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張三丰成了張真人

小說:太極祖仙 作者:天民思想

孟珙北伐,其實也並沒有向北打多遠。兵鋒僅達離襄陽北面5oo餘里,而後又撤了回來。一是朝庭不允許,再有就是無險可守。加上蒙古騎兵勢大,且作戰飄忽不定。孟珙本來也保持了謹慎的心態。他要的其實就是襄陽城外兩三百里的軍事緩衝區域而已。可以說戰略目的是達到了的。還帶回來了好幾千人,為充實屯田壯大民兵起到了比較大的作用。

其實這些年窩闊臺一直都在對南宋用兵,目的就是想摧毀南宋江北防線,好為進一步過江滅南宋作準備。雖然並沒佔到多少便宜,但弄得南宋從東到西整條防線也還是挺緊張的。

宋理宗見孟珙防禦蒙古軍有一套,對孟珙委以重任。孟珙也得到連繼提拔,最後他幾乎達到了統領全國軍政的地步。

其間,65歲的老將杜杲先在滁州一帶連續抵禦住了蒙軍的進犯,又在孟珙親自指揮的黃州保衛戰取得勝利後,經過三個月的慘烈戰鬥,打退了轉而進攻安豐的蒙古軍,迫其損失慘重而退走。

安豐守衛戰的勝利,是大大提升了宋朝江北軍民抗擊蒙軍計程車氣與信心。

在安豐之戰前,蒙古軍統帥口溫不花是在之前久攻黃州不下,才東進圍攻安豐的。這位蒙古宗王自然是想要在安豐給自己找回面子的。而且拿下安豐,也可以讓蒙古原本制定的摧毀南宋防禦體系的戰略得到更好的實施。而南宋則需要守住安豐,挫敗蒙古人的銳氣。雖然之前黃州之戰,也是南宋取勝,但是畢竟對蒙古軍隊沒有造成重創,戰況也沒有安豐之戰慘烈。

據《宋史》記載,蒙古軍在城外壘起比城牆還高的土臺,又以大型的拋石機置於土臺之上,射裹有油布燃料的火炮焚燒掉了城牆上的樓櫓(類似於棚梯一樣可以移動換位的木樓,士兵於其上能更好地瞭望及射殺城下之敵)。杜杲隨著毀損隨即補充,令巴圖爾斫牌木巴圖爾等人皆戰死。蒙古統帥口溫不花誓拔此城以自贖。杜杲招募善射的神箭手,用小箭射殺蒙軍頭目。杜杲還在城中也築起一個高臺,與蒙古軍隔著城牆炮對射。後杜杲又派敢死隊夜襲攻奪蒙古軍城外土壩,士卒皆奮躍死戰。池州都統制呂文徳也前來助戰,突圍入城,合力扞禦。蒙古軍死傷無數,才向淮右撤退去了。

口溫不花見攻城不順利,還採用了一種填補安豐城外的護城河,給攻城將士提供進攻的通道。戰事最激烈的時候,可能存在驅趕活人去填補的情況,也可能是戰死將士的屍體。為的是儘快填補出進攻通道!最終蒙古軍填補出了27條。杜杲只能分別派遣部隊駐防27座通道的一側,抵擋蒙古大軍的進攻。當然,口溫不花也組織了敢死隊衝鋒的,奈何蒙古兵對攻堅戰始終不甚擅長,在口溫不花的負氣指揮下,的確死傷得慘!

口溫不花率大軍圍攻安豐城,久攻不下。而隨著各地宋軍相繼馳援安豐城,口溫不花也只能率大軍撤退。如果等到宋軍對自己形成合圍,那麼就是就對自己不利了。

總的來說,安豐之戰時蒙古摧毀南宋防禦體系中的一環。窩闊臺大舉伐宋意欲就是,一舉削弱南宋的抵抗能力,將宋軍打趴下,為滅南宋做準備。但是蒙古大軍在進攻南宋兩淮戰區時,碰到了難啃的硬骨頭。

安豐之戰,口溫不花攻城失利,沒能實現摧毀南宋兩淮戰區的目的,只能撤軍。而南宋則憑藉安豐之戰以及後來的廬州大捷(也是杜杲指揮的,據說令蒙古軍十死七八),慢慢從蒙古的猛烈進攻中站住了陣腳,各地也開始逐漸反擊收復失地,讓南宋得以有機會重塑自己的防禦體系。孟珙則左右馳援,被時人稱之為“移動的防線”!

