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隆興北伐,初戰靈壁

小說:太極祖仙 作者:天民思想

姜子牙回報元始天尊。元始天尊思量道“那蚩尤也是遠古人祖,有近三分之一的祖龍之氣。他這一出世,倒也確實符合北帝星界大量龍氣消失之兆。只是這股龍氣下界,凡間怕要出位了不得的千古大帝了!”。他見黃帝聖皇都沒有管,自然也不再管這事了。不過,二十年後人間卻迎來了真正的一場浩劫。當初張道陵所感應的便是此劫。此處暫且按下不表。

話說那宋孝宗乃太祖趙匡胤後代,不知是否祖上遺傳血性或因太感自身當權不易,竟堅決抗金並矢志北伐。他甚至繞過主和派的參知四省直接向前線下命令北伐!

這便是史稱的隆興北伐。

范仲淹領命,既欣喜也憂心。一則主戰一派雖一直堅持,但久久皆因主和派作梗,已漸成“暖風吹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卞州”之勢。如今銳氣己失,並不如中興四將之時。再則金人內政己安,也非朱仙鎮決戰之季。還要防主和派反撲。況且,自休兵多年來,南宋之軍新陳代謝,也不復當年之勇。所以范仲淹有些頭疼。不過前有岳家軍之範,後有孝宗支援,范仲淹自詡也可能做成豐功偉業。於是他急召辛棄疾商討。

辛棄疾還是言說,欲破金兵,只能正面對峙,側面以精兵襲擾。兩相配合,才可成事。但精兵何在?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二人不約而同又想起了張仲廉!於是,范仲淹令辛棄疾修書一封,派人去請張仲廉出山。

其時,嶽雷也接到命令,率苗兵經四川出陝西助戰。歸吳階管轄。

張仲廉接到辛棄疾書信,見義兄言辭懇切,不好推託,便別了巧兒與二叔公,又回到了宿州境內范仲淹軍中(當時宿州城還在金兵手中,宋金軍隊就在宿州境內對峙著)。先是受命組建一支精兵,加強訓練,隨時待命。只等朝庭後繼部隊一到,便開始北伐。

宋孝宗此次北伐東路軍主帥選定的是張浚。不過此張浚並非中興四將那個張浚,那張浚早已含恨歸西了。二人只是同名而已。此張浚也曾於建炎三年收攏過南宋北部幾萬潰兵,退守長江,確保了長江保衛戰的勝利。史稱中興十三功之一。又是堅決的主戰派。但作戰能力卻不怎麼樣。宋高宗就評價過他“天下皆知”,說的卻是他那丟失富平之戰!但宋孝宗算是病急亂投醫,主戰派有資歷的老臣也只數得上他了。年青的如范仲淹又不可能破格提拔委以重任。

張浚此次號稱將兵二十萬而來。實則僅有六萬算是老兵,八萬人是最新招募的僅能搞下後勤運輸之類的新兵,全然沒有接受過任何軍事訓練。總共就十四萬人而已。手下先鋒大將李顯忠倒是員猛將,帶了約一萬九千精兵。副先鋒邵宏淵也有近兩萬人。張浚自領兩萬餘人馬。

張浚北伐,自己走到揚州便不走了。他把揚州看上了,選作自己的大本營。只派李顯忠與邵宏淵向北進軍,而他自己座鎮揚州作遙控指揮。並宣調范仲淹回揚州作軍事顧問。前方原守軍一概受李顯忠與邵宏淵節制。

邵宏淵十分善妒。身為副先鋒,卻妒忌李顯忠勇猛。竟早早地就向張浚明說不願受李顯忠制約。張浚也是個糊塗蛋,想學三國時司馬懿讓鍾會與鄧艾那麼樣來個二士爭功,居然同意了!

