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神遊神農秘境(一)

小說:太極祖仙 作者:天民思想

當張三丰的神魂進入神農秘境之中,立即就被其中的場景給震憾到了!

先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蒼蒼莽莽的原始森林,古木參天、藤蔓懸垂、蒼苔遍佈。這些倒與外界一些區域無甚差異。但這裡隨處可見毒蟲猛獸,天空中也時有鷙鳥猛禽飛掠。

不過奇怪的是這些動物都如同根本感應不到張三丰的存在一樣,各自做著各自的活動。

當然,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張三丰那神魂雖然在此界之中,但他畢竟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從根本上說不屬於此界。所以,張三丰來此,就猶如我們看4d電影一樣,電影中的事物的確不可能感知到我們觀眾的存在。

所以,張三丰只是身臨其境地感知著這秘境裡所生的一切而已。

隨著張三丰“神遊”的深入,張三丰看到了秘境中各種生物之間的種種生活場景。有血腥的獵殺,群體內的激烈爭鬥,也有和諧的求偶及靜靜地進食與休息等等。

後來,張三丰看到了一群活動在樹林間的“野人”。他們身上還長有一層濃密的體毛。從形體上可以分辨出,他們是在一位強壯的“王”的帶領下,扶老攜幼,拖兒帶女地在林間小心謹慎地活動著。

他們既要謹惕著獨蟲猛獸的伏擊,又要尋覓著各種食物。他們既能上樹採集水果,也在地上撿拾從樹上掉落下來的熟透了的果子。同時青壯年男性還手持木棒與石塊等,圍獵一些動物。

食物來源還是比較充足的。所以,他們雖然效率低下,但獵獲都還是將就可以!打到獵物,他們就會在王的指示下將獵物用打製的石器分割後分給大家,茹毛飲血地直接生吃了!

他們所面臨的兇險還是挺多的。偶或有被毒蛇咬死的,也有被猛獸伏擊的情況。每當遇到猛獸,王就會帶領青壯年抵禦猛獸。同時老弱婦女兒童就會及時爬到樹上躲避起來。

傍晚,他們就會爬到大樹上,在樹杈間折些樹枝簡單地鋪個窩,就在窩裡過夜。

他們裡面的老年人,一旦感到自己跟不上群體的遷徒了,就會獨自覓一個隱秘的所在靜待死亡。由於要防備猛獸,一般所選之處都是那些懸崖峭壁上的某些地方。

這種行為,或許源自很遠久以前的靈長類動物。比如,自古就有一種傳說,說見不到自然死亡的猴子,或許猴子也會如此吧!所以,民間說猢猻是不會死的。在《西遊記》中,直接就成了孫悟空大鬧閻羅殿,把生死簿上猢猻的名字都給刪去了!到他們此時,己經逐漸形成了一種潛意識。後來,還形成了他們這一支人的一種葬俗——懸棺下葬。也就是人死後收斂到棺材裡,然後要把棺材懸掛到懸崖峭壁之上才算安葬了。

這群人的婚配也挺原始。與其它社會性動物差不多,原則上所有女性都是那個“王”的。但由於居所條件限制,能與王侍寢的女人,在族群中社會地位都比較高。其他人偷偷摸摸的行為,王也往往當作不曉得算了。但真把王惹惱了,那少不得會被嚴厲懲罰一頓的。孩子當然名義上全是王的。日常裡都各帶各娃,各找各媽,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統是否純正方面並不較真,重要的是要展人口!

一旦群體中出現爭端,一般而言都由王來裁斷。王的威信自然無比崇高,沒人敢不服。王也儘可能地做到照顧好整個族群,極少厚此薄彼。特別是對老弱婦孺,更是關照有加,這使得王極俘眾望!所以,王位之爭,非特殊情況下,並不靠武力解決,而是以前一位王提名,由長老團商議決定繼承人。因為一旦武力解決,必會帶來一定程度的族群分裂,會影響到族群戰鬥力。整個族群的戰鬥力可是關糸到全體人員生存的重中之重!這也就是俗話所說的“人多為王,狗多為強”的道理!

春去冬來、寒來暑往,這群人避過各種艱險,遊獵又廉採集,逐漸展得多起來。途中也找了山洞,那日子比樹上過得安逸了點。也有幸是找到了山洞住宿,恰遇一次山火,把大片森林都燒焦了。

這回事本該算一回災難。但恰恰對於他們而言,給了他們一片曠野!

在這片燒焦的土地上,到處都是逃難不及被燒死的動物!他們興奮得大塊朵頤!

別說!這燒熟後的東西還真好吃得多!吃了也不那麼拉肚子了!但有限的天日後,還真不好找這些東兩了。

同樣,猛獸也在迫近!

