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世間之道

小說:太極祖仙 作者:天民思想

張三丰點化劉伯溫後,覺得自己在這方面上只能做這麼多了,一時不覺有些惘然。這前所未有的精神缺失,竟讓他也感到一些著慌起來,於是連忙求教玄武。

玄武幫著分析了下,雖也不著頭緒,但覺得必須安撫他此時的情緒,否則還真有可能走火入魔給弄瘋了,那就一切都白搭了!

於是,玄武就對張三丰說“你可能是要達到忘我的狀態了!靈性方面修煉太快,出了結丹度,至使二者不匹配。若是凡人,就會忘我!於凡人而言,倒是大好事,或入道途。但於你而言,這不仙不凡的,還真不是回事!而你又只有等著體內玄氣自化,結成金丹,再與元神融合,形成元嬰。此季,要麼你直接閉關,什麼也別想!要麼你可想下其他的,比如除人間大道外,還有世間萬事萬物之道的!”

玄武他們修的就是世人所謂“玄學”的世間之道,因此如此向張三丰建議。原本道教以為世間之道高於人間大道,但玄武自了解了張三丰所修人間大道後,才知道眾仙或許都丟了西瓜撿芝麻去了!就按他們的理念,人間屬於世間範疇內的,至少他們犯了沒有循序漸進的錯!忽視人間卻自以為脫於人間去了!但等到真的成仙脫離了人間,木已成舟,又改不過來了!不過張三丰不同,他先修人間大道,已經佔有了“人力資源”,可以獲得更大的信仰與德行業績了。再修世間大道,只算是層次遞進上的問題,成與不成,反正是無害的!

這就好比勸一個科學家去學習哲學一樣,反正他已經是科學家了,再成不成哲學家無所謂。但若把一個有科研天賦的人直接拿去學哲學,成不了哲學家,就算廢了,不可能再讓他回過去成為科學家的!中國古代科學沒向著現代科技展,一方面是社會不夠重視,更重要的或許就是中國曆來太注重哲學而壓抑了科學。中醫走玄學的路子,雖不能說中醫不行,但於讓大眾理解這方面而言,的確不好與西醫競爭。有時市場就是這樣,要看消費者相不相信的!

其實,玄武這也是沒辦法地在唐塞張三丰而已!這與勸一個科研上走到瓶勁的科學家學哲學是同一道理。若是能勸之以突破其科研瓶頸的科研方向,其必更加如打了雞血般地奮努力的去搞科研!但實在找不到方向了,也就等於不是處於瓶頸而是走到盡頭了,那搞下哲學正對頭!

張三丰於人間大道方面還真走到了他的盡頭。以當時的社會狀況及他自身的情況而言,顯然他找不到更合適的突破口了!讓他去廢了皇帝自己來弄個“聖人之治”?這等於引他入邪道!只有西漢那王莽才幹得出這種事來!還有種方法就是讓他入世重修,從最底層喚醒民眾做起,這種建議胡鸞仙可能提出,但玄武想都不會那樣去想!所以,玄武自認為這建議算弄到點子上了的!

不過,玄武這一建議並沒有“誤人子弟”,畢竟張三丰也需要修煉這方面的!就太上老君寫《道德經》那時,對這方面也語焉不詳的,說明他那時其實也不懂世間大道!頂多就有個如同張道陵理解的那樣的感覺道就是一切的根本!他只是以此推衍出了人間大道所在——人民是社會的根本而已!

世間大道何在?要弄懂這個問題,絕非一般人可行!

張三丰聽玄武如此建議便開始著手去想這個問題,這又差點兒把玄武給氣得吐血!

道家說天地未開之初叫鴻蒙。也稱為無極狀態,依伏義所傳稱之為“一”。而無極生太極,指鴻蒙之後出現了陰陽二氣。拿神話傳說來說,就是盤古開天劈地了。輕者上浮,濁者下沉。而後陰陽二氣相沖互抱,和諧統一,就演化出五行。五行又生成萬物!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或許就是指的這麼回事。但道教“守一”,認為“一”就是“道”,就已經是“天地之母”了!顯然,老子所言“道生一”,是指“道”比鴻蒙還早,老子稱之為“無”!當然,這也可能是觸老子把“無”視為最高境界的原因吧!所以他提倡“無為而無所不為”,指的卻是要“無私地去做一切事情”!

