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張三丰受遨訪崆峒

小說:太極祖仙 作者:天民思想

王重陽得道昇仙,全真七子自然萬分高興。此訊息一旦傳出,全真教必身價陡漲。除了香火興盛、信徒倍增之外,法事業務必然就更加興旺。更重要的是讓大家看到了成仙的希望。

所以,馬鈺決定辦一場盛大的慶典,算作恭送重陽真人昇仙。

一回全真派,馬鈺立馬布置開來,分派人手向當地名宿投遞遨請函。林正英自然也在邀請之列。張仲廉父子更是嘉賓與傍證,自然一直留在全真教內。

玉陽子王處一覺得全真教這招牌不夠響,建議改個名字。馬鈺有些犯難,認為有違祖師。孫不二對馬鈺說道“要顯名頭,就得借師父之名!乾脆就叫重陽宮!”這個建議立馬得到大家的一致贊同。自此,全真教所在地正式更名為了重陽宮。掛匾典禮,也定在慶祝昇仙大典裡面。

忙完瑣雜事務,馬鈺也遵照王重陽之言,把全真派那吐納之術教與了張三丰,併為之作了詳細的講解。張三丰也依言子午二時打座練功。

以張三丰的資質,才練一個時辰即己牽動氣機,能形成小周天迴圈了。

此處先解說一下道家吐納之術。此術據傳為黃帝所創,講究靜坐放鬆人自己的心神,進行屏心靜氣地緩慢深呼吸,以達到更深層次的人與外界之間的氣體交換。拿現在科學說法而言,就是儘可能地促進人肺部與外界間的氣體交換以及肺部與血液間、血液與細胞間的氣體交換。從不同層次加強吸納氧氣與排出二氧化碳,自有吐故納新之功效。故通俗地稱之為吐納術。而各派在習練過程中,又由習練者自己揣摩形成了不同的功法。所引氣機穿透四肢百骼,流轉於周身各處。基本上都按一定的經絡線路執行。但總體上都分為小周天與大周天兩大階段。

小周天是儘量深呼吸後氣沉丹田,然後以自主意識牽引氣機讓“意識之氣流”按一定線路在身體軀幹中形成個小迴圈。一個迴圈即稱為一個周天,故曰小周天。大周天則是在小周天基礎上使意識氣流通達人體四肢百骼,形成走遍全身的一個大迴圈,故稱為大周天。

此法初練者要做到氣沉丹田都要練一兩個月才成,要走通一個小周天則往往非數年方可形成氣機,感受到意識氣流的存在。由此可見,張三丰的確資質逆天得很。

當然,各種功法又各自有所講究。全真派這套功法要求子午二時習練,是認為子午二時乃天地開合,陰陽轉換之時。這兩個時辰內便於練功者能更好地吸納天地玄氣,更有益於功力的增長。但也有別的理論認為,子午二時人體處於休息狀況,氣血歸於平靜,更有利於人進入寧神靜氣狀態,於練功效果最佳。若按修煉本身意義而言,的確都有道理。若按現代科學角度說,子午二時氣血歸於腑臟,的確更利於人體與外界之間的氣體交換,有利於身體的全面休整。

按道家所言,內功練得高深了,能於體內累積天地玄氣,替換人體內的谷氣。所謂谷氣之說,指的是人吃食物而獲得的精氣。是人的後天之氣。谷氣助長血氣,能維持人體的正常機能。但道家又將谷氣視作低等的精氣,稱之為濁氣,認為應儘量用天地玄氣來替代排出體外,才能使人身體輕盈,便於飛昇。所以,練出玄氣,道家即認為進入了玄境。玄氣圓滿充盈,排盡濁氣,再進一步即達天人之境。天人之境也稱生死境,意為突破生死大關,可進入不死境界。其中又有命魂境、神魂境、天人合一之境之分。達天人合一,可與天地同壽,方可稱為成了仙。成仙后即是返樸歸真,繼續修煉神魂,形成元嬰,煉就強大神魂,成為聖人。故此境稱呼比較多,有叫元嬰期的,也有叫聖境的,也有叫歸真境的。各流派功法各異,稱呼就不同。至於聖境以上,即為神祗,就不得而知了。但據說神祗法身都異常強大。女媧娘娘僅靠法身就可煉五彩石補天的!西天如乃佛祖的法身,一根手指頭就可把己達聖境的孫悟空給鎮壓了。

由此看來,王重陽僅僅是玄境圓滿階段而已,還需覓龍脈龍穴之風水寶地大量修煉天地玄氣而衝擊命魂之境。距離成仙也尚遠。但於世人眼中,這又直接等同於成仙去了。

事實上也如此。數年後林朝英還帶回一女童,交與李莫愁代師傳藝。那正是小龍女!

