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白鹿洞書院

小說:太極祖仙 作者:天民思想

張三丰他們來到東聖界設立的儒家論道場一看,到處是會館、協會、書院之類的。會館也各式各樣的。有的設的是琴棋書畫之類的,有的則是詩文類的,也有標記著博學鴻文的。書院則分派系,主要講的雖都是經史子集那些東西,但所伸張的政治觀念還是各自有所不同。

在這裡就不像虛擬戰場那樣有什麼風險了,每個人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與特長隨便逛了。但文人素來不乏刻薄之人,若參與爭辯,才華不濟、嘴上功夫欠缺,難免不受到一些羞辱。所以,張三丰他們到了這裡就自由組合,分散行動了。

胡鸞仙自然是緊跟了張三丰的。莊周本欲獨自行動,但張三丰把雲離子叫來讓他帶著。畢竟雲離子就辯論方面而言,還是有些欠缺,跟著莊周既可以學習長進,也免得吃癟受辱。雲離子本想跟著張三丰的,礙於胡鸞仙把張三丰挽得緊緊的,也不好意思當燈泡,便服從而張三丰的安排。不過,他又把飛綏子與林正英叫在了一起,都跟著莊周跑。其他人也各有組合,各自分開行動。

張三丰帶著胡鸞仙,不經意間來到了一座名為“白鹿洞書院”的書院。

這白鹿洞書院的建築群沿一道溪流自西向東串聯式分佈,坐北朝南,為三進院落;方位格局上佈局考究,為大四合院建築;建築材質結構主要為石木或磚木結構,屋頂為人字形硬山頂。白鹿洞書院有御書閣、明倫堂、白鹿洞和思賢臺等建築。風景宜人,清雅別緻,是個讀書的好地方。

進入白鹿洞書院內,穿過古木掩映的四合院中院壩,便到了中堂。中堂內塑有“至聖先師孔聖人”像。左邊是刻有“天地君親師”的一個大香盒,其後兩側為孔門七十二賢的牌位。右邊則擺放得有四書五經。側壁立有牌匾,上面鐫刻金字對書院進行了簡介。

據其簡介可知,白鹿洞書院“始於唐、盛於宋”,算得上歷史悠久了。唐朝貞元元年,洛陽人李渤、李涉兄弟一同在白鹿洞、棲賢寺一帶讀書,就設立了此書院。李渤在白鹿洞養了一隻白鹿、並常隨白鹿外出走訪與遊覽。因此,時人稱李渤為白鹿先生。白鹿洞書院還存有紀念李渤先賢祠和後人石雕的白鹿。當然,張三丰知道,白鹿洞書院在宋代,居中國四大書院之,與當時的睢陽、石鼓、嶽麓書院齊名,合稱“天下四大書院”。宋代理學大師朱熹,在此提出的朱程理學思想成為中國那時的儒家準則,對社會有著重要影響。

很顯然,此書院是朱熹在主持!朱熹一生著述頗豐,是中國歷史上著作最多的儒家學者之一。影響最大的當推《四書集註》,其他有重要影響的還有《周易本義》《朱文公文集》《朱子語類》《朱子家禮》等等,研究其政治思想的材料主要是《四書集註》《朱文公文集》《朱子語類》等。

朱熹打小聰穎,幼承家學,其家為“婺源著姓,以儒名家”,其父朱松為二程再傳弟子羅從彥的門人,少時又師從屬於“洛學”一派的胡憲、劉勉之、劉子輦,三人皆為理學的信奉者,又好佛學。朱熹早年為學博雜,氾濫詞章,出入佛老,對各種學問都有著極為濃厚的興趣。三十一歲時,他受學於其父同學、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繼承了程頤的學說,從此真正走上理學的展道路。“其為學,大抵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而以居敬為主。”很多人認為,他的學說是融匯了三教於一體的。

朱熹自五歲入學,就勵志於聖賢之學。他一生樂此不疲,刻苦勤奮,因此學問淵博。在先秦諸子、佛道思想、史學文學、天文地理、文字音韻、訓詁考據、典章樂律等諸多方面,都有相當深入且獨到的研究與見解,取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更重要的是,朱熹以繼承二程“洛學”為己任,廣泛吸收了周敦頤、張載、邵雍等北宋理學家的思想養分,成為一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的學說構建起一個規模龐雜而又不失縝密精緻的哲學、政治、文化思想的體系。被後人盛讚為“致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矣”。“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規。”由此可見他的學說與貢獻不同一般。

朱熹於宋高宗紹興十八年中進士,曾任泉州同安縣主簿,後任樞密院編修官,在江西南康、福建漳州、湖南潭州等地做過幾年最高行政長官,晚年曾任煥章閣待制兼侍講。

朱熹平生不喜為官,“仕於外者僅九考,立於朝者四十日”。只是考察巡視九次,在朝廷只有四十天,沒有正兒八經坐下來當個像模像樣的官。為什麼呢?一則他不喜為官,更因為是講了真話,得罪了當道權貴,導致仕途不順。他一生將主要的時間(約四十年)用在福建講學,其弟子也多是福建人。因此,以他為主的學派被稱為“閩學”。紹熙五年,朱熹六十五歲時,政治風雲突變,他不幸被捲入當時黨錮政治鬥爭的旋渦。權臣韓侂冑稱朱熹學派“偽學猖獗”,不斷從攻擊上給予升級,從“偽學”“偽黨”直到“逆黨”“死黨”,甚至上書要求“斬熹”。不僅將朱熹奪職罷官,而且還將朱熹定為“偽學魁”。直到朱熹去世之時,加於他身上的罪名還沒有解除。但韓侂冑死後,局勢立即改變,“黨禁”解弛,朱熹的地位又開始日漸上升。嘉定二年,宋寧宗追諡朱熹為文公,三年後,《四書集註》被立於國學。寶慶二年,宋理宗“詔賜熹遺表恩澤,諡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寶慶三年,又追贈朱熹為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按照祭祀孟子的禮儀祭祀朱熹。淳佑元年,宋理宗又手詔朱熹跟周敦頤、張載、二程一起“從祀孔子廟”,最終成為配享孔廟的宋代大儒,在歷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實際影響僅次於孔子和孟子。鹹淳五年,宋度宗下詔賜文公闕里於婺源。闕里,本專自孔子故里或曲阜孔廟,詔賜朱熹故里為闕里,實際上是使用國家政權的力量將朱熹提升到了與孔子比肩的高度。所以,朱熹昇天後,在東聖界儒家中,地位不低,全然如同張三丰在紫徽仙界道家中的地位一般,皆是最傑出的不亞於先聖賢般的後起之秀!

此次論道大會,張三丰也不曉得自己是啥運氣,一上手掂量的盡是些重量級選手!從道義上講,張三丰自然是不認同儒家那一套的,但像朱熹理學雜揉了許多道家理論在內,論起道來,恐怕難免不落入他那些纏雜不清的坑中,這就難得扯伸抖了!所以,張三丰心裡就先暗自謹惕起來。

喜歡太極祖仙請大家收藏太極祖仙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