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金臺觀假死

小說:太極祖仙 作者:天民思想

張三丰明瞭了人的價值所在之處後,反過來又對《道德經》進行了新的一輪的詳細深入的理解與梳理。這輪梳理,使得他對老子所寫《道德經》的意圖以及其倡導的“以道治國”、“無為而治”等觀點有了個系統而深刻的理解。

當然,他先確定了老子寫《道德經》的目的就是希望統治者要遵守社會自然展的規律去治理社會。而社會展的根本(也可以稱之為社會展之“道”)就是老百姓的生存與展。所以統治者要想讓社會繁榮昌盛,就應該尊重人民自然的生存與展,並要盡其所能地為之創造有利條件。而不是與民爭利。千萬不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位去了!更要儘量營造一個讓整個社會都“不爭”的氛圍。

提到“不爭”,張三丰獨到地從人的價值角度出去進行了思考。一般而言,都會認為“競爭”才會使社會展更具活力。但張三丰卻認為,不能把“競爭”與“爭利”等同視之。這涉及到社會共同價值觀的認同與倡導的問題,也就是形成怎麼樣個社會風氣的事。若認同以為社會作貢獻創造更多的“利益”為社會共同價值觀,就是能者服其勞而“功成身退”的道理。這裡面肯定也有競爭,就是比誰的能力大的事。但若以獲利多少為社會共同價值觀,則會形成唯利是圖的變了味的競爭,就是純粹的“爭利”的社會了。這對於廣大老百姓肯定是不利的!所形成的社會風氣就壞了!拿現在的說法那就成了個純“物質”的社會。

張三丰把老子所提那種“功成身退”的提法比喻成一場打獵,優秀的獵人肯定會有更大的收穫。但獵物最終還是大家分來吃了,優秀獵手不過獲得了大家的尊崇而已。若獵物不拿來分享,那麼很多人就會餓死。這群人就根本展不起來。最終再優秀的獵人也會成孤家寡人,終落個被大自然淘汰的結果!

他就這麼簡單地把老子的《道德經》所提的原理給理解透了!但他還是挺喜歡去琢磨老子所提的“道”的。因為老子是把“社會之道”歸結於“世間大道”之內的。比如“天之道利而不害”就要求聖人之道要“生而不有,長而不宰,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的。也就是“為而不爭”!但何為“天道”?老子在《道德經》裡並沒有說明。張三丰只看到老子提了一個“樸”字!對此,張三丰的理解是“公平”就是“樸”!公道就是人們心中自古存留下來的“天道”!何為“樸”?就是平樸,就是“不爭”!也就是過得去就行了,不貪不多拿多佔。這就又如獵手把獵物拿出來分享一樣,獵手並不多拿多佔,其他人也不能哄搶。這就是大家都要守“公道”了!

張三丰的這些理解,無疑使之形成了一套挺別緻的價值體系觀念。這明顯有別於現實社會價值觀念的。當然,在遠古是存在的。這也就是老子一再所提的“聖人之治”!雖然張三丰也知道極難回到過去實現那種“聖人之治”了,但他是認同這個道理的。當然,這些道理於他後來在天界論道時起了極大的作用,他也因顯化了這樣的一個社會狀貌引起天界震動,最終被仙界公認為“顯化真人”!

不過,張三丰對最根本的“道”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這也難免不使得他在或站或立、或打座或練功時一不留神地又忘乎所以了。於外人看來,還是那麼個時不時就呆瘋的樣子。

直到有天,他打著座就一動不動,氣息全無了。並且一直七天如此,連守著他的那弟子楊軌山也慌了,真以為他死了,準備裝斂他了。但說來也怪,也非寒冬臘月的,張三丰那“屍身”經這麼長的時間,除無氣息之外,卻丁點兒沒生任何變化。這又讓楊軌山堅定了他這瘋師父並沒有死的信念。連其他人也看得嘆息起來,以為那楊軌山也如張三丰般犯了愣症,瘋了呢!

這便是廣為流傳的“張三丰金臺觀假死”的傳說。

其實,楊軌山不知道的是,這七天中,他這瘋子師父得了一次豔遇與天大的好處呢!

