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戰朱仙鎮

小說:太極祖仙 作者:天民思想

宋高宗二十四年,岳家軍乘小商河之勝,追擊金四太子金兀朮部至朱仙鎮。一路上義軍投奔,岳家軍擴軍達二十二萬眾。而金兵也收攏各殘部於朱仙鎮,約二十七八萬。

金兀朮自南征以來,追亡逐北,無往不利。曾帶百五十艘戰艦直過揚州,把宋高宗君臣一路追到杭州。但自從遇到岳家軍,竟連戰連敗。四十萬人馬,從最初不敵兩萬人的岳家軍到如今本部只剩十六七萬,而岳家軍已增至二十餘萬!兀朮每想到這些,恨得寢食難安。如今收攏其他殘部,雖也近三十萬眾,但軍心不穩,士氣不高,這又讓兀朮戰也不是,退也不是。況朝中來報,朝庭近期恐生鉅變,金軍不可再退。所以,兀朮決定死守朱仙鎮!

同時,岳家軍逼近朱仙鎮,見金軍不逃了,也準備在此一戰決勝負!嶽元帥一面向朝庭呈報軍隊及作戰情況,一面催糧以為大戰朱仙鎮作準備。並言辭激越地稱必一戰掃平金軍主力,順勢直搗黃龍,迎回二帝。然而,卻久久不見朝庭動靜,也只好就地募集軍糧,先做足戰前準備,且紮營與金軍對峙。川蜀吳階將軍聽說岳家軍要與金兵在朱仙鎮決戰,也送來一批糧草以示支援,正在趕來的路上。所以這幾天嶽帥與第一副將張憲一直就在中軍大帳裡研討作戰方案,只等糧草一到,就立馬向金兵動強有力的進攻。

這日聽軍馬來報,吳階將軍著人送來的糧草已距離營地五十來裡開外了,張憲派了一員偏將帶著一營的兵力前去迎接。那偏將點了人馬才出去不久,又有軍馬來報,聖上派遣的欽差到了。張憲一聽,笑著對岳飛說到:“姨父,這下糧草與聖上旨意都到了,還來得整齊!明日即可進兵了吧!”。岳飛也不禁笑了笑,一揮手帶著張憲連忙前去迎接。

來到營處,看見欽差下馬立在那裡,正手裡捧著聖旨等他們。岳飛與張憲連忙跪下,聲稱恭迎聖旨。欽差眼睛一掃,冷聲說到:“著岳飛、張憲、岳雲接旨!還有一個人呢?”岳飛張憲二人聞言均是一愣,心想岳雲僅是先鋒而已,何必非要他也來接旨呢?但也不敢怠慢,忙吩咐人去傳岳雲來。不一會兒岳雲飛馬而來,三人遂一起跪下接旨。但欽差唸完聖旨又出示金牌後,三人卻迷惑了。因為那聖旨是催三人即刻回京面聖的!岳飛也只能無奈接旨。接完旨,安排好欽差後,岳雲好奇地問岳飛:“父帥,這大戰在即,怎生卻宣我們回京呢?”。岳飛也皺著眉頭,擺了擺手表示不清楚啥原因。張憲卻說道:“怕是聖上不想打吧!”一下盡皆無語。

稍後,岳飛對張憲說:“憲兒,你傳令升帳吧!召諸將一議!”

於是隨看號角聲後,幾十員大將先後來到大帳分排站立。岳飛把欽差所傳旨意與大家說了,一下子大家也炸開了鍋。牛皋性急,噪門又大,直接就嚷道:“大帥,決戰在即,你們怎能這時候回京去呢?”眾將也紛紛附議。

岳飛正躊躇間,張憲也上前說到:“大帥,要不與欽差大臣說下,等此戰一結束我們就立馬回京面聖?”岳飛也表示只好如此了。

議罷眾將才去,忽軍馬又來報“稟大帥,又有欽差到!”岳飛他們又連忙接旨。還是那個內容,也帶著金牌來的。

其後三日內,6續共到十二道金牌旨令,皆是著三人即刻回京面聖。

岳飛無奈,只能又升帳並吩咐張憲將帥印拿來。然對眾將說了只能回去了。又將帥印交與牛皋,吩咐其與敵對峙兩日後,若不見敵人異動,即帶中軍先撤到後方山口紮營,其它軍隊再6續撤離。最後依山堅守,敵人絕不敢來犯。

交待完這些後,岳飛立即帶上張憲與岳雲,隨欽差一道向南回京。

這兒說一下,張憲是岳飛姨姐之長子,祖籍安徽。故張憲稱岳飛為姨父,實則僅比岳飛小几歲而已。一身武藝甚為精湛,軍功卓著,故因功升為第一副將,幾乎算岳家軍的副帥了。

不日,牛皋依岳飛之計,中軍後撤六十餘里,來到那原本叫帽子山的山前路口紮營,左右兩軍仍留守待命。金軍見岳家軍如此行動,報與金兀朮。兀朮沉思良久,未敢決斷,仍命哨兵繼續觀察。又一日,岳家軍左右兩軍皆各向兩面張開後撤。兀朮聽報帶眾將上城察看。見宋軍陣形齊整,忙問其餘各方向哨馬可有見宋軍,盡皆回道不曾有見。兀朮不禁納悶起來,疑是岳家軍引蛇出洞之計,終不敢出城追擊。

