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武當派崛起

小說:太極祖仙 作者:天民思想

比完武,大家自然縱酒言歡。那洪七甚是善飲,頻頻勸酒,直把大多數人都喝醉了事。

次日,眾人紛紛告辭。洪七又向大家致謝一番,並表示今後若大家有需幫忙的地方,丐幫必傾力相助!

雲離子自是隨著他師叔公與師叔回崆峒去了。張三丰也自是回武當。

回到武當後,張三丰想起那胡鸞仙的話,不禁又開琢磨起丁春秋使的那吸星大法所表現出來的那股如同旋渦般的引力是啥回事來。玄武告訴他,那不可是剛剛才能牽動一點點勢而已。張三丰不明白啥子叫勢,玄武就對他說“你去備一口大缸來裝滿水,然後把裡面的水想成是太極球。你雙手如玩太極球般將於旋動,水必會起旋渦。若能達到意念加在水上,那些水還不是可以被你絞到空中來的。這便成了勢!若待你達到玄氣外放,以玄氣成勢,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比他那個假樣子的勢不曉得會強大到哪兒去!不過,吸星大法還當真不簡單,那丁春秋胡亂練練竟然也能起個勢的樣子,若真練成了不知是啥回事!”

張三丰聽玄武如此一說,便果真買回一個大缸來裝滿水如此練。此練法本與練太極球差不多,但因聽玄武所說那樣,要把意念也加入進去,對張三丰運用意念控制運功方面的促進倒是挺大的。

開始時用雙掌絞動水使之形成旋轉的旋渦倒不難,張三丰在少林寺絞過狗皮膏藥,加之現在太極球功夫已算夠深厚了,所以缸內水很容易地就被他絞得形成了越轉越快的旋渦。但這水沒有粘性,要使之能逐漸隨著雙掌帶離缸面,開始時根本做不到。張三丰按玄武所教那樣,在絞水過程中逐漸融入意念,然後現自己的手居然逐漸可以不插入水中也能絞動缸中之水旋轉起來。又繼續如此練下去,手掌可以脫離水面了,而且那旋渦會逐漸隨掌上升了些。張三丰大喜,知道距離成功不遠了。其實,到現在這一地步,他不知道的是,他那體內所煉玄氣已經可以逐漸外放了。只是目前還比較微弱而已。按氣功境界上說,張三丰此時已到了漸入玄境的地步了!

此處解釋一下,武學一途,並不能以內功境界高下來區分戰力。外功練好了,即使不能釋放內力,招式身法及接觸力上佔優勢,也能擊敗玄境之人的。這就是“拳怕少壯”或“亂拳打死老師傅”的道理。不過,玄境之人,有內氣護體,又兼能釋放內力隔空傷人,理論上勝算大得多。但如遇張三丰這種特級高手,不光你外放的玄氣打不實在他,他還能用寸勁及綿掌之類的功夫打亂你運氣,破開你護體內力對你造成內傷,那就危險了。所以,若按戰力而言,張三丰此時已然根本不輸玄境中段的水平了!

不覺張三丰如此修煉了兩年多,那缸中之水已逐漸能被張三丰搓揉呈旋渦團狀給帶出缸外來了。

而在一年前,有一青年聞聽張三丰之名,從不遠千里的滄州趕來,特意要投入張三丰門下,還有洪七的親筆舉薦信。此人便是帶藝從師的宋遠橋。

宋遠橋本是洪七朋友滄州著名武師八極連環掌宋定遠之子,家傳陰陽八極連環掌,也屬道家功夫,與崆峒派那八卦游龍掌有些淵源,但進攻上要較之綿密得多,故稱連環掌。

友人相薦,自不可不收。況且玄武也一再提醒張三丰,要開宗立派,自然少不得徒弟的。總不能弄得如那丁春秋般,糾集一幫烏合之眾便稱個星宿派那樣嘛!