原來,張三丰正在悟那何為世界最根本的“道”的時候,一位故人的神魂突然造訪。就是靈鷲宮那位胡鸞仙!

這胡鸞仙比當初看上去還要年青,似乎只十六七歲的樣子一般,青春活力四射。就張三丰此時也是七老八十的了,那胡鸞仙怕不早就百多兩百歲了吧!

胡鸞仙見張三丰那驚愕的神情,婉爾一笑道“張道友怕認不出故人來了麼?我是胡鸞仙!我現今練功已練到九轉之境了!”

原來,天山派有套神功叫“九轉輪迴離魂大法”,可以使人返老還童回去再重新修煉。於女子而言,不光可葆青春,煉到九轉輪迴之後,即可達離魂之境,長生不老,得道成仙了。此功自然是由西王母創下,當真是無上仙道之法!

張三丰是知道些的。那胡鸞仙的神魂他也是認出來了的。畢竟他自己也是達到半離魂境了的嘛!他的驚愕,還主要是為那胡鸞仙的氣韻所憾。雖然他平生不近女色,可這胡鸞仙帶有九尾神狐血脈,那可是懾人心魄的!如今她神功即將大成,自然這方面就能影響到張三丰了。話說,縱大羅金仙,面對如此方物,恐怕也難免不生出些感覺來!

最關鍵的是,九尾神狐血脈本就類屬純陰性質,加上西王母那套專供女子修行的“九轉輪迴離魂大法”也屬陰柔法術。而張三丰由那“純陽丹”搓合而生,體內那純陽精血自然一直都在。雖然這不能理解為他不是張仲廉的兒子,但也不能看成呂洞賓的兒子去了。那純陽精血可不是生殖細胞,只是一種類似於接種的血脈因素而已。當初何仙姑說要收張三丰做徒弟,連呂洞賓也說笑過她莫非是要反過來做師父的老師了的麼!可見,從真正意義上說,張三丰與呂純陽就是比雙胞胎兄弟還要親的兄弟!而隨著張三丰修煉有成,體內這純陽精也在蠢蠢欲動地全面復甦呢!

一個致陰,一個純陽,如今一遇著,諸位看官,那哪能不來點兒天雷勾地火的感覺?

胡鸞仙已修煉到了離魂境,張三丰一到金臺,早就被她感應到了的。只是因當時還在閉關修煉中,所以並沒前來找張三丰。而今出關,也自是按捺不住,一念間就來看張三丰來了。

話說張三丰人雖邋遢,但這神魂可帥得很!除了自己博學不凡,還帶著呂洞賓的神韻。那呂洞賓在仙界就是個出了名的瀟灑倜儻得很的人物,對仙女們的吸引力絕對是偶像中的王牌!張三丰在凡間不修邊幅,一是沒有過這種想法,也是冥冥之中要他以此方式來避免不必要的干擾吧!話又說回來,民間雖然並不反對道士結婚,倒也沒多少人替道士說媒的。道士們婚配倒也是純屬自由戀愛。

還有個讓張三丰?異的原因就是——他一時還真不知胡鸞仙此的目的!於是他就問道“不知宮主來此何為?”

胡鸞仙略帶狐媚地笑道“張道友可還記得當初的約定?”

張三丰想了起來,當年擊殺了那丁春秋後,胡鸞仙約過他以後若有時間來共同參詳那套“吸星大法”的。雖然玄武也曾對他說,可能研修一下吸星大法對張三丰挺有助益的,但張三丰認為那是人家靈鷲宮的功法,自己怎好覬覦?於是就並沒放在心上。不覺一晃過了這麼多年,即使這回又來金臺觀,也沒有起過這方面的心來。

胡鸞仙見張三丰沒應,便又笑道“這回還真要道友相助呢!”

張三丰聽胡鸞仙如此說,便點頭答應道“既是宮主相請,貧道豈敢不從!”

胡鸞仙眼角一挑,半眯著眼笑道“既如此,道友且隨我來!”

張三丰要正起身相隨,胡鸞仙又說道“你也可離魂了吧!只消神魂隨我去即可!”

張三丰旋即依言離魂隨她而去。這才製造了這回金臺觀假死的跡象出來。

喜歡太極祖仙請大家收藏太極祖仙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