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武當山自修

小說:太極祖仙 作者:天民思想

當外界對武當山上有個神秘的武當派傳得紛紛揚揚時,張三丰仍獨自一人在武當山上修煉。

他根據武當山上的巖壁來練八步趕蟾的輕功。說來真實的輕功其實就如同跑酷運動一般,無非腿腳上彈跳力爆力要好,再加上善於找到藉助繼續力之處及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像所謂的燕子三抄水或一葦渡江之類的,其實多是因人在空中度快了而有凌空蹬腿的動作而己,看上去如同在水面上飛行,其實並沒有得到繼續力,一旦距離太遠,還不是栽水了事。所以當初在靈壁張仲廉叫丘處機與馬鈺各備一根粗大的竹子用輕功踩著竹子過河,那就不同,完全有藉助竹杆繼續力的可能了。這其實與“一線穿”輕功差不多,還沒那麼難。

八步趕蟾這種輕功算少林絕學之一,與壁虎遊牆功、一線穿並稱少林三大輕功。但八步趕蟾猶為便捷實用,度快,又不借助其它輔助工具,故而為練習輕功的選。其原理與現在那些騎摩托車飛越牆壁差不多,就是有些藉助離心運動使人飛越高牆的道理。所謂“八步趕蟾”,意思是人注跑後能在牆面上斜著向上蹬八步,從而可以使自己登上一兩丈高的高牆,誇張地說就如同登上了月亮一樣。“蟾”就是指月亮,古人常把月亮稱為“玉蟾”!古代那些高牆大院,有的就個光溜溜的院牆都有兩丈來高,還真不是一般飛賊可以隨意出入得了的。當然,要想把輕功練到在空中飛那般,除非達到玄氣外放,步入玄境才行。不過即使那樣做,其實也是一般不會如此而為之的。因為那樣太耗玄氣了,有些得不償失。

張三丰在少林寺自然是修煉過輕功的,只是出了少林後就練得少了。隨著太極拳與太極劍已創立完成,練武方面似乎就有了些閒遐。特別是之前與孟珙親兵間演練搶攻山頭,張三丰覺得自己輕功也得加強,否則,若不是仗著劍法強橫,還真不容易攻上來。但若輕功了得,自可避實就虛地輕易突破據險而守的敵人防線了。

所以,張三丰並沒有再選光滑的牆壁練八步趕蟾。而是直接選巖壁來練。但巖壁山路並不似平壩那麼好注跑加的,所以練起八步趕蟾來其實難度反而要大得多。好在張三丰腿部力量極強,又善於借勢搭力爆寸勁,他就乾脆正面向巖壁衝刺,藉助巖壁的凹凸不平來搭力上升。開始時還手腳並用,當真猶若飛猿,可騰跳於巖壁之上。後來,他逐漸形成了上巖壁前的快預判能力,即在要飛身上巖壁之前早就有了步法落點的計算,竟可逐漸不再靠手爪攀巖,也能自如地騰跳於巖壁之上。還可以在上升過程中迅調整動作,藉助稍稍凸起的岩石,在上升力竭之時,使用腳寸勁,旋身又向合適的高處上竄。這身法,於外人看來,就如同人在上升到高處時,又踩了朵雲再向上縱跳而起一般,故被後人稱之為“梯雲縱”!這便是武當輕功“梯雲縱”的由來。

在武當山上這段時日,張三丰除了練太極拳、太極劍及梯雲縱外,還請了石匠打了幾個太極石球,練太極球。因為張三丰現,練太極球於練氣功也極有促進作用。現在他運轉起體內氣功,再練那太極球,不光舉重若輕,把太極球玩兒得的溜溜轉,同時也能使體內玄氣運轉也越來越暢,四肢百骸,抱圓一體,渾然統一!大有忘乎於形,溝通天地之韻味。就連玄武神念也稱讚這種練功方式與所達到的狀態之良好。可見,成效肯定是挺顯著的。

當然,由於上次領教了張可大那神拳符的厲害,張三丰對符籙也上了心。由於有原來畫平安符的基礎,他現在習練起《靈符經》上的符籙製作來難度就不是那麼大了。只是有好些怪頭巴精的符籙及製作材料他一時沒法吃透與準備齊備,還遠達不到書上所說的效果。所謂畢竟還處於初學入手階段,要達到灌注靈力於其中,以達到調動天地之勢顯現其威力,那肯定還差之太遠。

不過,玄武神念安慰他道“你那平安符其實繪得挺不錯的!若能注入靈力,乃至精血於其中,光一張平安符作用就大得很呢!別小看最常見最基本的東西,往往是最有用的!”張三丰有些不解地問道“那平安符不過就是個庇佑平安的符麼!還能有啥大作用?”玄武解釋道“天下莫過於平安最重要!弄好了,一符足救一群人之命!當真能達到百邪不侵,萬法不加的境地!不過就是要耗損精血,有些虧制符之人的修為甚至神魂,故雖有保命妙用,卻一般不會那麼捨得地去製作極品的平安符!”

張三丰聽玄武說得如此神乎,便問道“如何才能注入靈力與精血呢?”

