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天機算策

小說:太極祖仙 作者:天民思想

餘人沉默一陣過後,或有所悟或有不解。

丘處機問道“三豐,你所言甚是!我只曉滌除玄鑑,去除凡欲。而你所說“欲本亦真”,卻讓我迷糊了!”

張三丰笑道“本能之慾,本就天之所設!譬如求生之慾,如何可悖?否則何必求長生?然極端情況之下,亦可捨生。何也?若生不如死,故取義也!況乎餘下之慾?一切順其自然,僅去其多而己!”

丘處機不甚理解,又有些作難。王重陽卻對他擺擺手道“處機,三豐之言甚是!順其自然而不濫也!”自此,他方知了“灑脫即真”!

其實,這於張三丰而言,也明瞭了何以為“樸”!公道為“樸”,而公道之本,也正是順其自然而不濫所成也。正如王重陽所言!民不忌欲,而忌濫欲也!

那張逸仙與張逸雲二人也俱有所悟,一齊拱手道“承蒙上仙指點,吾有所得也!”

於是,二人引領大家,在道院內觀遊了一番。

二人還欲留張三丰等人於道院中講道,然見張三丰等人僅存觀摩之意,不好開口。

待到了經堂(相當於圖書館),張逸仙心生一計,便對張三丰說道“當初張道陵先祖曾留下一算策,算是鎮院之寶了!我等駑鈍,研究不通。今上仙至此,又是本家,自可研習!不知上仙可否有興趣,破譯其旨,也順帶傳與我等,方不負先人所望!”

策算之術,張三丰自於張自由(即張仲兼二叔公)遺物中有所得。但傳承久遠,所遺失的就多了。他雖也有所習,終歸僅會皮毛,不甚精通,僅為沈萬三作過一次卦算而已。如今聽有張道陵古籍在此,自然心動。便順口說道“既是祖宗所留,倒當觀瞻觀瞻!”

於是,張逸仙便命張逸雲去取了那本算策來。此策裝在一金紙後裱之盒內。因久無人動,竟已蒙塵!

張逸雲拭乾淨灰塵後,啟盒拿出算策,呈與張三丰。頁落入張三丰眼裡,赫然乃金字所題《天機策》三字也!此策據說乃張良所留!

張三丰開啟一看,頓然驚喜。其中所錄,雖然玄異,但張三丰有些基礎,算是看得懂的。

張逸仙見張三丰神情,大喜過望,便說道“上仙若有興致,不妨就在敝處研習!若有閒暇,也好順帶指點一下我等!”

張三丰看了下其餘幾人,問道“此間也算安寧,諸位不如暫且就在此處修煉如何?”

幾人知張三丰有意留下,自然應諾!

於是,張逸仙就吩咐張逸雲“”將幾人分別安排住下了。張三丰肯定是給安排了住最好的單間!

胡鸞仙並沒有與張三丰住在一起,但她時不時地又往張三丰屋裡跑。

張三丰開啟那《天機策》,頁就有張道陵的警示天機可測不可窮究,可曉不可喻!洩露天機,人神皆有可能罹難,切記!切記!

然後,裡面系統地對八卦方位、時辰、卦相及相應的推衍之法等等皆作了較為系統的說明介紹。

張三丰原本有基礎,又兼現在元嬰已將神識海內那些靈炁煉化得差不多了,此時的理解能力自然極強的。所以,對這《天機策》,他現在可以說是能無障礙閱讀的!

這神算占卜預測之術,起源極其古老。遠古之時,稱為巫卜之術,其中玄機,自是如何通神通靈。天下各族其實皆會此術,只是精通程度不同而已。但華夏的巫卜之術由於融入了陰陽八卦方面的推衍,就顯得猶為精深了。特別是經過周文王姬昌的推演,形成了易理,還專門傳下一門《易經》之學來。自此,為道家傳承下來。雖然孔子尊周公,也把《易經》奉為經典,但《易經》在儒家諸經典中並不怎麼傳授學習的。而道家所習的測算之術,又與《易經》有別。精於此道者,著名人物有鬼谷子、張良、張道陵、諸葛亮、袁天罡、劉伯溫等人。當然,隱世高人就不知凡幾。比如鬼谷子與張道陵、袁天罡,實也可算是隱世高人也。其傳承也分成了兩脈。一脈為張良傳下的抱入世之心的高士,僅習道家學說之人。另一脈則由張道陵五斗米教傳承下來直到正一教由張繼由(二叔公原名張繼由,出走後更名張自由)帶走。算來張三丰應該就是這脈的最後傳人了!

