服的。

這也是讓李元愷感到佩服的地方,人家張大帥對上對下都搞得有聲有色,行軍打仗也算穩紮穩打,用兵謀略縱然尋常了些,但人家是一個能讓皇帝放心的統帥,難怪以一介寒門出身做到大將軍之位,還成了天子心腹愛將。

喜歡隋末暴徒請大家收藏隋末暴徒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