張三丰開始並沒有傳授宋遠橋多少功夫,倒是針對他那陰陽八極連環掌進行了一些改造。這套功夫與排雲掌挺有些接近之處,張三丰便把排雲掌中精要之處給加了進去。宋遠橋練後大喜,功力大增,也感覺端是厲害了許多!後來,他根據張三丰講述排雲掌的來歷及其特徵與張松溪那子母綿掌相似,便將此套掌法定名為“太乙綿掌”。所謂“太乙”者,意指“陰陽乃先天之母,無物可越”之意。當然,仙界也有個“太乙真人”,其實也屬顯化的法身而已。張三丰成仙后被封為“顯化祖師”,也稱“顯化真人”,便因其可調動天地陰陽二氣顯化成各種法身,戰力不是一般的強大!這是後話,又扯遠了!

有宋遠橋的加入,俗務自然交給宋遠橋去處理,張三丰倒更能專心練功起來。當然,那宋遠橋為人雖忠厚,但也是機敏之人,除了完成張三丰所給習練任務外及外事俗務外,也自覺地跟著張三丰自學起太極拳等功夫來。張三丰也想看看宋遠橋的習武資質,便由著他自個自學揣摩。只在實在看不下去時才予以一定的指點。

而此段時間內,蒙古聯合南宋逐漸滅了金國。由於戰亂,及南宋也算戰勝國,南遷的漢人反而多了。荊州襄樊一帶,尤為集中。自然也有許多人聞聽武當張三丰之名想來學點兒武藝傍身的。亂世之中,個人武力的價值倒得以不小的提升!這其實就是個社會價值觀的問題,當社會急需某方面的東西時,那方面就顯得挺值價了。比如社會要大量修房造屋時,連工地上打小工的工資也不低呢!

這些事張三丰都一應讓宋遠橋去處理。他只說了句“品端者皆收!”所謂窮文富武,能來練武者,好歹也是不愁生計之人。武當派雖也收貧民子弟,但終究是極少數,他們也沒啥時間來習武。所以,雖短短一年時間,武當派倒突然人丁興旺起來,一下子有了百十位弟子,並且還在迅壯大。武當派的經濟條件自然不曉得改善了多少倍。雖然張三丰一向簡樸,對門下也是以道家準則要求,但架不住拜師者及眾徒弟非要捐獻。況且也的確有少數孤身門徒生活得隨大家一起滾。所以,武當山上在此亂世之季反而出現了一派融洽和諧的氣象,也深為民眾嚮往。

當然,許多南遷的漢人還是多在城裡。而此時襄陽城中還算挺平安的,一時倒顯得繁榮起來!

其實,張三丰不曉得的是,此季全真派也迎來了空前的展。全真七除馬鈺統領全域性外,都紛紛各自被委派到各地展教眾。赫大通走得近些,結果後來成立了個華山派;譚處端走得最遠,後來成立了個南無派;孫不二回老家山東成立了個清靜派;丘處機成立了“龍門派”;王處一成立了“嵛山派”;劉處玄成立了“隨山派”。連馬鈺自己後來把全真掌教一職交與譚處端後也成立了個“遇山派”!

可以說,蒙宋戰爭期間,武當與全真兩派基本上可算統領了中國道教的大多數人。這明顯與兩派注重武學是息息相關的。當然,也與兩派皆主張仁慈,反對戰爭的教義有關!

還有一派展得就更快,那就是丐幫。每逢戰亂,破產的貧民迫於無奈,便只能擠身乞丐之列。洪七也嚴令幫中互相欺壓,雖然實際上仍然存在,但乞丐各堂口還是如滾雪球般變大。由於以前丐幫就有抗擊北方入侵的傳統,加之殺乞丐實在是沒油水可撈,遼、金、西夏、蒙古兵,一般還是不會對丐幫下手的。倒是如丁春秋那般的邪教是他們的天敵。但丐幫的空前壯大,也讓那些邪教有些忌憚起來。

喜歡太極祖仙請大家收藏太極祖仙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