張三丰看著都有點兒懸。雖然這些問題於他無所謂。但他天性使然,不免為這群人擔憂起來!

其實,他雖身臨其境,但不過為古人擔憂而己!

這也不怪張三丰,他想幫也幫不上呀!何況道家也冷血,不是是不是都幫的!不違自然,他們絕不插手!

虧得這群人多了,野狗豺狼還禁不起他們打。只有虎豹之類的,還顧忌些!

更好的事是,火燒過的大地,又長出嫩草。很食草動物又來了此地聚集。那於打獵,簡直就像找到了天堂一樣!本就不想走回途路的他們,怎會放過這麼個環境?於是他們就以山洞為依託,放棄了遊獵這行徑,只守著地盤兒打獵採集!

有聰明的,找了些天火餘燼,於洞中生火取暖烤肉,盡皆稱讚!

不幸的是,火種沒儲存好,又讓大家懊惱不已!

但“天將降大任於人也!”,有人在外找到了兩種石頭,現碰撞時出火花,覺得頗感神奇。帶回來一研究,王想起天火就是天降火花引起的。於是就拿些乾草之類的來試試。結果成功點燃了火絨!這方法一直沿用到民國時期!

這就成了燧火氏!

當然,其間也有人用鑽木取火的方式達到了同種效果。不過,哪有打火石方便!只有在沒打火石的情況下才鑽木取火!所以,中華遠古傳說只有“燧火氏”而無“鑽火氏”!沒辦法,誰叫人家“科技領先”!

燧火氏掌握了火後,對抵禦猛獸和炙烤食物方面就大大領先了獸類。何消說於消化吸收方面就更有助益。

張三丰見此,也甚感欣然。

因為他知道,煉氣所在之基礎,就是要煉到人體出入正常、促進康健!以康健之軀而成法身(金剛不壞之體)!他那凡間一輩子,飲食以恰當為止,不貪不濫,唯能受即可。加之煉氣,自四體康泰,從無丁點兒病端!

俗話說“人食五穀,哪能無病?”但張三丰回想起來,自己在凡間真的所食五穀有限得很!

少年時,想多吃點兒沒多的。好在他在少林寺練武,少林寺雖處於戰亂艱難時期,還供了一定份量的飯菜的。但於他而言,僅比同歷饑荒好點點而己!終南山的日子,除他老爹張仲兼回來略帶些肉食外,也是屈指可數沾點兒葷的。到武當山好些,但他已習慣清淡的生活了,還是沒吃些啥!

所以,瘦道士於養生一道還挺有道理的!現在若要分析起來,為啥老紅軍叫老紅軍嘛?沒吃啥好的,反而長壽得緊!現代人那麼多怪病,怪誰?吃多了!吃出來的!這就是道家“煉氣”去欲的起碼道理所在!

當然,我僅寫小說而己!我也沒那麼做。所以,別當真!哪個避谷死了,我可負不起那責任!

但於原始人類而言,繁衍是第一要務!而葷腥於此,就挺重要了!

素淡寡慾,女人絕對不高興你!

所以,以張三丰在此秘境目前所觀而言,這群人還挺正常!還是以打獵為主,主食肉的!

所以,其實母系社會在人類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的!一個種群的保衛機制,就不是女人們能承擔的!所謂母系氏族,不過就是這個族群屢經不幸,男人犧牲太多後,不足以支撐起那份社會責任才形成的!

還有就是人腦的育,不經過狩獵與應對那麼紛繁複雜的世界變化怎可得成的麼?所以,俗話有句叫“人都是整聰明的!”,內在雖有太多不可分析的內容,但就拿中國抗日與抗美援朝看,你以為僅犧牲精神可做到的麼?犧牲精神幹過,那是義和團!

說得遠了點!但我不妨告訴讀者,我這小說就是要這麼寫!我想嘗試下把議論、散文、雜淡等等各種手法融於一體來寫!如果大家喜歡,我還可把詩歌也融入其間!我又不是沒見過寫小說像寫詩一樣的!古龍就幹過!

迴歸正傳,這些人的生活方式倒並不讓張三丰覺得咋樣。但於張三丰而言,的確感受到了人類逐漸而來的艱辛歷程。這於他完善人間大道大有裨益!

如果以張三丰此時境界而論,仙力法力均不到位,但奈何他的靈炁方面,還真的非他仙可比!這叫啥?好高騖遠?非矣!人不可不自知,然人更不可不知!

也是運氣讓他如此嘛!這神農秘境,就對了他胃口,又被他遇著了,怪誰?

所以,各位看官,繼續關注他的收穫吧!

再俗套下欲知後事,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太極祖仙請大家收藏太極祖仙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