張三丰如今細讀由張道陵親自所寫的這本《天機策》,其中玄奧,自是隨即貫通。於是,他就想試上一試,測測這淨土界的未來!

次日,他找張逸仙借來卜卦工具,便為這淨土界打下一卦。

依照《天機策》所授之法,張三丰開卦一看。乖乖!不得了!大凶之中又似有一線吉兆!一時無數資訊蜂湧進了張三丰的元嬰之中!

張三丰連忙閉目盤坐,冥想起來。

這淨土界,隨著世家的分化和衰落,逐漸捲入了一種經濟浪潮之中。雖然表面上大家仍然遵守和平競爭,但由於城市財富的積累,造成了城鄉差別。城市人有點兒看不起農村人了,農村人也曉得要掙錢得到城裡去了。宗族的調節作用就有限得很了。逐漸地,城裡人居住混雜,宗族間也難於協調太多,就又推出了個管委會。管委會展得不錯後,居然就又向各宗族開刀。宗族迫於現實,只能隨管委會去做。而管委會越做越大,要求成立各界聯合大會。這回事就直接徹底地解決了宗族對管委會的控制!最終,宗族也不得不讓步,畢竟自己族內也不是那麼認宗族的賬了!而後,管委會就又升級成了政府。但好在的是,這政府依靠的是民眾支援而上位的,還有一定程度上的“為民”思想。但隨著時日延伸,宗族內部越來越渙散,巳經沒什麼人願意承擔起宗族責任了!政府原本吃拿卡要都找宗族,現在不怎麼靈了。於是,政府開始變質,直接指向一些相當於以前族長的那些個人,而後又延伸至平民。這於政府原本是無可厚非的,叫做收管理費!但張三丰看來,如此下去,還搞個屁!政府遲早會因腐敗成為公敵!

所以,張三丰一急,便暫停下來。他思索道——何以致此?最後,張三丰找到了答案整個社會價值觀有問題!政府真的成了最有私心的一個團體去了!其出點,還不是看到錢上去了?因為他們以為不拿錢就無法調動社會,也就根本無法實現他們治理社會的目的!把錢當成萬能的去了!

鬼曉得這有可能適得其反!事實上是,老百姓民生上肯定需要錢!但老百姓是拿實際勞動去換的“錢”!而商業與政府,不過或明或暗地管理了這麼回事而已。但大頭都被那麼地給“管”走了,這能讓人怎麼想?!你以為資本家給高薪與管理層,他沒計入成本麼?而這多出太多的薪酬,歸根結底不是來源於底層工人麼?政府管理那些企業,還不是左想右想的,既要不翻船而又滿載而歸!一切,心裡所裝的還是看能有多少利潤!

張三丰見此,心裡有些著急!他研習《道德經》,可不是想要像老子那樣去復古,而是希望找到一條不再爭鬥而和平展的路!先前看這淨土界蠻不錯的。然而推演到此一幕,他能哀嘆麼?而能改變這一切的,唯有從價值觀上入手!

老子道之不行,還不是沒法扭轉價值觀的問題。他也說過“不尚賢,功成身退”的道理的!但奈何何人願聽?

張三丰挺痛心此界!心想,好在現得早!於是,他暗下決心,一定要讓此界拋棄原有價值觀,樹立老子所倡導的那種“秉持公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以對社會作出貢獻大小為價值體現!”的觀念。

但於這物質化的世界,談何容易?

張三丰困感之時,胡鸞仙卻獻計道“何不以仙人現身說法!自己身無分文,也可逍遙自得,而又心懷天下,普渡眾生!以此以動眾人!”

這看起來挺不錯的點子,但縱使此界仰慕仙人,其實也終不可及的!畢竟成仙之人還是極少的!只不曉得的是——內部相爭,本就是天道使然麼?

天道肯定設有此理!然相爭方式,並未設定的。良好的相爭,有益於群體展。不良的相爭,只會敗亂群體!這點張三丰還是完全清楚的!就拿地球上中國曆來的紛爭一樣,何人不痛心?不過不明究裡而只得強忍而已!

但張三丰是明瞭就裡的!究其實質,還不是失道而反過來自以為得道而已!故“盜亦有道”的!

張三丰讚許了下胡鸞仙的建議!雖說治標不治本,但終歸比不治好!

所以,張三丰決定於此界設立道院!一方面監控其展,另一方面就是要逐步去改造此間人們的價值觀念!

喜歡太極祖仙請大家收藏太極祖仙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