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三節

小說:象形傳奇 作者:文武雙全yhj

(原文)第三論,三節

夫氣本諸身,而身節部甚繁,若逐節論之,則有遠乎拳術之宗旨,惟分為三節而論,可謂得其截法三節上、中、下,或根、中、梢也。以一身言之;頭為上節,胸為中節,腿為下節。以頭面言之,額為上節,鼻為中節,口為下節,以中身言之,胸為上節,腹為中節,丹田為下節。以腿言之,胯為根節,膝為中節,足為梢節。以臂言之,膊為根節,肘為中節,手為梢節。以手言之,腕為根節,掌為中節,指為梢節。觀於此,而足不必論矣。然則自頂至足,莫不各有三節也,要之,既莫非三節之所,即莫非著意之處,蓋上節不明,無依無宗,中節不明,滿腔是空,下節不明,顛覆必生。由此觀之,身三節部,豈可忽也?至於氣之動,要從梢節起,中節隨,根節催之而已。此固分而言之;若合而言之,則上自頭頂,下至足底,四肢百骸,總為一節,夫何為三節之有哉!又何三節中之各有三節云乎哉!

(介紹)太極拳的能量蓄來源於周身整體,然而身體節部甚繁,若將周身所有能夠活動的部位都算上,則有遠離拳術之宗旨,惟分為三節而論,可謂與拳法相合三節上、中、下,或根、中、梢也。以一身言之;頭為上節,胸為中節,腿為下節。以頭面言之,額為上節,鼻為中節,口為下節。以中身言之,胸為上節,腹為中節,丹田為下節。以腿言之,胯為根節,膝為中節,足為梢節。以臂言之,膊為根節,肘為中節,手為梢節。以手言之,腕為根節,掌為中節,指為梢節。觀於此,而足部的三節不必論矣。

然則自頂至足,莫不各有三節也。為什麼要將人體分為三節?因為只有將人體分出三節之所在,才能夠在習練意時有著意之處。比如說手足膝肘肩胯,只有分出這些節,習練時身體的摺疊擰裹、壓縮旋轉之意才能夠達到這些部位,才能夠習練出周身三節壓縮旋轉折疊擰裹之意。意存在於周身三節,意是周身三節對壓縮旋轉折疊擰裹的感知,類似於肌肉記憶。

意絕不是用意念對周身三節的“想”,而是周身三節本身對壓縮旋轉折疊擰裹的感知和能量蓄的生成以及三節對能量執行的傳導,是周身三節所進行的一個實實在在的能量蓄。用意念去想,就是想一輩子也不能獲得一點能量。用意念去想三節,不應該是人類的正常行為。

所以,將人體分為三節的目的就是有“著意之處”。意到,則三節就生成壓縮旋轉折疊擰裹的能量蓄-------此為以意領氣。

蓋上節不明,中節和根節失去引領,所以會無依無宗。頭部的摺疊擰裹,即玉枕壓縮百會旋轉,是下行能量的起點,上行能量的終點,所以頭部的能量蓄引領周身之力。神領力。

中節不明,梢節與根節失去聯絡,所以就滿腔是空。

下節不明,周身無根,所以顛覆必生,人就站立不穩。

由此觀之,身分三節,豈可忽視也?在啟動內外合一的能量蓄時,要從梢節起,以引領中節根節;中節要隨著梢節走,根節之氣要催動中節梢節。

梢節起,中節隨,根節催,是習練到有意無意是真意的程度的功夫,隨心所欲了。在習練時要倒過來中節生息,息息歸根,根節起,中節催,梢節隨。

以上人體三節為分而言之,若合而言之,則上自頭頂,下至足底,四肢百骸,總為一節,夫何為三節之有哉!又何三節中之各有三節云乎哉!即身分三節是為能量蓄而言,其目的卻是為了求得周身一體內外合一的整勁。即內家拳要以周身三節的摺疊擰裹壓縮旋轉形成周身整體的屈伸束展,內外合一。即身分三節的目的恰恰是為了追求周身一節,即周身一體。

喜歡象形傳奇請大家收藏象形傳奇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