李顯忠卻只是個猛張飛,就喜歡功夫好的猛人。一到宿州宋營,便看上了張仲廉及其所訓練的那支精兵。拉著張仲廉就來了一場兵對兵,將對將的大比武。軍中搞下大比武本也正常,可以提高士氣的。但李顯忠本意卻並不在此,而是單單地算以武會友那般,硬要自降身份來與張仲廉撕殺一場。這反倒把張仲廉弄得很是尷尬。最後做些樣子讓著李顯忠得勝罷了。李顯忠卻很是不依,非要張仲廉出全力比武。張仲廉只得瞅準機會,一腳把李顯忠勾翻在地,又連忙過去把他拉起。李顯忠卻哈哈大笑,拍著張仲廉肩膀說道“我就覺得嘛,張老弟功夫豈會比我差!”

這李顯忠一接手軍務,哪還要啥參謀。三言兩語就與邵宏淵二人分了任務。他自己提兵攻打靈壁,讓邵宏淵打泗縣。邵宏淵當然樂意,心想靈壁一個小鎮,有屁個油水可撈!還有可能受到宿州來援的金兵腹背夾擊。泗縣好歹是縣城,打下泗縣,不光功勞大,那油水肯定足夠多的。

辛棄疾反倒被他們踢到張仲廉那支部隊來了。這弄得辛棄疾直是搖頭苦笑。不過兄弟倆在一起作戰,內心裡倒也高興。李顯忠對原駐軍只要了張仲廉這支幾百人的小隊,其它的他瞧不上,都給了邵宏淵。

此時金國卻出了個大漏子。本來為了對付南宋的北伐,一方面在調兵遣將,一方面又在向各部徵兵。北部契丹族原本遼人,是耶律大石沒來得及帶走的人,對金人本就有國仇存在。金國所派去抓壯丁的官兵反被契丹人殺了,倒相當於送了契丹人三千多副冑甲軍備。由此,契丹人起義,一鬧就鬧了四年之久。加之宋朝北面被金兵佔領區還有許多漢族義軍在活動,最有名的算耿石所領導那支義軍。辛棄疾原來那支義軍本也打的耿石的名號,也曾有過密切聯絡。

所以此時宿州的金兵日子並不好過,聽聞宋軍派了二十萬大軍北伐,嚇得只能躲在城中等待援兵,哪裡敢出來增援靈壁。

辛棄疾對靈壁一帶本就再熟悉不過了。李顯忠又提大軍猛攻猛打,張仲廉部就乘機側冀突襲,靈壁之敵沒有堅持到半日便被殲滅。

李顯忠自然大喜,招撫了降兵降將,又口頭上對張仲廉部予以了誇獎。

老百姓聽說官軍收復了靈壁,盡皆自地簞食壺漿前來犒勞。李顯忠自是萬分高興,便在靈壁駐紮下來,等待邵宏淵攻克泗縣後前來匯合,好一起攻打宿州。但一連等了十數日,卻得軍兵來報說邵宏淵部對泗縣久攻不克,沒了辦法。李顯忠心裡本就鄙視邵宏淵,只是礙於邵宏淵擅長逢迎張浚,一向不曾給他臉色。但這回著實沒有忍住,便當著邵宏淵派來報信計程車兵就大罵了一句“草包!”

但他也不是個完全的粗人,心想自己縱提兵而去助戰,也不一定能討多大便宜,便心生一計“何不勸降了事!”於是他找來降將,許以大功,令其前去勸降。那番將也是個精靈之人,一則懾於李顯忠軍威,再則失望於宿州之兵不來相救,便對泗縣金將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地勸降成功了。但那守將只降李顯忠不降邵宏淵。於是李顯忠移師泗縣,不費一兵一卒地就得了泗縣。這回事邵宏淵本該高興才是,但以他那善妒性格,卻引以為畢生之恨。

李顯忠與邵宏淵皆進入泗縣城中。剛把局面安定下來,所降金兵竟忽然又騷動起來。李顯忠帶兵過去一看,見到是一宋軍與一金兵千總起了爭端。一問之下,竟是那宋兵要繳金兵千總的佩刀。恰好這宋兵還是邵宏淵的兵。李顯忠不禁心頭火起,二話不說,抽出劍來一劍就把那小兵給砍了。邵宏淵得報,便心中更恨李顯忠了。

喜歡太極祖仙請大家收藏太極祖仙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