但“無”到底是什麼?

這問題就是老子也說不清楚的了!老子只知道“無以為用”而已。所以說,就連老子也是不曉得世間之“道”的!

你說面臨這樣的問題,玄武怎不頭大?而張三丰想要去弄清楚這問題,怎不讓玄武這當師父的頭疼?

但張三丰有這基礎,那就是他體內那個陰陽魚!那叫道眼!

道眼為何物?可以演化陰陽二氣生成一切的!如果逆推,就可見鴻蒙及其產生過程!當然,這得靠有實力逆推才行!

以張三丰目前實力而言,由於得悟人間大道,神識海中那麼多的靈炁大部分已經被他吸收融匯入元神了,可以開啟道眼運轉的。但還達不到逆推回去的能力。

不過,假以時日,應該可期!

其實,現代人要理解這方面就撿了科技展的大便宜!那就是“無”其實是黑洞!

先科普一下“黑洞”哈!黑洞於宇宙中而言,似乎是可以吞噬一切的存在。一切物體,甚至是光,一旦陷入黑洞,統統都將無法逃離,最終成為黑洞的“養份”,促使黑洞加強變大。但黑洞的引力範圍也是有限的,並不是它就能一口吞下整個宇宙世界的!黑洞就猶如海洋裡的旋渦一樣,隨處漂移,可能加強,也可能減弱。黑洞也不是隻吃不拉的,在黑洞的另一邊,它就在不斷地噴出新物質,組成新世界。也許那就是所謂的“平行世界”吧!黑洞的加強與減弱就取決於它吸收物質與噴吐物質的度比較上。吸入的物質越多,就會加快黑洞的運轉,從而加快噴吐物質的度。當然,若噴吐物質的量大於吸入量,又會使黑洞減弱,最終有可能消失。

有種理論認為,宇宙大爆炸起源於“奇點”,或許那“奇點”就是黑洞的另一面吧!

我們也不要把黑洞看得太神奇了。不同尺度空間範圍內,都存在著無窮無盡各自能量級別的黑洞。宇宙空間有宇宙級別的黑洞,星系空間有星系級別的黑洞(比如白短星坍塌後就可能形成黑洞,可吸收碩石、小行星的),分子間也有黑洞(能吸收光,生物還利用這點來實現許多生理機能,比如光合作用或者產生視覺。我們的瞳孔就是個黑洞嘛!),原子所在空間也有黑洞,能產生光電效應或激鐳射的!所以,這也印證了老子《道德經》裡所說的“道無堅不入,無處不在”的道理!

說到此,又得插下話多少說下科學與哲學的關係。科學是要讓人知道事物生執行的原理,屬於“感知之明”!所以它注重實驗。哲學是要讓人想得清楚道理,屬於“感悟之明”!它注重思辨。在一定層次範圍內,二者是統一的。在人類實際生活運用上根本不可涉及的範圍,科學也好,哲學也好,不過都是滿足下人的求知慾而已!二者說不得誰對誰錯,若較真了,哲學可隨時改換觀點來將就科學的!但若實際生活運用得到的情況下,二者有衝突,則只能靠事實說話。比如西醫與中醫,西醫按科學來治療,中醫按哲學來施治,大家則只看有沒療效!都有效就都對頭的!二者沒有貫通,不過是著手方式方法上的不同而已。講的是實效,這才是於人類的真正意義所在。

同樣,世間大道也是如此。世間大道弄得高遠了,於人沒啥實際意義了,即使弄清楚了也於人無補,反而叫徒耗精力!

話說回來,古人不可能知道有“黑洞”的!

其實,嚴格意義上講,黑洞都還算不上“道”,而應該是引起黑洞的原因!那在物理學上叫“場”!而如今的物理學,於場方面的研究幾乎沒了進展!

也許,任何都總是有所極限的,包括我們的思維!

張三丰也難免不遇到這一問題!

但一切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以後分解!

喜歡太極祖仙請大家收藏太極祖仙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