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改進排雲掌 初觸符篆

小說:太極祖仙 作者:天民思想

張三丰每日在慧能禪師的指點下勤奮刻苦地練功,不知不覺間就過了一月有餘。其間募糧的外事院僧人送糧回來了幾趟。張仲廉倒沒回來過,應該是業務有點好,全靠他統籌安排,忙得很。慧能禪師見效果很好,也就寬心了。

經過這一個多月的刻苦訓練,張三丰武功長進很大。打爛的杉樹皮堆了很大一堆。慧能吩咐柴房打掃去燒了,又換了一堆來。小三豐出腿的力量也越來越大了。鐵布衫功夫也練得能在鐵球床上睡很久的時間了,正在逐漸逐漸地把鐵球排布得稀疏起來。手上抓取鐵球穩穩當當,已經可以不須彎曲手臂了。周身橫練功夫已初見成效。

虎鶴雙形拳早己練得精熟,出招快時狠猛凝練,飈急靈敏;慢時沉穩從容,舒緩穩重。最難得的是快慢銜接十分自然流轉,看得慧能都有些歎服。師徒間也經常過過招,慧能禪師往往要靠功力深厚才能佔得便宜。

那排雲掌自然也練得挺好,居然如封似閉地大有無懈可擊的樣子。這小子還把攪膏藥的功夫也加了進去!慧能試著進攻了幾次,竟覺得自己的手臂似乎有些受張三丰的掌勢向傍邊帶動,攻擊招式有些不穩起來,打擊點自然就不準了。雖然這種帶動力還比較弱,以慧能的功力自然可以輕鬆應對,但這給慧能內心很大沖擊排雲掌居然還可以這樣練啊!如若練得高深了,豈不讓對手一搭手就亂了方寸,根本不能正常施展自己的功夫?弄得慧能也自己又研習起排雲掌來。在慧能的研究下,排雲掌得到了很大的改進。再與張三丰過招,有次慧能沒拿捏好力量,竟將小三豐向傍邊帶得飄了出去。好在這小子下盤功夫已漸紮實,沒有摔倒。慧能大喜,當即把要妙說給張三丰聽,兩老幼竟一起探討起來。張三丰說這排雲掌進攻招式上似乎還可改進。慧能就讓他演示來看。張三丰邊思索邊慢慢比劃出來。只見他小手一掌接一掌地掌掌疊加,但因功力不夠,效果還不夠明顯。不過這倒把慧能看得兩眼冒出光來,高興得呵呵笑了起來,直誇張三豐天才!於是他自己下去研究,又改進了跟進步法,果然得出一式絕招,慧能將之命名為“穿雲掌”。意為數掌在瞬間疊加追擊,直可把雲擊穿!慧能對此十分得意,竟去找慧定比試了一回,差點沒把慧定打傷。彗定好生高興,直誇了不起。自此,排雲掌被定為少林秘技之一。

張三丰那棍法也練得熟了。但他有點兒嫌齊眉棍短了些,耍起來不夠威風。慧能告訴他,齊眉棍的妙用正在於它的短。雖然俗話說“槍扎一線,棍掃一片”,但棍一長了,就顯得軟,並不怎麼好搭力。齊眉棍長短正合適,拔打點挑皆可很好地搭力,適於近身博殺。又多靈活巧招,也方便攜帶。實是江湖人士最常用的武器。然後還令張三丰改用長棍與他過招,輕輕鬆鬆地使些齊眉棍的招數就把張三丰剋制住了。張三丰不得不服了老和尚所說的,自此便更加重視短巧上的力功夫的練習,這也為他後來創造太極拳一系列的功夫打下了紮實基礎。

慧能見張三丰手上力量已漸有基礎,便又把三十六路龍爪手的招式教給了張三丰。

又過了幾天,張仲廉親自押了一批糧食回來了。這段時間所募得的糧食算起來也夠寺裡幾個月用了。算著時日也將近年關了,張仲廉答應了母親要帶巧兒母子回老家過年的,因而回來向慧能辭行。慧能自然應允。只是有些捨不得張三丰,便吩咐張仲廉過完年儘早把三豐送回來練武。張仲廉自然滿口答應。

於是,父子二人復向西南回了終南山藥王廟。

張仲廉也問了下二叔公是否一起回去趟。二叔公想想也有幾十年沒回老家了,這回正好人多,也就答應了一起回去。其實他孤家寡人一個,只與張仲廉他們這家親些,張仲廉在哪兒他就在哪兒心就踏實了。不過人老了終究還是有些故土情結的。