再過一日,探子才回報宋軍己退至六十里外帽子山下紮營不走了,並說岳飛、張憲、岳雲已返京去了。兀朮才恍然大悟,有點兒後悔沒及時出擊。但也終無可奈何。畢竟這兩三年來被岳家軍打怕了,不敢絲毫大意。於是雙邊皆不行動,整個朱仙鎮地區居然顯得安寧下來。

又過了十數十,金兀朮得報金世宗病危,便把軍務交與副元帥帖木罕兒,急急趕回中京去了。

卻說牛皋在帽子山住紮已久,仍不見金軍有所行動,也有些耐不住性子了。這日與湯懷等人飲酒間,說要殺回去。湯懷忙勸道:“牛哥,你且莫要造次!謹遵嶽帥之令即可!”牛皋聽他如此一說,也想著還是需等岳飛回來再說。況且他也深知金兀朮非易與之輩,只好自我解嘲地說是酒話罷了。

一日,牛皋正在帳中閒來無事之季,軍士來報說寨門口有一人求見張憲,恐是探子已抓了起來。牛皋傳令押將上來。

稍頃,幾名軍士便押著一名素袍青年來到帳內。牛皋還未開口,那少年便嚷道“我是來尋親的!我爹爹張憲呢?”

牛皋一聽,連忙仔細看那年青人。但見這青年體格魁梧,面板黑裡透紅,臉膛方正,濃眉大眼,鼻如懸膽,英氣畢露。樣貌倒與張憲有七分相似,身高卻比張憲還高出一頭。便連忙細細問來。果真是張憲二子張仲廉!一問年齡,竟未滿十八歲。自小便隨宗親二叔公入終南山學藝至今。聽聞岳家軍要與金軍決戰朱仙鎮,生怕錯過了以後沒有仗打,便瞞著師父偷跑來助陣。豈料到了卻見根本沒有打仗。

在張仲廉的一再追問下,牛皋告訴他張憲已隨嶽帥回京面聖去了。只等嶽帥他們回來,便振旗鼓痛擊金軍。張仲廉聽此自然滿心歡喜,好歹自己還沒有錯過大戰!

於是,牛皋便擺晏與張仲廉接風,並於席間把眾將一一與張仲廉引見。面對眾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問話,張仲廉差點兒沒有忙過來。席間,大家自然免不了要看看張仲廉武藝。於是,張仲廉於帳中先耍了一套槍法。但見槍若游龍戲水,左挑右撩,前刺後捅,遠近皆顧,甚是精妙。最後一槍,看似以迅雷之勢直直刺出,卻顯現一團狀槍花,朵朵猶若霹靂迸現,寒光襲人。眾將不禁紛紛叫好。然後又練了一套劍法。但見劍花泛起時如銀屏乍現,前後左右,面面俱到。劍鋒橫掃處劍氣襲人,劍光猶如匹練。上挑下削,拿捏得穩準迅捷、乾淨利落。配以飄逸身法,精彩絕倫!一時眾將看得興起,喝彩不斷!

舞罷重新入席,牛皋自是帶頭狠狠誇讚了一通。然後問道“張世侄,你這般武藝,是何人所授啊?”張仲廉連忙答道“這槍法名曰“游龍霹靂槍”,是吾師父慧能大師所授。這劍法名曰“仙人劍”,吾二叔公所授。”後經他細細道來,眾人才知嘵原來他們這張家系張道陵之後,其二叔公修練家傳道學,於終南山隱居已數十年,一直與一法號叫慧能遊僧相交甚密。現兩人皆隱修於終南山,都一直在教導張仲廉。

然後,牛皋就把張仲廉安頓在軍中。因為沒有任職,倒也可在各營中稍稍自走動。由於暫時沒有戰事,他便常與一些年青將官切磋武藝,也隨大家一起訓練士卒。不覺又過一月有餘。

算算時日,牛皋也開始納悶起來。按說岳飛他們也該回來了!張仲廉隔天就來詢問,弄得牛皋都有點兒不耐其煩了。

終於軍士來報,有欽差持尚方寶劍帶了一隊人馬來到。牛皋自然不敢怠慢,帶領眾主將出迎。

欽差率眾來到中軍大帳,待眾將跪畢,將尚方寶劍交與副使,高舉聖旨向眾將宣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靖康以來,戰事連連,遍地烽煙。以致民生凋閉,國運維艱。今金人遣使求和,聖上體恤天下蒼生,應允休戰議和。諸將多年征戰沙場,血浸冑甲,勞苦功高,當論功行賞!校尉以上者,皆晉升兩級。偏將以上,著回京受封賞。軍務由此來眾監軍代領!欽此!”

