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六合與三節

小說:象形傳奇 作者:文武雙全yhj

(原文)六合為一

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為內三合也;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外三合也。內外如一,謂之六合。

左手與右足相合,左肘與右膝相合,左胯與右肩相合,右者與左也然,以及頭與手合,手與身合,身與步合,心與眼合,肝與筋合,脾與肉合,肺與皮合,腎與骨合。總而言之,一合無一不合,一動無一不動,五行百骸,悉在其中矣。

(介紹)心與意合,即心力一啟動,六脈溶下二氣,則身體各部位必須條件反射地作出周身三節摺疊擰裹壓縮旋轉的能量蓄;意與氣合,即心意一合,就會生成內外合一之真氣的能量;氣與力合,將體內真氣的能量出即為巨大的打擊力量。以上為內三合,內三合即一個完整的內外合一的能量蓄過程。

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外三合也。外三合要求手足膝肘肩胯要以統一的周身三節摺疊擰裹壓縮旋轉的方式進行順逆的能量蓄。

內三合會形成六脈溶下二氣,六脈溶下二氣則必然形成外三合。

內外如一,謂之六合。

練不出來心力,不能夠六脈溶下二氣,永遠不能達到周身合一。用荒唐的“意念”去意念一百年,也練不出來任何功夫。

內家拳的周身整體摺疊擰裹壓縮旋轉的能量蓄,不但體現在外部的肌肉筋骨,內裡的心肝脾肺腎也是以摺疊擰裹壓縮旋轉的方式進行五行能量蓄的。周身整體上下內外均摺疊擰裹壓縮旋轉,才能夠形成六合為一。

(原文)三節合一

三節者,根、中、梢也。

以人言之,頭為梢節,身為中節,腿為根節;以頭言之,天庭為梢節,鼻為中節,地閣為根節;以身言之,胸為梢節,腹為中節,丹田為根節;以下部言之,足為梢節,膝為中節,胯為根節;以手言之,指為梢節,掌為中節,腕為根節。換而言之,人之一身,無處不有三節。三節之動,不外起、隨、催三字而已。梢節起、中節隨、根節催,無有長短、曲直、參差、俯仰之病。三節之所以貴明,故分而有三,合而為一也。

(介紹)

周身整體所有能夠動的部位,都是三節,周身三節都要會進行摺疊擰裹的能量蓄。

內家拳身分三節,不是隨便任性地故意規定出來的,而是內家拳這種六脈溶下二氣的能量蓄方式所決定的,即心腎交合的能量在經絡中執行拉動的是周身三節都得動,而不能像使用肌肉緊張收縮力那樣以每塊肌肉為單位地動作。許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練拳時也不知道怎麼才能三節壓縮旋轉折疊擰裹,所以就只能用蹬腿、扭胯、扣肩去打拳。

三節之動,不外起、隨、催三字而已。梢節起、中節隨、根節催-------但這是功夫成就後的三節之動。在練拳的初級階段,要反過來練,即根節起,中節催,梢節隨。因為此時還沒有達到六脈溶下二氣的程度,能量只能從根節起,否則梢節不能力。待六脈溶下二氣後,周身一體,根節與梢節相通,此時才能夠達到梢節起、中節隨、根節催的程度。而把周身根節、中節、梢節聯絡起來的,就是內裡的經絡和外部周身三節的壓縮旋轉折疊擰裹。絕不是用“意念”一想,周身三節就合一了。

周身三節動則無有長短、曲直、參差、俯仰之病,因為三節都是相通的。而使用肌肉緊張收縮力時,就是三節不明不通,就會出現長短、曲直、參差、俯仰之病。長短,即對勁力的長短的控制;曲直,即對勁力曲直的控制;參差,即對勁力變化的控制;俯仰,即重心不穩。

使用肌肉緊張收縮力,無法在出拳後控制勁力的長短、曲直,缺少勁力的變化,肌肉緊張收縮容易導致重心不穩而摔倒。而內家拳的三節動就沒有這些毛病,內家拳的勁力行如流水,周身三節連成整體無抽扯之形而形式綿綿,勁力變化神奇,隨心所欲。

身體雖然分而有三節,但合而為一是一節也。身分三節是為了六脈溶下二氣,而目的是為了周身合一。周身分三節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周身整體合一,周身整體合一就是由周身三節壓縮旋轉折疊擰裹形成的。

喜歡象形傳奇請大家收藏象形傳奇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