於是張仲廉一家子辭別林正英與眾道姑,向東回安徽老家。

一路上也算平安。張三丰與二祖祖也玩得親熱,又兼是回家過年,盡都心情大好,旅途倒也愉快。

張仲廉他們回到老家時正好是臘月二十九。一大家子相見自是異常親熱。巧兒與張三丰更是貴客,盡都喜歡她母子二人得不得了。張仲廉大哥的兒子叫張無忌,比張三丰小了月份,反倒要叫張三丰哥哥。血濃於水,小倆弟兄一相見便自來親切,便拉著一塊兒出去找小夥伴些玩耍去了。張母帶著一家子拜見過二叔公,大家便一起在堂上圍坐著噓長問短起來。由於朝庭的恩典與賞賜,張府現在也算是當地有名的大戶人家了。鄉鄰聽說張仲廉及二叔公回來了,也紛紛前來探訪,張府一時竟熱鬧起來。張母吩咐下人準備酒席,說要與二叔公接風洗塵,也順帶招待一回親友。大戶人家年前聚會招待親友鄰里也算是一方風氣。因為過年肯定各自家人團圓去了,年後又回門的回門,走親戚的走親戚去了,不好邀請到人。一時張府倒真如辦酒般熱鬧了!

交談中張仲廉也瞭解到了安徽的局勢。這幾個月來宋軍已逐漸收復了失地,宋金之間又回到了以前的狀態。金國見揮兵南下無果,又準備與宋朝議和了。韓世忠見局勢已穩,便上書朝庭,稱自己年邁老朽,退隱回鄉去了。一切軍務皆交與范仲淹。范仲淹倒一時成了朝中炙手可熱的人物。辛棄疾出任參謀,協助范仲淹搞好軍務。雖然軍功不少,但奏報上去朝庭也沒再提職封賞,仍是個參軍之職。大抵因宋朝歷來重用文人,辛棄疾並未參加科考,只能得武將待遇。對此,范仲淹也頗為辛棄疾感到可惜。

酒席間張仲廉兩兄弟代表家人,一一向眾鄉鄰親朋敬酒。眾人也紛紛回敬。二叔公平常很少飲酒,不一會兒便喝醉了。巧兒也飲了好多杯,喝得兩頰陀紅,顯得越豔麗。眾人都贊張母好福氣,娶了這麼好的兩個兒媳婦。張母也感到十分受用。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自然家家戶戶都各自忙著準備團圓飯。還有個風俗就是要掛燈籠和貼春聯及桃符。許多人家的桃符都是從集市上購買的,只有大戶人家或可請動高人為他們專門畫符,早早地便求來珍藏著了。二叔公心情大好,便吩咐張仲廉去找畫符材料來要自己畫符。大家知道二叔公是隱修老道,自然都十分期待。張三丰更是想看二祖祖表演。

不一會,張仲廉即找來了金紙(就是好一點的黃裱紙)及筆墨硃砂鎮尺等畫符用具。對於畫符,張仲廉倒看二叔公畫過不少回。只是他無心學,二叔公也不教他,所以他經常就充當個打幫幫的角色。

只見二叔公先用把金紙裁成了大小合適的細條,取了張來平放在桌面上,用鎮尺壓住頭子。然後拿起一支毛筆蘸了些墨,口中咒語一念完,揮毫疾落金紙條上迅疾書。那筆跡流暢圓轉,一氣呵成,符文顯得煞是協調好看。張三丰看得瞪大了眼,心裡竟又暗喝道“有道韻!”不過這回他並沒有出聲,免得打斷老道士畫符,但暗中卻十分想研究研究。

二叔公又換了支筆,蘸上硃砂,覆在符紙上畫了起來。也是一氣呵成。整張符之馬像活了起來,金黃色底子加上紅黑相間的符文錯落有致而又和諧統一於一體,端的是看著都是一種藝術享受。眾人見一張畫完,符文猶若兩條龍在金紙上活靈活現地翻飛,盡都鼓起掌來,嘖嘖稱奇,都說沒見過畫得如此好的符!二叔公也十分得意,一捋鬍子向上翹起,說道“平安符而已!老道畫了幾十年!只是近些年沒畫過了!”

其實作為一個隱修的道士,名聲不顯,也少有生意可言。平常靠偶有人請他去看看地、算算卦給些費用用以渡日外,實在沒法,遇節日廟會之類的,他也是要去擺下攤的。起碼可以賣些符紙出去的。這也是二叔公的生存之道!所以,這平安符他這輩子可沒少畫。但於心裡而言,他還真看不大起平安符,只覺得是自己迫不得已向世人騙取點兒生活資源的手段而已!幾十年來,他所學所鑽研那些“有用之術”,實則一回也沒用上過。不過這回是他第一次心甘情願地為自己家人畫符,倒也特別用了心的。所以對於所畫之符,也甚為滿意!的確效果達到了歷來製作同類符篆水平之最!

當然,若大一個張府,不可能一道符就夠了。於是二叔公又接著畫了大大小小的幾十道符,並分咐按他所指方位地方一一貼上。全程張三丰都一直全神貫注地看著,連他那兄弟張無忌好幾次拉他去放火炮都沒拉動。

這天二叔公算活得夠充實了!鄉鄰見他的符畫得這麼好,都來向他求符。連在集市上買了符回來的人也把符揉成一團扔了,也來賴著討要!名聲還不脛而走,直忙到掌燈時節才沒人來了。張三丰也厲害,竟一直守著看。見稍有空時竟又纏著二祖祖問這問那!