玄武卻有些支唔道“這……現在於你還不甚合適!不過調動靈力之法你倒可以學下了!”於是,於神識中傳了張三丰一段法子,與那莊周傳丘處機的仙法有些類似。不過,丘處機那種情況是莊周附體施為,張三丰則需真正靠自己來,自不可同一而語。這就要求張三丰必須做到凝神而忘我之態。

張三丰本就是個做事極專注之人,當下就試了一下,運轉起那仙訣來,似乎並著的食指與中指真的能牽引某種東西。雖然有些困難,免強還是帶得動些。

玄武也感到吃驚!他原本認為張三丰要練到牽動靈力,必須至少半年數月的刻苦練習才有可能,沒想到他竟然試一下就免強能帶動了!於是他又仔細地指點了幾回張三丰。張三丰練了半日,巳逐漸能將靈力帶入所繪的平安符中來。再將那平安符往門上一貼,似乎整個屋子空氣都要清爽些了。玄武卻說道“這道觀門上貼平安符,倒是多餘了!有本神殘餘之氣息,安能有鬼祟之物敢來?倒是前胸後背各貼一張,再兇邪之地你也去得!”

張三丰不想玄武竟給予如此高的評價,一時高興,便說道“我再畫些便是!”當真如有錢的富翁一般,不在乎票子一樣!

成果受到肯定,張三丰就練得更勤了。玄武告訴他,要逐漸練得用筆也能引動靈氣注入符紋內。張三丰覺得筆又不是手指,似乎難以做到。玄武告訴他,要用意念引導。這個張三丰懂,就是集中心神認真描畫嘛!就好比練書法一樣,高手能寫得每一筆都力透紙背,每個字都挺拔有神,一般人就幹不起。這種自然循序漸進地注入的靈力,會更持久,效果更好!只有練得功力高深了,才可直接並指憑空畫符。那時若能再加入自己的玄功,則可隨手成符克敵,簡直就是仙法了!那自非一般凡間的東西可以抵擋的!

張三丰聞言,便更是在意這方面的修煉了。好長段時間,廢寢忘食地練這刻畫符籙之功。

話說這符籙文化傳承了18oo餘年,都是在道教內部流傳,有其不可替代的專屬性、唯一性和神秘性。

為了掙錢,民間五斗米教天師道科儀式名目繁多,大致可分為陽事和陰事兩大類。根據齋主的要求,又有不同的規模和規格。陽醮主要是為齋主舉行祈福、消災、求子、慶典及祈雨禱晴所用。陰醮則用於度亡魂。道教在舉行齋醮時,必先沐浴齋戒。

道士在施法時,常常以符、咒鎮邪去病。符者,按《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雲“合天地正氣曰符”,《清微元降大法》雲“符者天地之真信,人皆假之以朱墨紙筆,吾獨謂一點靈光通天徹地。這就是指以神魂灌注靈力於其中了!有種說法是符者陰陽契合之具也,惟天下之至誠者能用之。誠苟不至,自然不靈。故曰以我之精合天地萬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萬物之神,精精相博,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紙以號鬼神”。

另外,道士在施法過程中,常常需要念咒掐訣。咒在道教經典中,有“祝告”之義,“夫祝之之意,欲以達乎天地神明”。這法子類同於玄武所授張三丰那種法訣,但由於凡間道士,修為均不大精深,連他們自己都將信將疑的,故參雜了許多裝神弄鬼的東西在裡面,故而後來幾近失傳狀態。其訣要又分手訣、法訣、鬥訣、神訣。在舉行醮儀中使用,又採用“單訣”、“雙訣”,即單手或雙手行訣。行訣倒成了後來正一派道士鑑別功底深淺的重要標誌。其實,若按玄武之說,達到那種搭手就來憑空成符的境界,哪有容傍人或敵方察覺手勢法訣的道理嘛?出其不意,克敵制勝為大,豈會給敵方防範的機會?凡間道士故意演練紛繁複雜的道訣,自然是為了蒙觀眾及齋主的!

許多時候,做法事時為了增強表演效果,道士們還經常暗中採用一些法門。比如用磷粉(白磷,在中國古代化學知識及手段極其欠缺的情況下,道士們煉製磷粉倒是密不外傳的。)製造符紙光及自燃現象,自然可以起到譁眾取寵的良好效果!但按玄武所說,那些磷粉多由白骨提煉而成,磷火中所攜陰魂之力的確對邪魅之物有擾亂殺傷之能。張三丰倒是不屑去玩兒那些,故沒啥在意這方面。

全真教則講究邪不勝正而以罡氣克邪,故並不如正一教或茅山派那樣去裝神弄鬼,所以反被張可大他們正一派譏笑成連道場都不會做了。

這些算點兒題外的介紹了,就算增加下讀者的興趣吧!小說呢說白點,就是扯南山蓋北網地吹些相關的龍門陣來好耍而已!所以,各位看官也不可當真了。如果你當真按我這小說裡所說去修煉,萬一沒成仙反而走火入魔瘋了,我可負不起那責!我有個遠房侄子,十五六歲時,不知何因,於鄰縣境內慘死。據說死前經受了割頸焚身。警方查之無果,最終結案為看玄幻小說中毒自殺的!這個結論我是有所腹誹的。但憑心而言,也不得不告誡下讀者小說都亂吹的,切不可深信之!

喜歡太極祖仙請大家收藏太極祖仙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