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秋歌?其三
萧衍
吹漏未可停,弦断当更续。
俱作双丝引,共奏同心曲。
……
赏析:
萧衍这诗借生活意象,以独特视角展现对情感的珍视与期许,语言质朴却情深意长。
一、意象蕴含的情感坚韧
“吹漏”:时光与执着:“吹漏未可停”,借漏壶滴水声象征时光。漏壶计时,水不停滴,时光不止,营造时间紧迫感。在时光流转中,情感易受考验,诗人借漏声不停,暗示对情感的坚守,不因时光流逝改变,为全诗奠定执着基调,表达对情感的珍视与坚持。
“弦断更续”:修复与决心:“弦断当更续”,以琴弦断需重接,喻情感遇挫要修复。琴弦演奏象征情感交流,断弦如情感危机。但“当更续”表坚定决心,无论情感波折多大,都积极修复,展现对情感的不放弃,凸显对情感延续的渴望与勇气。
二、协作意象表达美好期许
“双丝引”:携手与配合:“俱作双丝引”,“双丝引”象征两人协作。双丝琴曲需双方配合,此意象表两人在情感中携手共进、相互配合。如同双丝交织,情感紧密相连,强调双方共同努力维系情感,使情感更稳固、和谐。
“同心曲”:共鸣与契合:“共奏同心曲”,将情感升华。“同心曲”指双方心意相通时奏出的曲子,是情感共鸣象征。表达渴望双方在思想、情感上契合,心有灵犀,共同谱写美好情感篇章,体现对真挚深厚、心心相印情感的向往。
三、艺术特色
质朴直白,情真意切:语言质朴无华丽雕琢,借常见意象表情感。如漏壶、琴弦等,直白易懂,却将情感坚韧、期许表达深刻,让读者感同身受,引共鸣,展现真挚情感力量。
层层递进,逻辑清晰:从时光不停暗示情感考验,到断弦修复表应对决心,再到双丝协作强调共同努力,最后同心曲表达美好期许,层层递进。逻辑清晰,逐步深化情感主题,使诗歌情感表达丰富且完整,结构严谨。
……
解析:
吹漏未可停
-解析:“吹漏”是古代利用滴漏来计时的一种方式,其滴水声规律而持续。在此诗中,“吹漏未可停”表面描述漏壶不停运作,实则寓意时光如漏滴之水,永不停歇地流逝。诗人借这一自然现象,营造出一种时间的紧迫感。它暗示着在时光的长河中,世间万物包括人们的情感都面临着考验,不会因外界因素而停滞,为整诗奠定了一种时光流转、情感需经受磨砺的基调,引读者对时光与情感关系的思考。
弦断当更续
-解析:“弦”在古代乐器中是声的关键部件,琴弦一旦断裂,音乐便戛然而止。此句中,“弦断”被用来比喻情感或关系中出现的波折与危机,如亲密关系的破裂、情感沟通的中断等。然而,“当更续”一转,传达出一种积极且坚定的态度,即面对这样的挫折,不应放任不管,而要积极采取行动,努力修复破损的关系,如同重新接上断弦,让音乐再次响起。这不仅体现出诗人对情感的珍视,更展示出一种面对困难不轻易放弃的决心,表达了对恢复和维系美好情感的强烈意愿。
俱作双丝引
-解析:“俱作”明确了主体是双方共同行动,强调了双方的协同性。“双丝引”可能指的是弹奏乐器时两根丝弦相互配合声,寓意着双方在情感关系中要像双丝那样紧密协作、相互呼应。两根丝弦只有协调运作,才能奏出和谐美妙的旋律,象征着在情感生活里,双方需相互配合、相互扶持,共同努力,才能使感情稳固且美好。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情感关系中双方协作重要性的表达,突出了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共同经营情感的理念。
共奏同心曲
-解析:“共奏”再次强调双方共同参与的行为,突出了合作的意味。“同心曲”则是整诗情感的核心表达,它代表着双方心意相通、情感共鸣所奏响的和谐乐章。“同心”寓意着双方在思想、情感、目标等多方面高度契合,没有隔阂。诗人期望双方能够通过共同努力,在情感上达到这种心心相印的境界,如同共同演奏一美妙的乐曲,彼此配合默契,将情感推向一种和谐、美好的极致状态,传达出对真挚、深厚且契合无间的情感关系的热切向往与追求。
……
句译:
吹漏未可停:漏壶滴水的声音不应停止。
弦断当更续:琴弦若是断了应当重新接续上。
俱作双丝引:两人一起像弹奏双丝琴曲那样相互配合。
共奏同心曲:共同演奏表达同心的曲子。
……
全译:
漏壶不断滴水,声响不停。
琴弦断了,应当重新接上。
两人一起弹奏双丝琴曲,共同演奏表达同心的曲子。
喜欢诗词一万请大家收藏:dududu诗词一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