二叔公見他感興趣,又奈何實在有點兒忙,便敷衍他道“你小子想學,改天我教你嘛!”張三丰聽了當然很高興!

果然,老大初一的,張三丰就纏上二叔公了。但日常習俗該幹啥就幹啥。在張母的主持下,上香敬先輩拜祭祖墳之類的活動大家都必須參加的,這倒讓二叔公得以休整了下。臨晚,張三丰又纏上二叔公,非要讓他講畫符的事。二叔公也閒了開心,便對他吹噓道“符術,其實算道教挺重要的一方面。主要是用來護亡靈免被邪惡的鬼神侵犯的。對正常人而言,他們自有大道加身,沒啥作用的。不過好些大招,配合山形水勢之地理,以及陰陽八卦之玄陣,的確可破妖術,保平安的。學好了,用得當,真的可以讓太上老君都來幫忙。這種事,世間罕遇,也需高人施為!這就是有福之人自有福,無福之人毛腳杆的道理。”

說實在話,按二叔公這等解釋,怕真沒幾個人能懂。但張三丰聽了,卻連連點頭。

二叔公又接著說“高階的靈符,配合術法,還真可能揮出強有力的針對靈魂方面的攻擊力。輕則讓人致幻暈眩,失去戰鬥力。臨場暗中施法,端的讓人防不勝防。重則傷人於千里之外,讓人瘋癲而致死。此古稱巫蠱之術,皆需藉助靈符。不過此法近妖,為人不齒,已漸失傳!”

張三丰畢竟年幼,對二叔公這些資訊量太大的話也確實不太上心了。他更關心的是畫符中的道韻!所以他就搖著二叔公的肩膀央告道“二祖祖,你就跟我說下怎麼畫符吧!”

二叔公也有點兒回過神來,曉得自己對一個四歲的小孩子說這些有點兒對牛彈琴。但見張三丰那股認真勁,以為他不過就想學畫畫兒罷了!也便自個搖了下頭,溺愛地笑著說“好好好!祖祖就教你畫!”於是拿過紙筆,先在紙上畫了個“勒令”二字的草書,自然就是畫符的起筆。然後逗問道“伢子,這兩字你認得不?”張三丰當然認不得,搖了搖頭。二叔公便解釋道“這是勒令呢!就如下命令般對所有神靈說話,統統的聽我的話行事!”張三丰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二叔公說完就把筆交給了張三丰,讓張三丰自個先學畫這兩個字。

張三丰早就看熟了這個開頭筆勢,便一揮而就地在紙上畫了下來。二叔公一看,老花眼都亮了人才啊!這一下子就堪比學了十幾年的熟手了!於是他又仔細打量了張三丰一通,把張三丰看得心裡怪怪的,直摸不著頭腦!二叔公看完張三丰,竟高興地一把抱住他說道“張家道根不絕!後繼有人呢!”不過又似乎想到了啥,一下子又黯然了!

原來,自張道陵以來,五斗米教張氏一族嫡傳,真正能繼承道學傳承之人,往往並非嫡長子。因為習練道術後,一般不婚不育無後!為啥當年他帶走了張仲廉,就因為張仲廉是老二!想著張憲是獨子,而下也只有兩個兒子,張家自此已有斷了香火之憂,故而他對張仲廉也是忍了再忍,並沒有傳予道術!而今這張三丰則是張仲廉長子。況且巧兒體質特異,自誕下張三丰後,這些年並未有子。所以二叔公心疼張仲廉,寧肯道術失傳,也不想教張三丰了。二叔公瞬間內心這陣天人交戰,竟讓他額邊沁出汗珠來,一時臉色也青黑了下來。

張三丰畫完,正等著二叔公點評及繼續教呢!見二叔公如此面色,也自感覺不對頭,連忙伸手搖了搖二叔公“祖祖,你咋了?身體不舒服?”

二叔公也回過神來,強笑道“豐兒畫得真好!這畫符純屬鬼扯,所以大家稱之為鬼畫符!只能算道士騙人的把式!豐兒自小要學好,不學這個也罷!”

張三丰聽二叔公此話如此大的轉變,一時也搞不懂了啥意思,竟愣在了那裡。二叔公見狀,很無奈地摸了摸張三丰的頭,又說道“祖祖不大舒服,就不教你畫符了!新年頭上,你還是去找無忌他們放火炮玩吧!”

張三丰聽二叔公如此說,也不好再賴著了,便獨自出去了。剩下二叔公一人攤坐在那裡,又著實痛苦了好一陣,竟然有些淚眼婆娑起來。

好容易二叔公迴轉了正常,想出門走走散下心。才一出門,又見張三丰正杵在那大門口,盯著門框上最大那張符看著,手指也邊比劃著。這使得二叔公心裡又不是滋味兒起來。不過他也自是搖搖頭,心一橫,暗自說了句“順其自然吧!”

喜歡太極祖仙請大家收藏太極祖仙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