全真派慶祝昇仙大典如期舉行。這天全真教山門自然熱鬧非凡。遠遠近近的很多人都聞訊而來看熱鬧。各界名流及好多教派掌教也都來了。就貴賓席都是四十幾席。至於一般來賓,並沒有安排桌席。他們為了能擠到廣場觀禮,把山門外條石臺階都要擠得水洩不通的。弄得全真教上上下下維持秩序都費不完的力!

林正英帶著巧兒一大早就來了,自然列為貴賓。

慶典第一個環節便是換匾。在鑼鼓喧天,炮仗齊鳴後,馬鈺宣告為了紀念重陽真人,自此全真教教址更名為重陽宮!又鳴了通炮仗後換了牌匾。

然後,馬鈺請出證人,宣告王重陽昇仙時間及經過,並宣讀了祭文祭祀天地及列祖列宗。

禮成後自然就是開席。席間,人們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重陽真人的過往趣聞軼事。

張三丰一家子所在桌席上有一年青道士,自號雲離子,正好挨著張三丰坐。由於年齡相近,又特別羨慕張三丰作為證人親眼見了重陽真人飛昇,便熱情地向張三丰訊問王重陽飛昇細節。張三丰也一一告知。當他聽到王重陽竟以指劍遠遠地劈開了巨石,感嘆道“重陽真人真不得了呢!我師祖只能一拳隔空打斷手臂粗細的松枝,還遠不如他喲!”

張三丰聞言,也是心裡一驚。隔空斷物,他也僅見過王重陽斬石,沒想世間還有人能辦到!於是就仔細地與那雲離子攀談起來。

據云離子所言,他乃是崆峒派現任掌教之孫。他所說的師祖是崆峒派太上掌教飛綏子,已經九十來歲的人了。一身崆峒派道家功夫練得極為精深,通臂神拳對空一擊,可將小碗粗細的樹枝從大樹上打斷下來。

林正英聽雲離子如此一說,也頓對雲離子說道“原來小道友是崆峒門下!那飛綏子前輩尚健在啊?數十年沒聽說過他的訊息了!”

雲離子忙點頭答道“還在!還在!健碩得很。天天就打坐練功!”

那崆峒山距終南山不算多遠,也四五百里。且本就是名山。據說元始天尊座下弟子廣成子於此佈道,遂得聖名。周穆王、秦始皇、漢武帝都去拜過山呢!只是崆峒派創始於唐朝飛虹子,似乎與八仙有關。雖後來一直人丁不旺,但也是古老道派,林正英自然知道一些。

林正英點頭道“你們崆峒山那無相神功也是一絕佳功法!還有通臂神拳、飛龍拳、八卦掌、醉八仙拳等等八門神術,也當真博大精深!”

雲離子見林正英把崆峒山絕技說得頭頭是道,知是遇到了高人,連連把頭點得雞啄米般。

張三丰也深感驚奇林正英整天搗弄藥物居然對別家武術也瞭解得如此之多!心裡也更想去崆峒山拜謁下了。

雲離子向林正英一禮後問逍“先前觀禮去了,不曾問候!敢問前輩高姓大名?”

林正英笑道“我就個採藥人而己!”

雲離子又拿眼望向張三丰。

張三丰連忙介紹道“這是藥王宗宗主林正英道長!”

雲離子一聽,立馬站起身來,納頭又是一禮“原來是林宗主!”又狐疑地看著張三丰問道“與重陽真人一起飛昇那位林仙姑?”

張三丰知他誤會了,便解釋道“那是她妹妹林朝英!”

雲離子這才回過神來,“哦”了一聲,對林正英拱手道“小道幸遇前輩!有禮了!有禮了!”

林正英笑笑,示意他坐下繼續吃酒。

席間,這雲離子與張三丰自然越談越歡,越喝越熟絡起來。二人心性相投,又都是年青人,倒投鍥得很!

張仲廉見二人合得來,想起自己當年與辛棄疾等人相交之事,也甚為欣慰!畢竟張三丰一直在少林寺習武,除了那些師兄外,還沒啥朋友。便借互相敬酒之機,詢問雲離子歲數。雲離子恰好二十,要大張三丰三歲。張仲廉便對張三丰說道“豐兒,以後可要多多向雲道兄好好請教!”

雲離子連忙說道“豈敢!豈敢!三豐老弟少林高足,該我向他討教才對!”

張三丰也連忙說道“我也仰慕貴派功夫得緊!若雲道兄不嫌打擾,倒真想去拜山學習呢!”

雲離子聞言,頓然叫起好來!便邀張三丰這就一起去耍。

張三丰拿眼望了下張仲廉。張仲廉含笑頷示意。張三丰遂高高興興地答應了!

喜歡太極祖仙請大家收藏太極祖仙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