眾將聽罷,竟然愣住了,沒人吱聲。雖然早有猜測朝庭有休戰之心,卻沒想來如此一出!這不相當於要御了大家的兵權麼?牛皋反應慢點兒,聽大家都沒立即謝恩,也回過神來。正要站起來作,卻被傍邊的湯和死死扯了下戰袍。牛皋不傻,當即帶頭叩拜,口呼“謝主隆恩”,抬起雙手接了旨。

欽差與眾監軍也乘熱打鐵地迅接管了軍權。

牛皋等人慾拿回佩劍,欽差不準。於是乎眾將軍倒成了被羈押的人一般了。

張仲廉自然入不了帳的。且帳外也有欽差所帶來的軍士團團把守,他被隔得遠遠的,根本不曉得中軍大帳裡的情況。

好容易待欽差們事了,便要立即帶著眾將返程。牛皋等人才出得帳來。牛皋見遠處的張仲廉還在向這邊張望,不禁眉頭皺了起來。待到走過一親兵傍時,對親兵朝張仲廉方向一歪嘴。親兵望去,頓然會意。待欽差與牛皋他們一走過,親兵立即抽身去找張仲廉,拉到無人處把情況及牛皋的意思告訴了張仲廉。

張仲廉聽後心裡一急。但他也不是魯莽之人,心裡頓然轉開了。好在這些天營門士卒都識得他,他還可及時出營。

於是,當欽差帶著牛皋他們出營後,乘著營門守衛沒換崗之前,張仲廉也裝著沒事一樣出了營。

但不巧的是,他還沒來得及走多遠,被監軍帶來換崗的人些看到了。監軍問守衛那是何人,為何放他出去?守衛士卒不敢隱瞞,只能據實稟告。

監軍一聽說那是張憲之子,立即叫士兵們追捕。張仲廉見勢不妙,連忙向山上逃去。好在他是一個人,又常年在終南山裡鑽山林,很快就逃脫了。

逃脫後張仲廉心裡想,牛皋他們應該是不甘心的。但他也吃不準牛皋他們到底會咋樣辦。不過他怕欽差那幫人對牛皋他們下黑手,於是就一直偷偷地跟著他們。

卻說牛皋一路上故作興高彩烈地與大家談笑風生,完全一副即將進京接受封賞的高興勁。卻在好容易避開監視時問湯懷逃不逃。湯懷沉默了許久,說那樣可能要連累岳飛他們。牛皋卻說,萬一這一回去都回不來了呢?湯懷說不大可能,因為朝庭不可能一下子誅殺這麼多將領。牛皋又說,沒人回去,岳家軍就沒了!大帥回來怎麼交待?湯懷想了想,也覺得在理,就建議牛皋自己晚上找個機會偷偷逃走。牛皋也覺得只能如此,反正他也不在乎封賞,就想還回去帶著岳家軍跟金兵幹到底。

到了晚上,他們在一處農莊前紮營。戰後的農莊還沒人返回。到處殘垣斷壁的。牛皋一看,利用農莊那些破屋逃大有可能。於是他走向那邊的守衛,說要去解手。守衛也沒懷疑,便由他去了。

牛皋才進入莊子,欽差就巡查過來了。看見了他的背影。欽差詢問守衛,守衛們都已認識牛皋了,就說是牛將軍去解手。欽差怕有差失,連忙帶人過去以防牛皋逃了。但哪裡還有人?於是欽差連忙喊道“牛將軍,你可是奉旨回去受封啊,難道你要抗旨不遵?”牛皋在遠處答道“欽差大人,麻煩你回去向聖上稟明,我牛皋殺敵心切!我一定要取金兀朮級再回來受封賞!”

欽差一聽聲音方向,忙令士兵們向那邊追去。卻不料突然從牆角處伸出一根長杆,把前面幾人絆倒一地。待起來時,哪裡還見得到蹤影?欽差又無奈又納悶:牛皋怎麼還有同夥呢?連忙回去檢視。除牛皋外其他所有人在呀?

牛皋跑了一陣,見沒人追來,便停下來憩口氣。剛一停,傍邊跳出個人來,嚇了他一大跳!卻聽那人說“牛爺爺,是我!”方定下心來。原來是張仲廉!

張仲廉問牛皋接下來該怎麼辦?牛皋想了下,說“這回事肯定不簡單!恐朝庭要御磨殺驢。我是要想回去保住岳家軍,不能等大帥回來卻沒人了!不過從朝庭的架式看,大帥他們也堪憂啊!這軍權一沒,將帥就是無用之人!要不,小廉子,你回京去探探那邊訊息?”

張仲廉也正是此意,畢竟他也擔心他老爹。於是,兩人就此別過,分南北而去。

牛皋回去後遇到岳家軍被分割劃入其他幾個大帥手下。但也有些歸順的義軍隊伍抗命。牛皋在伏牛山收攏這些隊伍,初僅兩三萬人,後來竟自行展到十萬左右。多年後與金兀朮大戰,二人相抱墜馬,牛皋竟騎在兀朮身上。兀朮被牛皋氣絕,牛皋則笑死於兀朮身上。這些,看官可去讀說岳傳,本書就不再去追寫這些了。

喜歡太極祖仙請大家收藏太極祖仙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