後來,孟珙大力提拔了一代名將餘玠,讓其主持川東重慶一帶山城防線。餘玠在第二次蒙宋戰爭之中,於釣魚城用床弩射殺了蒙古繼窩闊臺後的大汗蒙哥,使得忽必烈引軍北返,去爭奪汗位,一去六年沒有攻宋。這在客觀上又為南宋贏得了喘息之機。

但宋室作死。先逼退孟珙令其含憤而終,而後又逼得餘玠服毒自盡,自毀長城。還重用賈似道那一干奸臣,最終弄得宋軍主力戰將降元,反而幫蒙古人訓練水軍來攻打南宋。這些又是後話了,到時再說。

而襄陽抗蒙,只因自始至終一直處於前線,但由於一直受到南宋的重視,準備得比較充分,群眾基本又好,其實在前兩次蒙宋之戰中並沒有太多大戰。這在客觀上為張三丰他們的展與備戰提供了人力物力方面的保障及充裕的時間。我們不能相信那些神劇,一支游擊隊簡簡單單地就大殺四方,縱橫天下,所向披靡,那是不現實的。

這段時期裡,張三丰抓緊時間收聚民眾墾荒屯田,培訓骨幹組建民兵隊伍,訓練以三才陣和四象陣為基礎的作戰戰陣。並群策群力地充分揮大家的智慧,搞出了許多種防禦措施。還依託地勢,在關鍵地方修建了一些小堡壘用以抵抗騎兵快攻擊。當然,好在武當山下也地形複雜,並不利於騎兵大規模衝殺,這倒使得後來的戰爭中讓蒙古軍極為忌憚。

同時,由於需要大量的軍隊領導幹部,張三丰大量招收門徒。其它那些門派也紛紛派人上山學習,因為這三才陣與四象陣只能到武當派來學。這也使得變相加入武當的人多了。一個太子坡住不下,就又紛紛開了其餘山峰住所。張三丰也逐漸收了包括宋遠橋在內的七位入室弟子,時人號稱武當七俠。在武當七俠的率領下,武當門徒遍佈武當山地區,逐漸形成了一個極具合力的特殊地域。因有孟珙授權,此地老百姓根本不受地方官府管轄,反而還可從軍隊中獲得武器裝備。武當山也沒有任何賦稅,糧食等生活物資全憑自願捐獻。治安反而出奇的好!因為來此之人,多是衝著抗擊蒙軍而來,又對武當派極為崇敬,都挺有自覺性的。武當山也管飯,又有武當派的垂範作用,縱有不良習性之人,也得自覺收斂著!這種日子,武當山居民算是千百年從未遇著過,皆對張三丰崇敬有加。不知不覺中,張三丰簡直就成了人民心目中的聖人仙道般了。雖年紀青青的,也被大家稱之為“張真人”。更神乎的傳言便是張三丰不曉得修煉了多少年了,早已就練到了青春永駐的地步,所以才一點兒也不顯老!有這說法也正常,畢竟張三丰也是外來之人,外面無人知曉他的來歷的嘛!

武當七俠個個能力都挺強,張三丰只消掌握個大方向即可,其餘諸事還是弟子服其勞。所以,張三丰自己的修煉並沒受到多少耽誤。他那摘葉飛花手已可順手一揚,取敵性命於二十餘丈外。對玄氣的控制自然就熟練起來,逐漸向著可隨心所欲地放玄力了。但按玄武所言,要達到真正以玄氣牽引起天地之勢,則至少應達玄境大圓滿才行。不過,若按此下去,在離魂境就定可縱橫一方,宛若神只呢!張三丰知道,現在自己才入玄境而已,還差得遠著呢!還得堅持不懈地修煉下去。心急吃不得熱豆腐,慢慢來!

看著武當地區變得如此安定和祥又勃勃生機,張三丰也不禁啞然地感嘆起自己的“無為而治”起來!還別說,他這一福自心靈的感觸,為他最終理解透太上老君那終極神作《道德經》開啟了至關重要的一扇門,也使得他最終能深諳大道並在天界力挫群雄、建立起套全新價值觀、開創了個嶄新的時代!世間事情偶然性與必然性之間的玄妙還真不是可以言說得清楚的!

喜歡太極祖仙請大家收藏太極祖仙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