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章 太華巍巍(1 / 2)

小說:春秋我為王 作者:七月新番

二月正望,桃林塞的桃花開得正盛,在這裡祭拜了十多年前戰死於此的柳下蹠,又感慨了西行八年未返的柳下越一番後,趙無恤繼續帥羽林軍沿著崤函古道入秦。

此戰,是一統中原的收官之戰,基於對秦人那股子韌性的警惕,趙無恤覺得自己還是得在前線主持全域性,畢竟此次伐秦的穆夏、趙伊、趙葭三人,雖然都是將才,但真要統領十萬大軍,還稍嫌不足。

二月中旬時,狹窄的崤函古道終於走到了盡頭,一座險峰嶙峋的大山徒然出現在他們視野裡。

因為在學宮的考試中表現優異,被趙無恤闢為郎官的翟璜看見這座故鄉邊上的名山,不免有些興奮,當即指著它道:

“君侯,太華山到了!”

翟璜是馮翊郡下邽縣人,他的家鄉與華山只隔著一條渭水,因為精習典籍,又對渭南渭北的地理爛熟於心,故而能夠在趙侯身邊參贊,為趙無恤指出沿途山川形勢,也是他的工作之一。

不曾想,看到這座赫赫高山,趙無恤心裡也滿是感慨,讚歎道:

“太華巍巍……西嶽之名,果然名不虛傳。”

這太華山,也就是後世的華山,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遠而望之,又若花狀。上古之時“花”、“華”二字通用,故稱之為“華山”。

這座大山與華夏的形成密切相關,傳說此地乃軒轅黃帝會群仙之所,此後,華山聲名日隆,據說唐堯虞舜都數次來此。至於西嶽之名,大概是因平王東遷,華山在成周之西,故稱“西嶽”。

遠遠望去,便能窺見此山的崢嶸,高峰四面懸絕,絕崖千丈,似刀削鋸截,其陡峭巍峨、陽剛挺拔之勢,真可謂世間絕有,第一次路過這裡的羽林侍衛,以及押送輜重的兵卒民夫,都不由看呆了。

年輕的翟璜少年得志,衣錦還鄉,不由興奮地說道:“臣離開數年,今日故地重遊,竟覺得太華比以往更峻美了幾分。”

“遊子離鄉,便會覺得鄉音更親切,鄉景更動人,此乃常事。”

趙無恤嘴上說得平淡,其實心裡,依然被這景色激起了一絲波瀾,不由脫口說道:

“此山之上,有一座東峰,上冠景雲,下通地脈,巍然獨秀,有若雲臺。東峰頂有一平臺,名為朝陽臺,居高臨險,視野開闊,是觀日出的好地方……”

翟璜又驚又奇,這太華山陡峭險峻,無人能登上去,君侯更非此地人,是如何知道的?

他好奇地追問,趙無恤笑了笑:“聽老子說的,老子曾經在此隱居,他或許有過人的本事,能如猿猴般攀登險峰。”

翟璜接受了這個說法,殊不知,他只是離鄉數年,而趙無恤,卻是離開了這裡整整兩千五百年啊……

駐軍于山下歇息時,趙無恤陷入了回憶之中。

還記得那年夏天,正是陝西最炎熱的時候,年少輕狂的他夜登華山,將身體緊緊貼著冰涼的山體,手腳並用,像一隻壁虎般在陡峭的石梯上攀爬,氣喘吁吁,傷痕累累,只為登頂高呼,聲動層雲的那一刻。

不過等到了東峰後,卻發現“高處不勝寒”這句話太對了,他準備不足,只穿著一身短衣短褲,被冰冷刺骨的山風吹得瑟瑟發抖,只能租借又貴又重的軍大衣,躲在某處牆角瑟瑟發抖,身體睏倦不已,但卻被呼呼作響的夜風吹得睡不著。就這麼捱了一夜,次日清晨,露水打溼了全身,嘴皮也凍得發白……

但天亮時分,他也看到了平生所見最美的早霞,還有印象最深的一次日出……

紅澄澄的太陽是如此溫暖,山裡的草木蔥翠,他幾乎感動得熱淚盈眶。

不過那一切,都是前世之事了,距離現在的他,已經太遠太遠,遠到有時候,甚至會懷疑那一切是否是真的,就像是迷失在大山裡的遊人,身臨其境久了,也會不識此山真面目。許多時候,趙無恤必須在未央宮的密室裡翻閱太史墨為他留下來的那份“秘史”,方能讓自己重新找到正確的位置,看清前進的方向。

是啊,路就在前方,雖然春秋時代的臨潼人煙稀少,荊棘叢生,但路一直曲曲折折,沿著華山北麓通往西方,通往欲行王霸者必要奪取的關中雍州!

前世的事只回憶了片刻,趙無恤再次鑑定了前行的道路,揮鞭指著太華山道:“此乃西嶽,寡人當祭祀此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